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解密:建国初期解放军停止武力攻台的真相

www.creaders.net | 2020-01-23 00:11:04  《百年潮》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随着各种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关于建国初期我人民解放军停止武力攻台的真相已经愈来愈清晰了。本文试以多种历史档案解读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三大战役结束以后,毛泽东将解放台湾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四野战军在相继解放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后待命,中央在此间作了如下军事部署:

  1.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前线指挥部,由粟裕担任总指挥并制定解放台湾的具体计划;

  2.培训台湾籍干部,准备解放台湾和台湾解放以后使用。具体做法是将参加台湾“二二八事件”退到内地的台湾籍干部和部队中台湾籍士兵集中起来,参加“台湾训练团”;

  3.在沿海地区征集民船和民工进行渡海训练;

  4.选调一批年轻有一定经验的后勤干部集训,准备为解放台湾做好后勤保障。我军攻台时间的选择

  关于攻台时间的选择,中央有三种表述。

  第一种表述:1949年或1950年。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希望在1949年,最迟在1950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以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种表述:1950年下半年。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49年7月4日,刘少奇在访苏期间以中共中央代表团的名义给苏共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对台湾问题作了如下分析:中共中央决定至迟在1950年解放台湾、海南和新疆。具体来说,先解放新疆和海南,通过解放海南,取得渡海作战经验。解放台湾问题拟在1950年下半年。1949年7月25日,毛泽东在一份电报中说:“我们认为最好在明年下半年,即我军攻打台湾时,整个大陆,西藏除外,为我们所占领。”

  第三种表述:1950年夏季。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给周恩来写信,信中提到,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从以上三种表述分析看,1949年实现攻台是不可能的。三大战役后,我军准备渡江作战。4月20日,我百万雄师过大江,利用台湾海峡三四月的南风已无可能。四月以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正待解放,而渡海作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准备,故当年利用十月北风也不现实。因此,我军武力攻台的时间最早只能在1950年。

  关于攻台时间的选择,从1949年到1950年下半年,再到1950年夏季,时间愈来愈具体,也愈来愈符合实际,表明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对于攻台是下了决心的。建国初期我军攻台的利与弊

  中共中央下定决心攻台,那么,在建国初期攻台合适不合适呢?也即攻台的利弊因素如何呢?

  有利因素有: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后士气高昂,建国初期攻台可以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一鼓作气,解放台湾。

  2.国民党军队溃退台湾,台湾全面防务系统尚未建立健全。

  3.因为国民党军在大陆连年失利,建国初期,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不明朗。日本在二次大战中战败,无力无暇顾及台湾问题,我军攻台的对手主要是国民党军。

  我军攻台也有不利因素:

  1.我军渡海作战有极大的难度。

  在海南战役前,我军仅有渡江作战经验。此后,我军虽然取得解放海南以及舟山、一江山岛等渡海作战经验,但与攻台作战的要求相距甚远。台湾海峡最窄处为130公里,数十万军队要横渡宽达二三百里并且是风浪险恶的台湾海峡是有极大困难的。攻岛部队如果后援不继且遇到守军的顽强抵抗,将使自己陷入险境。此间,我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对大小金门岛发起的战役失利,使我倍加感到渡海作战的艰难。金门岛战役中,我登陆部队三个团计9086人,由于渡海作战准备不足,登陆后后援不继,守岛敌军顽强抵抗,我军登陆部队大部牺牲,少数被俘。

  2.国民党拥有空军和海军,而我军没有空军和海军,强行登陆将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1949年4月和11月,我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先后成立,但尚未形成作战能力。鉴于大小金门岛战役失利的教训,我军深感解放台湾如果没有空军、海军的支持,登陆将是异常困难的,伤亡将是异常巨大的。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实行封锁,我海军、空军要形成作战能力,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与帮助。

  3.苏联对我进攻台湾问题态度暧昧。

  1949年1月31日,米高扬奉斯大林之命,化名安德列耶夫取道大连、石家庄到达西柏坡,与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会谈三天,其中谈到解放台湾问题。

  毛泽东对米高扬说:“比较麻烦的有两处:台湾和西藏。”“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估计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们隔海相望,不相往来。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这样,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在对台湾问题作了充分的分析以后,毛泽东认为,如果我们现在就解放台湾,当然是武力解放台湾。以武力解放台湾,没有空军和海军是不行的。而要建立空军和海军,必须得到苏联的援助。

  对于解放台湾,毛泽东当时作了比较切合实际的考虑。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尚没有渡海作战的经验,毛泽东认为,要解放台湾,必须有来自空中和海上的支持。7月10日,毛泽东给周恩来写信,信中说,根据朱德建议,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在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7月25日,毛泽东发电报给在莫斯科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并转斯大林,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包围和封锁,毛泽东在电报中表达了他对解放台湾问题的思考和对苏联方面的希望:“自封锁之时起,上海就更加困难了。但是为了打破封锁,必须占领台湾,而占领台湾没有空军是不行的。我们希望你们同斯大林同志交换意见,苏联能否给予我们这方面的援助,即莫斯科用六个月至一年的时间为我们培训1000名飞行员、300名地勤人员。此外,苏联能否卖给我们100架至200架歼击机、40架至80架轰炸机,用于攻占台湾。在建立海军方面,我们还请求苏联给予我们帮助。”这封电报与7月10日的信相比较,飞行员由三四百人增加到一千人,飞机由100架增加到280架,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表明毛泽东在解放台湾问题上的深思熟虑和周密部署。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首的身份出访苏联。当毛泽东再次就解放台湾问题提出希望苏联帮助我们培训飞行员并派遣教官、参谋人员和志愿飞行员等问题时,斯大林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虽然表了态,但态度不明朗。斯大林这样答复毛泽东:“援助是要援助的,但援助的方式需要考虑。这里主要是不要给美国人以干涉的口实。至于参谋人员和教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其余事项我们也要考虑。”

  在毛泽东提出的培训飞行员和购买飞机等实质性问题上,斯大林没有表态。斯大林故意回避解放台湾问题,在谈到实质性问题时,斯大林要么不表态,要么扯一些天方夜谭的话。斯大林认为,美国对毛泽东武力解放台湾绝不会坐视,苏联如果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并向中国出售飞机,将使苏联卷入因台湾海峡问题而引起的苏美军事冲突,甚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斯大林和苏联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在台湾问题上的回避态度和暧昧态度,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建立空军,以从空中掩护渡海作战、解放台湾的计划落空。朝鲜爆发战争导致我攻台计划受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袖手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杜鲁门发表声明后,悍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声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朝鲜战场侧翼之安全,同时制止国共两党军事冲突。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严厉驳斥杜鲁门声明,谴责美国武装干涉台湾,使台湾问题复杂化。8月1日,杜鲁门又提出“台湾中立化”的方针并派遣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岛。

  由于朝鲜爆发战争,国际局势骤然紧张,迫使我对台湾的军事部署不得不暂时中止。美国政府的干涉和介入,台湾海峡的局势日益复杂化。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和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入驻台湾,大大增加了我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加上苏联政府在我武力进攻台湾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我海军与空军均不能得到苏联的支持。

  鉴于以上原因,以武力解放台湾的问题暂时被搁置了。以后,和平解放台湾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了对台战略方针的调整。周恩来说:“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即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年5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再次宣布了这一方针。

  1958年,针对美蒋在台湾海峡不断加紧军事部署、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势,毛泽东决定予以武力警告。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炮击金门。炮击金门的炮声使海内外以为中国政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发生了变化。为此,毛泽东在9月6日会见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时声明,中国政府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是为了阻止美国政府在台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

  毛泽东逝世前不久,还提到台湾问题。他在病塌上讲了一段关于“盖棺论定”的话,说“我一生办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指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件事,持异议的人甚少。只有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要我及早地把那个海岛收回罢了”。这一段讲话表明毛泽东对台湾未能在其手中解放的深深遗憾(另一件事指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当时在病塌上已经不大能讲话,此话讲后不过两个多月,毛泽东逝世。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