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革”中,于若木因看不惯江青的所作所为,用真名真姓贴了两张揭发批判江青的大字报,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要开除党籍,隔离审查。陈云不避风险,亲自给毛泽东写信说情,最后总算保住了于若木的党籍。
本文摘自:《学习时报》2017年2月6日第A1版,作者:蒋永清,原题:《陈云同志的家风》本文系节选
陈云对于若木的确很关心。“文革”中,于若木因看不惯江青的所作所为,用真名真姓贴了两张揭发批判江青的大字报,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要开除党籍,隔离审查。陈云不避风险,亲自给毛泽东写信说情,最后总算保住了于若木的党籍。
1973年春节,陈云让子女想办法把他们的妈妈接回家过春节,并亲自向有关领导提出这一要求。他临终前嘱咐子女们要做的事,就是照顾好他们的母亲于若木。
陈云去世后,于若木深情地撰文说,在我和陈云同志一起生活的50多年中,陈云同志总是循循善诱,不断提高我的思想和觉悟水平,逐渐弥补我们之间因年龄、职务、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造成的差距……我欣赏他的智慧和工作的果断,更敬重他那像水晶一般透明的党性和人格。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家庭生活自然是融洽和谐的。
陈云对子女既严格要求,也特别慈爱,经常和他们说说笑话,关心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他从不束缚每个子女的个性发展,也不刻意让他们按照什么标准去生活,而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教导他们做一个正派的人、心态平和的人和普通人。
陈云把身边工作人员当成家里人,在年轻人眼中,生活中的陈云是一位慈祥、随和的老爷爷。他和新来的人见面时第一句话常是:“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大家庭里。” 然后多半是讲“要多学习,特别要学好哲学,不仅对工作和生活有益,而且可以终身受用”一类的话。他和年轻人在一起非常融洽,给他们起绰号、讲故事、猜谜语、逗着玩。
这种和谐的家风源于他热心助人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用工资接济了许多人,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朋友、老同事,有青浦乡下的姑姑、舅母,还有远亲旧邻。这样,他们家的生活拮据了,孩子上不起学费较贵的育英小学,只能上附近的普通学校北长街小学。
在病情恶化、生命垂危的最后日子里,陈云仍惦念着一位警卫员的家庭困难,告诉于若木要解决好。陈云逝世后,于若木从陈云的稿费中拿出2万元慰问了这位警卫员的妻子。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4 | 重大变革!川普刚刚签令 |
5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