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胡适晚年自叹 娶太太要受过高等教育

www.creaders.net | 2017-03-18 21:33:27  新浪读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早在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时,年轻的胡适就写过一篇《论家庭教育》,发表于1908年9月6日的《竞业旬报》上,其中说道:“看官要晓得,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亲。因为做父亲的,断不能不出外干事,断不能常住在家中,所以这教儿子的事情,便是那做母亲的专责了……现在要改良家庭教育,第一步便要开办女学堂。”

  遗憾的是,胡适后来的妻子江冬秀没有进过学堂,按胡适的观点,她是无法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的。

  胡适和江冬秀育有3个子女。长子胡祖望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远未能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祖望取得的成绩与他的“名父之子”的身份是不相称的。小儿子胡思杜就完全不成器了,在美国读了两个大学都未能毕业,还染上不少坏习气,最终被美国当局驱赶回国。而女儿素斐5岁那年患病,却因救治不当夭折。

  胡适公务繁忙,无暇照顾、管教孩子,而他的太太江冬秀因没有接受教育,对孩子,无论是养育还是管教,都不甚得法。对妻子的“教子无方”,胡适似乎很有怨言。这种情感,在他的信中也可见端倪。1927年2月5日,远在美国纽约的胡适给江冬秀写了封信,信中谈到夭折的女儿。胡适说:“我想我很对不住她。如果我早点请好的医生给她医治,也许不会死。我把她糟掉了,真有点罪过。我太不疼孩子了,太不留心他们的事,所以有这样的事。今天我哭她,也只是怪我自己对她不住。我把这首诗写给你看看。”

  这封信里,胡适虽然只是自责,但他认为,女儿是因为治疗不当被“糟掉”的,父亲难辞其咎,做母亲的,难道就没有责任?

  胡适关于家庭教育的观点终身未变,晚年,他曾对秘书说过这样一番话:“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