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彭德怀告诉杨尚昆想当王震的角色

www.creaders.net | 2017-06-21 00:16:24  湘潮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彭德怀去三线之前,去中南海杨尚昆家辞行。彭说:“这次到西南,我很难过。我不想去,想要搞农业,担任王震那个角色。”本文摘自2008年第7期《湘潮》,作者何定,原题为《千秋友谊话彭杨——杨尚昆和彭德怀》。


彭德怀1955年授勋照(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1998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北京301医院的一间病室里,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老一辈革命家杨尚昆静静地躺在病榻上,身旁放着一份文稿《追念彭大将军》,这是他为纪念亲密战友彭德怀元帅百周年诞辰撰写的,已经修改四遍。他要工作人员给他再读一次,做最后的推敲。这时他的病情已经很重,无力阅读。在一字一句地仔细倾听中,他又陷入半昏迷……早在当年3月,杨尚昆就酝酿要写这篇文章。那时年过九旬的他,身体依然硬朗。怀着对战友的深深追念,他还打算秋后去彭德怀的故乡湘潭乌石看看。6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第一次见到他的新政委杨尚昆,从此开始了他们前后9年、朝夕与共、并肩战斗的烽火情谊。

初相识,他们相互欣赏

杨尚昆和彭德怀是在一个历史非常时刻第一次握手的。红三军团原政委滕代远,参与领导了彭德怀1928年在平江举行的起义,任新创立的红五军(后为红三军团)党代表、政委,和彭德怀一起转战湘鄂赣闽,历尽艰危,已有5年之久。听说中央要另派新政委,彭德怀曾几次请求留任滕代远。然而,滕代远走了,新政委来了。

这时,彭德怀35岁,已是历经战场、威名远扬的勇将。杨尚昆则是比他小9岁、刚从苏联留学回国、只有白区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但他很早就投身革命。若论党龄,他比彭德怀还长两岁。当时,从苏联回国的王明掌权中央。杨尚昆被派到红三军团,就不免有“钦差大臣”的意味。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从彭滕到彭杨,能不能很好合作呢?

1980年,杨尚昆曾深情地回忆起他和彭德怀第一次握手:

“第一次见到彭老总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他的穿戴、装束,同普通战士一样,军装都旧得褪了颜色,裤子上还打着补丁,腿上的绑带却打得很整齐,表现出长期军旅生活风度。那天,我一踏进军团指挥部,彭德怀同志即迎上来,紧握着我的双手,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爽朗地说:‘你来了,我很高兴。我们齐心合力干吧!’

‘我没有做过军队工作,到苏区时间也很短,带兵打仗没有经验,希望你多帮助!’

‘我比你年岁大,文化不高,参加革命比较迟,往后,我们互相帮助,遇事多商量。’”

杨尚昆的由衷谦虚和彭德怀的爽快热诚,一开始就扫除了彼此心头的一点担心。连续几个晚上他们在一起倾心交谈:彭德怀苦难的童年,在湘军中对革命道路的苦苦求索;杨尚昆从一个世家子弟,怎样在兄长公的引导下参加革命,他在苏联看到的新气象……他们共同憧憬着革命的美好未来。

之后,红三军团受命入闽作战,准备攻打沙县。杨尚昆善于宣传,一路上与战士唱起雄壮的《打沙县》战歌,精神抖擞。杨尚昆第一次和彭德怀及军团参谋长邓萍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只见沙县城墙又高又厚,守敌卢兴邦手下有两个团兵力,趾高气扬,在城楼上挂起明晃晃的汽灯,命士兵向红军狂呼谩骂,嚣张至极!彭德怀仔细察看之后,决定用红三军团的拿手工夫——爆破攻城。红军没有那么多炸药,彭德怀就开出配方,教战士用土硝、硫磺加木炭磨制;没有测量器,彭德怀就以目测指导战士挖坑道。杨尚昆随彭德怀爬进狭窄的坑道,看彭德怀用砂袋将装着炸药的棺材周围堵得严严实实,将用皮线做的引线放在打通的竹竿里,从坑道引出来。这些,都是彭德怀就地取材想出的办法。准备就绪,一声令下,巨响震天,浓烟滚滚,砖石横飞。彭德怀转身对杨尚昆大喊:“爆破成功!”便一起率部队冒着硝烟烈火,冲进城内,挥舞马刀,指挥东拼西杀。敌两个团骄兵大部被歼。

这时,沙县城楼上摆着早餐,敌人还未来得及受用哩。

杨尚昆回忆说,大家都饿极了,又怕敌人下了毒,不敢吃。彭德怀端起饭碗说,这次迅雷不及掩耳,他们哪顾得上放毒,和大家痛痛快快吃了起来。

蒋介石不知道沙县已失,派飞机来撒传单打气,要卢兴邦固守待援。彭德怀将计就计,用敌人电台与蒋介石通话,要物要钱要粮。第二天,敌机在约定地点投下大量弹药、粮食和光洋。大家正欢呼雀跃,彭德怀却下令赶快拣拾撤出县城。果然,第二次,敌机投下的就是炸弹了。

沙县战斗从始至终给杨尚昆一个强烈的印象:这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军团长智勇双全。而彭德怀对文质彬彬的新政委初临战阵表现出的勇敢无畏,和他给部队政治宣传工作带来的蓬勃朝气,也十分赞赏。

征途中,他们共赴危难

沙县之战不久,红三军团奉命回师江西,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这时,掌握中央军委指挥权的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面对国民党的50万军队,提出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让红军以简陋的武器和敌人的钢筋水泥堡垒、飞机、大炮拼消耗,打阵地战,一反毛泽东机动灵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战略战术。红三军团被迫在敌军的主力和堡垒群中东拼西挡,虽在一系列战斗中获胜,但歼敌不多,自己的伤亡则很大。特别是广昌一役,李德亲自到前线令红三军团固守。广昌地势平坦,彭德怀再三说明地形不利,无法守住,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敌人以飞机大炮轮番轰击。红三军团一个整营,被命令固守在李德督修的所谓永久性工事里,后因工事被敌炮轰毁,全部牺牲。彭德怀、杨尚昆和红三军团指战员莫不悲痛。

就在广昌阵地上,一架敌机向彭德怀、杨尚昆站处俯冲投弹。彭德怀眼明手快,一把将杨尚昆推到坑道里,两人幸免于难。多年后,杨尚昆说:“彭老总还救过我呢!”就是指的这件事。

广昌撤守后,李德不自我检讨,反而找彭德怀、杨尚昆谈话,继续宣扬他那一套教条的做法。彭德怀据理力争,遭到斥责。他忍无可忍,指着李德说:“要不是红军有高度的自觉,早被你葬送了!你是‘崽卖爷田心不疼’!”给李德当翻译的伍修权用目光询问杨尚昆,要不要把这句话直译出来。杨尚昆完全同意彭德怀的意见,示意可以。李德听了暴跳如雷,只是因为彭德怀能征善战,未敢撤掉彭德怀的职务。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持续1年之久。因战略方针上的错误,终于遭到失败。红军伤亡惨重,根据地日渐缩小。到1934年的秋天,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用鲜血和汗水创建的中央苏区,突围西进。

杨尚昆初到红三军团,就经受了这样严酷的战争考验。虽只9个月,他和彭德怀等红三军团的指战员已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了。他除感受到了彭德怀和他率领的红三军团指战员的骁勇善战、为革命一往无前的气概,也感受到彭德怀与官兵同甘苦的精神。开始,杨尚昆下连队,按规定吃饭时可加一个菜。加菜不过炒鸡蛋之类。但他很快发现,和彭德怀一起下去就没有加菜。原来是彭德怀不允许。彭德怀下连队,谁给他加菜,谁就要挨骂。红三军团作战频繁,战斗作风迅猛。杨尚昆常常是才吃了一半,部队就在集合了,彭德怀呢,已经吃完了。杨尚昆说:“你慢点吃好不好,让我吃完一起走。”彭德怀笑道:“你一边吃一边走嘛!”然而彭德怀有一件事,杨尚昆不认同。那就是烈火般脾气的彭德怀好骂人,主要是骂干部,有时骂粗话,很难听。尽管彭德怀对士兵很和蔼,骂干部表现了他对干部要求的严格,但骂凶了、骂错了,干部也会有委屈情绪。杨尚昆不时提醒彭德怀。但当杨尚昆和黄克诚说起时,黄克诚却笑着说,他就是那样,见面骂你两句,就像在问你好。骂错了,他会认错的。然而彭德怀却从未用“骂”来向有深厚理论修养和宽宏谦和性格的政委问好。这一武一文、一严一宽的司令员和政委,同时受到红三军团指战员的爱戴。

1934年10月16日,红三军团奉命集结于赣南于都县,准备突围。杨尚昆和彭德怀在于都街头路过一家小饭铺。那酒帘在秋风中招摇,似向红军告别。彭德怀忽然拉住杨尚昆,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对杨尚昆说:“明天就要离开根据地了,我们去喝一蛊,做个纪念,今天我请客!”望着素不乱花钱的彭德怀,杨尚昆知道,那是彭德怀从分的伙食尾子中攒下的。走进小小饭铺,两人默默相对,心情都很沉重。

第二天,彭德怀、杨尚昆告别苏区,告别于都的父老乡亲,率红三军团在大雾迷漫中渡过于都河,踏上万里征途。

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苏区出发的8万多人,只剩下3万余人。自命不凡的李德一筹莫展,博古痛不欲生。这时,他们才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红军一路北上,连克10余县。红三军团首先抢渡了乌江天险,红一军团迅速智取黔北重镇遵义。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遂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彭德怀和杨尚昆被从前线召回参加。两人住在会场的堂屋楼下,深刻探讨1年来的教训,在会上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批评博古、李德的错误。两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党的政治局会议,第一次经历这样严重的路线斗争,深为党在这一生死关头作出的选择庆幸。

遵义会议以后,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在前两次渡赤水中担任前锋,架桥抢渡。二渡赤水后,军委命令彭德怀、杨尚昆指挥红军攻打黔北门户天险娄山关。打下了娄山关,彭德怀、杨尚昆乘胜挥师,再克遵义,又追逐援敌,直逼乌江。此一役,击垮黔军8个团,歼中央军两个师,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最大的一次胜仗,为中央红军的西进北上争取了主动。

几十年后,杨尚昆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谈到各次战斗的情况特别是遵义大捷,总是讲彭老总如何英勇,如何善于指挥,从来不言及自己。只是在历史的档案里,留着中央命令彭德怀、杨尚昆共同指挥的记录。而这些胜利也和红三军团出色的政治工作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使人为杨尚昆一向不居功、不求名的精神感动。

四渡赤水之后,由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佯攻贵阳,掩护中央红军西进,以便渡金沙江北上。这时,彭德怀和杨尚昆共同建议中央乘蒋介石到贵阳督战、调滇军出援之机,迅速跨北盘江入滇,从云南北渡。中央接受了这一建议,突进云南。果然滇境空虚,红军顺利渡金沙江入川。至此,中央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

就在这时,发生了彭德怀、杨尚昆意想不到的一场会理风波。

遵义会议以后,为摆脱追敌,红军大踏步转移,兜圈子、走弓背,战斗频繁,极为疲乏,减员亦多。指战员不明中央意图,埋怨、牢骚不免又多了起来。有人更怀疑指挥有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写信给中央,要求由彭德怀来指挥红军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毛泽东、周恩来“随军主持大计”。

1934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县城外再次举行扩大会议,要求各军负责人前去参加。当时,彭德怀和杨尚昆正率军攻打会理城,爆破没有成功,连忙赶赴参会。会上,毛泽东严厉批评彭德怀说:“林彪的信就是你鼓动的。”对挑起事端的林彪,则说:“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毛泽东又转头批评杨尚昆说:“你是彭德怀的尾巴!”当时,杨尚昆正发高烧,是用担架抬去的,可见气氛之紧张。其实,林彪写信的事,彭德怀、杨尚昆都不知情。一贯直言不讳的彭德怀,突然受到这样无端的指责,杨尚昆不禁担心。但彭德怀并没有发火,只声明:林彪写这封信我事先并不知道。又批评林彪说:“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提出我,更不适当。”由于红三军团内这一段时间也有些牢骚,刘少奇为此向中央写过报告,杨尚昆签了名,彭德怀认为部队疲劳了,不知上面意图有点牢骚不足怪,没有签字。在会上,彭德怀还为此作了自我批评。

后来,彭德怀解释他当时没有争辩,是因为大敌当前,应以团结为重,故采取事久自然明的态度。这使杨尚昆感到,彭德怀不仅能征善战,也有胸怀全局,豁达大度的政治胸襟。

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在懋功(今小金地区)与张国焘、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两军指战员欢欣鼓舞,彭德怀、杨尚昆的心情也十分振奋。但有一天晚上,彭德怀一脸愠怒,对杨尚昆说:“张国焘这个东西,把我彭德怀看成什么人了,把我当成军阀!我要当军阀,就不当红军了,真岂有此理!”杨尚昆忙问原由。原来,张国焘和彭德怀刚第一次见面,谈着谈着,就扯起会理会议毛泽东批评之事。又说,从江西出发,你的队伍打得很苦,损失很重,我给你3个师,听你指挥。当时中央红军长征疲惫,人少装备差,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但彭德怀一贯坦荡忠诚,从无本位观念,对此十分反感。特别谈到会理会议,显然是挑拔自己和毛泽东的关系。彭德怀越想越气,就来杨尚昆处相告,希望互相提高警惕。

1935年8月,红军缩编。彭德怀认为红一军团前身是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合的红四军,应保留一军团,遂主动提出撤销红三军团的番号。这一顾全大局的做法给杨尚昆以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在提到庐山会议上有人诬说彭德怀平江起义是“投机”、“入股革命”的时候,杨尚昆还愤然说,要批评这种说法,为彭老总还历史的公道!他会打仗,要投机,留在湘军不仅当团长,还能升师长、军长,何要起义?撤销红三军团是件很大的事,那是他一手创建指挥的,立下了多少战功!他从来没有争军权的思想,连本位主义都没有!

红三军团缩编为红三军,杨尚昆调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随毛泽东率领的右路军行动。红三军为右路军的一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改为陕甘支队,毛泽东为政委。因朱德在四方面军处,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杨尚昆为支队政治部主任,经历和参加了彭德怀指挥的打垮东北军骑兵的战斗和直罗镇战役。

长征胜利后,红军抗日先锋军随即东渡黄河,入晋作战。毛泽东任先锋军政委,彭德怀任司令员,杨尚昆为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回师以后,彭德怀受命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合。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杨尚昆为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彭德怀指挥的著名的山城堡战役,协助彭德怀成功地开展对张学良东北军的抗日宣传,争取东北军官兵与红军团结抗日。

1936年秋,在甘肃省的一个小镇街头,彭德怀在和杨尚昆一起行走时,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还是从中央苏区带出来的那个伙食尾子。别人的早花掉了,彭德怀还珍藏着,经过1年的汗渍水浸,银元已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彭德怀高兴地对老战友说:“这次是庆祝我们的胜利,我再请一次客吧!”回想1年中,党经历了多么严重的路线斗争,红军经历了多么艰难的征战跋涉!现在终于有了正确的方向,打开了新局面,两人一边谈着,一边吃了几斤牛羊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彭德怀出任副总司令,出师山西,投入抗日战争。杨尚昆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和书记刘少奇一起,也到山西前线开展工作。1938年初,日军占领了华北的主要交通线和城镇,杨尚昆时任北方局书记,率北方局机关与八路军总部一起深入敌后发动民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一直驻在太行,有时同住一村,有时相邻。彭德怀、杨尚昆两个老战友,又在巍巍太行的千山万壑中并肩战斗。

彭德怀蒙冤受屈,杨尚昆依然对他关怀备至

从1943年末到1947年初,彭德怀和杨尚昆在延安共事于中央军委,一个任总参谋长,一个任军委秘书长。1953年到1959年,彭德怀和杨尚昆在中南海共事于中央更时相过从,直至庐山会议。

195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江西庐山召开扩大会议。会中,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直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因此受到批判,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反党集团头子”。又联系1945年延安整风中对彭德怀的许多不公正的批判算老账,说彭德怀从历史上就反对毛泽东,支持错误路线。杨尚昆深知彭德怀,也熟悉毛泽东。杨尚昆对彭德怀的刚直,一方面赞赏,同时也不无担心。但无论如何,他想不到会出现庐山这场巨大的悲剧。

庐山会议以后,彭德怀被撤去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长的职务,虽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但他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已被查封。他自知只能搬出中南海。但怎样提出才能不再横生枝节呢?唯有找杨尚昆,当时杨尚昆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但为避免因两人的历史关系再连累杨尚昆,彭德怀让妻子前去。其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杨尚昆在京郊吴家花园为彭德怀安排了住处。

毛泽东要杨尚昆负责与彭德怀的联系和生活安排。于是,在以后的6年中,杨尚昆得以多次去探望老战友。杨尚昆看到彭德怀种瓜、种菜,经常走门串户,访问社员。彭德怀邀请社员来和他一起看电影,把院内的深井水引出墙外和社员共享,使杨尚昆不禁忆起红军、八路军当年和民众的鱼水深情。彭德怀对不胜感慨的老政委说:“只要人民幸福,我就快乐了。”

当时,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周末回家再返校后就要向所在党组织交待彭德怀的动态、言行。过去从来不在妻子面前谈及自己工作和议论中央领导的彭德怀,现在一身罪名,满腹冤屈,只得向妻子说明一些事情的真相。一向忠诚于党、奉行“无事不可对党言”的浦安修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与痛苦,她知道,如实交待将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

她唯恐自己脆弱的防线被攻破,谁能解危呢?她想到了杨尚昆。杨尚昆是她在中共北方局工作时的直接领导,对她和彭德怀都很了解。浦安修流泪向杨尚昆诉说,杨尚昆安慰她:“你不要为难了!本来他工作的事,你也不知道。”“彭是彭的事,就不要老扯着你了。我给你单位打个招呼,不要总揪住你了。”

杨尚昆对她的态度一如往昔。这使浦安修终生难忘。在吴家花园以外,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这样和她谈话了。

1965年9月,毛泽东决定派彭德怀去西南任三线建设副总指挥,彭德怀希望去搞农业生产,毛泽东遂亲自约见彭德怀。毛泽东态度亲切,谈话中谈到庐山之事,毛泽东说:“真理也许在你那一边。”这句虽不确定但在当时情况下更带有肯定意思的话,使胸怀坦荡的彭德怀十分感动,立即受命前往三线。

行前,彭德怀去中南海万字廊杨尚昆家辞行。面对老战友,彭德怀一掬肺腑,说:“这次到西南,我很难过。我不想去,想要搞农业,担任王震那个角色。有人因此又说我对毛主席这样仇恨,其实我只是对主席思想跟不上……”

两人在一起回顾32年岁月,还想起了一件小事:长征路上杨尚昆负伤,妻子李伯钊来探望,彭德怀从小木箱里取出一块冰糖来招待她,说:“这是打沙县分的战利品。”别人也早就吃光了,这一块珍贵的冰糖使李伯钊也终生难忘。

两个战友共忆往事互期再见,依依而别,铁骨铮铮的彭德怀不禁潸然泪下。

这时,他们都万万想不到,一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已在酝酿之中,即将在他们的身后卷起。中南海一别,竟成为他们之间的永诀。1966年,杨尚昆被无端“打倒”,后被囚于山西,受尽折磨。彭德怀则于1967年初从四川被“揪”回北京监禁、批斗。

1978年,在相别12年之后,杨尚昆从山西获释回京,急切打听彭德怀和其他老战友、老同志的消息。这时,他才知道彭德怀在经受长期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后,已于1974年含冤辞世。杨尚昆不禁潸然泪下。

1979年夏,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和彭德怀传记组的人员从“文革”时期中央专案组的档案中,看到了彭德怀在1962年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一封被称为“翻案本”的八万言申述信,和他在被囚禁中写的多份简历和所谓“交待”材料。彭德怀一生从童工到元帅到囚徒,丰功伟绩,刚风劲节。从1959年以后,被批判10多年之久,是非颠倒,谬种流传。这些材料,就成为彭德怀壮烈一生的珍贵记录。为使这些材料为更多的人阅读,浦安修和彭德怀传记组的人员将这些内容穿插重复的材料,编辑整理成《彭德怀自述》(以下简称《自述》)一书,希望能公开出版。因其内容和多年来对彭德怀历史的歪曲丑化针锋相对,又涉及党史、军史的许多重大是非,有人对内容的真实性质疑,有人认为只可内部发行。为首先认证《自述》的历史真实性,《自述》稿本送给了曾和彭德怀共事的老将军、老干部校阅。

杨尚昆可以说是对彭德怀长期革命历史知情最多的人。

这时,杨尚昆身为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工作十分繁忙。他接过《自述》稿本,看了第一节就叹息说:“唉……一看就放不下。你们要我校订,我责无旁贷。”此后,他每晚工作到深夜12点,然后再用两小时来读《自述》。如此20天,将《自述》细细读了几遍,感慨万端地说:“读着《自述》中彭老总那一如战争年代草拟电文的半文半白的文体,好像他就在眼前!《自述》中的许多事情,我都曾亲历,《自述》中关于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在湘军中的活动,他也在行军中对我谈过很多。《自述》是德怀同志蒙冤中的严正申辩。我相信《彭德怀自述》的出版,定会引起广泛的关注。”经杨尚昆直接报告请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彭德怀自述》得以公开出版。彭德怀的英雄业绩和浩然正气,感动了无数读者,发行达290万册。

促成《彭德怀自述》公开出版,是杨尚昆对彭德怀的最好纪念。

从1934年1月到1965年10月,彭德怀、杨尚昆31年又8个月的战友情谊,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佳话。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5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