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的核心地位从具体实践到理论创新,得到全面确立。外界普遍认为,这场中共的全体大会对所谓“习时代”做了一次广泛描述,其影响力将远超以五年为单位的任职周期,是对中共整体,由内而外的一次重新型塑。
习本人自从上台以来,也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尤其是他逐步成长上升的经历,频繁被报道,被求证。不少西方人好奇,在经过略显孱弱的胡温十年,已然九龙治水尾大不掉的中共高层,为何能迅速崛起这样一位极具凝聚力,且又敢于决断直面陈弊的领导人。
更多中国人同样也想知道,习的成长经历究竟为其刻印了何种政治基因与作风特质,能推动五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潮头迭起,谋之既深又攻之能克。
近段时间以来,中共党媒《学习时报》连续刊发文章,内容来自于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一实录在2016年底到2017年3月间已在该报刊载了一部分,此番是实录的后续篇《习近平在正定》。
从1982年3月到1985年5月,习近平赴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共任职三年多时间。离开正定后,习即被调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至此走入仕途快车道。习本人亦坦陈,“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
文章披露,习近平在正定的表现引起中组部的注意。当时的中共领导人胡耀邦曾指示中组部召开一个汇报会,从各地请一些县委书记到组织部汇报,以打通上下级的联系。
时任中组部秘书长何载负责这次汇报会的具体事项。据他回忆,当时共找了十多个县委书记到中组部汇报,河北一省就来了四位,习近平便是其中之一。
何载称,相较于其他县委书记的常规汇报,习近平的“明显不同”,“体现出的是一种大局观,一种深远的战略眼光。”“他从一个小县城的发展,谈到中国的人才战略、资源战略,包括对未来的展望——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等问题,这些都是国家兴亡的关键。”
会后何载与时任中组部副部长尉健行交流,认为习近平“这个人不简单,一个县委书记,居然有这么长远的战略眼光,这可是一个栋梁之才。”随后在尉健行的建议下,何向中共中央递交简报,称赞习近平说“我们感觉到他是个栋梁之才。”
据文章披露,胡耀邦在看了简报之后,在“栋梁之才”下面画了三个横线。显示习的才能得到中央和中组部的认可。
此外何载还认为习近平与其父习仲勋有不少相同之处,例如都注重调查研究,尊重老同志等。何载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工作后,在某年的老同志春节团拜会上,将自己的讲话稿修改了四次,“体现了他对老同志的尊重”。
有评论者称,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外放正定县时,习近平为29岁。尽管此前在前述部门也已工作三年多,其接触层级、视野高度都非县委书记可比,但真正对最基层的国情有所了解,形成自己的政治观与方法论,在正定的三年可以视为具有奠基意义。
在另一篇文章中,还披露习近平在赴任正定不久后,即提出“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由此把曾是高产穷县的正定带入发展快车道。
据载当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征购给正定带来沉重负担。为此习近平和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越级”给中共中央写信,反映高征购下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此后中央、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来到正定,调研之后正定的征购额大幅核减,农民的温饱得以解决。
这一轶事在其他的采访实录中也有提及,称习近平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是正定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
前述评论者表示,通过此类旧事可以得窥,习本人的确有强烈的革新意识,也有高效的行动力。小者在正定敢于冒政治风险对高征购提出质疑,大者到其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后,力推的反腐、整军等,内里实在为一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