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声名显赫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专题)的作品风格鲜明——将传奇与历史融为一体,具有浓重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创作的首部长篇武侠巨著,这本书讲述的是清朝皇帝雍正生不出儿子,然后就用计偷了汉臣陈阁老的儿子,然后又把他培养成一个腐朽的封建帝王,也就是乾隆皇帝,并因此引发的一系列反清复明的故事。
金庸先生对清王朝尤其是雍正皇帝的痛恨和鄙夷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除了民族情怀,还有家族仇恨。金庸先生的原名是查良镛,乃是清朝著名文学家、诗人查慎行的后代,而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正是死于雍正皇帝之手,查慎行也受到牵连。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官居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查嗣庭奉命担任了江西乡试的主考官。在八股文时期,科举考试都是从四书五经里出题,即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查嗣庭当年出的考题是“维民所止”,出自《诗经·玄鸟》,原文是“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思是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百姓的居住地,所表达的是一种爱民和民为本的思想。可见,以“维民所止”作为科举考题,不论从出处看,还是从主旨看,都是非常合适的。但出题人查嗣庭却因此几乎被满门抄斩,这是为什么呢?
“维民所止”案是清朝雍正年间的著名文字狱,因为“维”字是“雍”字去掉上面的一点一横,而“止”字是“正”字去掉上面的一横,所以雍正皇帝认为,“维民所止”的“维止”二字暗含“雍正去头”之意,是大逆不道,是诅咒君王。查嗣庭因此被捕入狱,并因不堪羞辱自杀于狱中。但是,纵然如此,雍正仍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将查嗣庭戮尸枭首,另外株连甚广,查家几十口人无辜惨死,查慎行也被捕入狱,次年释放,但不久后也去世了。
这件事在很多清朝史料中都有记载,但到底是查嗣庭却有其意,还是雍正皇帝疑神疑鬼却是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