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元朝开始,中国历代政权多建都于北京。在冷兵器时代,北京有群山和大海作为屏障,可谓是固若金汤。同时,北京还迫近北方前线,有京杭大运河与江南地区相连。若想控制全国,北京自然是建立首都的不二之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从朝鲜攻入中国,几乎席卷了整个辽东。此后,日军又横渡海峡,在荣成湾登陆,配合日本海军将北洋水师团团围住,最终导致中国海军全军覆没。
由于海军覆灭,日本陆军距北京只有一个山海关的阻隔,所以清廷被迫求和,签订了极度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签订后,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群情激奋,他们在康有为的率领下向皇帝上书,要求迁都西安,废约与日本继续作战。康有为认为,西安是汉唐的首都,本来就具有作为首都的潜质。而且西安深处内地,拥有山河之险,敌人很难威胁到首都。
一时间,迁都之议在中国甚嚣尘上,武昌、成都、重庆等地,都成了作为首都的候选。
对于这些迁都的议论,两江总督张之洞对此不以为然,他盛言:“京师关系重大,决不可轻动”。张之洞认为,清朝以辽沈为基业建国,若首都偏西,相距太远,就很难控制东南和东北。而且北京是天下根本,人心所系,怎么能轻易迁移?
张之洞还说,很多人都将陕西和山西作为迁都的地点,但是从经济来说,陕西和山西过于贫困,容不下万乘之尊与六师之盛。若一一缔造经营,也不是现有国力能办到的。而且从国际形势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国际冲突重在交涉,军事强弱全在海防。如果距离沿海太远,南北洋都鞭长莫及,海军建设必然会废弛,中国海口门户必然洞开。
既然不能迁都,那么如何避免北京被敌人从海上攻占呢?张之洞提出一个精妙的建议:“与其迁都,不如认认真真地建设一个陪都。”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实际都建设过陪都,但是这些陪都均行动虚设。一旦京城被攻占,全国局势就会随之崩溃。就如清军入主北京,建都于陪都南京的南明政权并没有发挥稳定人心的效果,反而让明朝残部四分五裂。
所以,张之洞认为,必须认认真真地建设陪都。若外敌入侵,皇帝可以立即巡幸关中,即使北京被攻占也无损大局。相反,没有“勤王”任务的滨海和边关诸将可以放手与敌人交战。
事实上,张之洞的“陪都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首都决不能离海太远。但从国防的角度看,首都距海太近又容易被攻陷。所以,张之洞认为,不如弱化首都的国防作用,利用中国广大的面积,与敌人进行持久作战。
在清朝,这一构想并没有得到实施。然而在50年后,这一构想却拯救了中国。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就积极准备在西南内地建立陪都,并为此进行战略大转移。南京、武汉相继失陷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与强敌进行持久作战,即使首都丢失,也没有损害抗战大局。最终也让中国走向了胜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4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5 | 又一重击,习的军中支柱全倒下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