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但是在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汉字也不断发展,词库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文学家来说,为了方便写作,也会发明一些字,比如今天要说的文学家刘半农,就曾因为发明一个字而被骂了三年。
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他曾发明了一个字“她”,结果被民国女性骂惨了。在当时,汉字中是没有女性的“她”字的,男女都用“他”来表示。刘半农在翻译外国著作时发现,外国的男女代称是有区分的,于是他就发明了“她”来代指女性。
这个提议当时受到了很多文学家的支持,但却引来了全国的轰动。因为当时正值民国提倡“男女平等”的敏感时期,很多女权主义者认为这个字特地将男女进行区分,是对女性的区别看待。在她们看来,女字旁的字大多有贬义,如“奴、妒、妓”等。尽管骂声不断,却有越来越多文学家在写作时用“她”来代指女性。
1932年,教育部将“她”纳入常用字,这场纷争总算告一段落了。
其实,“她”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是它刚好出现在那个时期,所以才会导致刘半农被骂了3年。估计刘半农自己在发明这个字时,压根没有想到会涉及到男女平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