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明朝才子,为啥老死边陲

www.creaders.net | 2019-09-15 11:14:57  文字小僧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首词最早出自明代嘉靖年间大才子杨慎所作的《廿一史弹词》,杨慎与解缙、徐渭被后世公推为明代三大才子。

众所周知,因为明代中期有名的“大仪礼”事件,杨沈北贬谪到云南。虽然地处边陲,杨慎却创作出了有明一代最为丰富的著作,就著述的广博来看,堪称明代第一。但他的心中却时时抱着归乡之念,和北京的当朝权贵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位二十几岁就贬谪到明代边陲的才子,我们可以管窥整个明代中后期的政局。

1、与云南沐家交往非同寻常,贬谪生活条件还算优越

自明代开国以来,沐国公一系就在云南落地生根,世镇云南。杨慎与沐家关系匪浅,与总戎都督沐朝弼、黔国公沐绍勋、都督佥事沐崧、左卫指挥佥事沐绍勤都有来往,杨慎被贬之时,名为充军镇守,属沐家辖内,然而沐家诸人非但没有难为他,还对他多有礼遇。

正如他在《祭沐九华文》中所说,他与沐家“两世通家”,沐家对其“顾我于逆旅,慰我于天涯;命驾于滇社之馆,载酒于昆池之槎;或会宿于仙村,或倡和于太华” 。这固然是由于杨慎是当世文豪,才高一时,更重要的是他骨气挺拔、敢于直谏的人格受到了当时人的敬重。

除了沐家之外,顾应祥先为御史,后为巡抚,两镇云南,对杨慎也颇多照料,不仅与杨慎多有

文字往来,有《玲珑唱和》三卷,更在嘉靖二十七年为杨慎构筑广心楼,供其闲居,待遇不可谓不厚。有了巡抚和军部双方的照料,杨慎在云南生活得可以算是优越了。

据韦家骅《杨慎评传》考证,杨慎一生,至少六次奉戎役返蜀,最长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七年,直接“寓江阳者十数年”而不返滇。杨慎作为“谪戍”之人,得以多次离开戍所还乡,不能不说是云南当地的有意纵容。如此看来,杨慎在云南生活虽为充军,然则并未如同囚徒一般囿于戍所,合当是少有忧虑的。

2、大仪礼的后患,让嘉靖皇帝对杨慎“终生恶之”

然而,《明史•杨慎传》中却有这样一段话:“世宗以议礼故,恶其父子特甚。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慎闻之,益纵酒自放。”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嘉靖皇帝非但没有宽宥他,反而时时惦记着杨慎的生活现状,伺机给他罗织罪名。嘉靖十六年,刑部尚书唐龙上书请赦还谪戍的一百四十二人,但世宗皇帝独不宽宥杨慎等八人。大议礼时诸臣,大都得到了宽宥,如张翀、安磐 、张汉卿等人,都得以归乡终老,而几次大赦都未提及杨慎,不能不说嘉靖皇帝对他确实是“恶之”极也。

甚至在嘉靖十七年十一月,给事中顾存仁上书说杨慎等数人颠沛岁久,请世宗宽宥,世宗却恶其欲释杨慎,将顾存仁杖责六十,发口外为民 ,其他为杨慎求情之人,皆触怒世宗而或被贬或削职。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皇帝的意志即是百官的意向所归,因而杨慎悠游生活的背后,实际上存在了莫大的隐忧,随时都可能被嘉靖皇帝旧事重提而有性命之忧。

嘉靖皇帝对于杨慎的厌恶,除了大议礼这个重要的原因之外,还当与杨慎的性格有关。嘉靖皇帝刚即位时,杨慎担任经筵讲官,这个帝师的职位非但没有为杨慎提供进身之阶,反而使得他与世宗性格的矛盾激化了出来。

嘉靖皇帝聪明颖悟,却武断固执,而杨慎身为讲卷官时,力争以古来明君之道教诲世宗。因而这是一个向往自由、独有主见的皇帝,和一个固守臣责、严于训导的臣子之间的矛盾。

再者,杨慎身为杨廷和之后,对世宗继位有着莫大功劳,而在大议礼中,却在正统观上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更使得皇帝“深恶之”。

3、朝中故旧很多,但却都不太敢为他说话

杨慎由于父亲杨廷和的关系,与朝中许多大员都有来往,曾任首辅的杨一清,与杨慎有师生之谊,对杨慎多有提点。杨慎于正德六年考取状元时,当时的主考官即是杨一清。杨一清称赞杨慎““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对他极为赏识。

杨一清于嘉靖六年升任首辅之后,本为杨慎被赦的大好机会、可惜当时多人上书,均被皇帝驳回,杨一清亦不便多提,应当是在等候嘉靖皇帝怒气平消之后再伺机营救的。

两年后杨一清罢首辅,不久后病逝,而与其有旧怨的张璁升任首辅,杨慎的这个机会就这样流失了。杨一清死后还有一些官员试图营救他,但都没有成功。

杨慎六十岁的时候,时任首辅正是父亲杨廷和的门生严嵩,因而杨慎认为既有律例规定,又有当政者的照料,还乡应当问题不大。甚至在《与云南当道书》中写道“当国者介翁极相悯念,必欲使归,此至顺至易之事也” 。

然而严嵩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深谙世宗心理,当杨慎的归乡申请提交朝廷之后,严嵩并没有为杨慎力争,更不敢私自批复,因而归乡之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可以看出杨慎被贬云南的几十年间,始终是知道嘉靖皇帝还在暗恨自己的,因而心中也相应地充满了一种忧患之感,时不时地想起世事之险恶,如在《海估行》中就写道“翻身惊起蛟龙睡,血污清泠竟不归”,这种心态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之久。

4、超脱的心态,使得杨慎最终战胜了命运

在明代,到云南有三条,都非常艰险,云南实属于“蛮荒之地”。杨慎在云南,实际上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杨慎始终有一种“况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狂放心态:与其战战兢兢地度日,不如在诗酒之中潇洒一生,因而就显出几分旷达与超脱来。

在安宁元夕,“剪剪轻风,绮罗十里香飘”的花香之中,家家团圆之际,杨慎却感叹“柳金梨雪催春早,叹他乡异节,回首魂销”,“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于中好•元宵后独酌》)。

甚至有一年元宵节,杨慎孤坐于贵州尾酒驿,四顾无人,不自禁地自嗟身世:“寂寥孤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知音难寻,萍踪无定,加上还时刻有着朝廷之中的隐忧,就促使杨慎更深入也更频繁地对生命展开思考。

大议礼事件后,杨慎病驰万里到达永昌,几乎一病不起,之后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但身体一直不好。当左右有家人陪伴时,这种伤痛还不特别明显,但当漂泊感袭来之时,就显得痛苦倍增,杨慎常常在诗文中叙说自己的病痛,如“拥单衾。病骨寒侵,争教不断魂。”

在《与同年书》一文中,他更是向同年哭诉自己年老体衰,寿命不永,催人泪下,他说:

“甲申之秋受廷杖者再,髀间痕迹磊磊,每天阴痛不可止,近来尤剧;加以目昏足软,左臂已不能持,朝露溘见,近在旦夕……在滇居者一妾二子皆幼弱,一旦奄忽……死者为滇海之游魂,生者为异域之乞丐,必矣”。

这时候就看出,史书上留名的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杨慎在命运的玩笑面前,绝不沉沦,更不会郁郁而终,而是在云南不断游历,所到之处都留下当地流传的作品,一方面还做着考证学问,《升庵诗话》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文论集,甚至对金石学、目录学、训诂学都有研究,并都写出了名重一时的学术著作。

此外,杨慎作为一代文豪,对边陲之地的教化也有很大贡献,至今云南不少地方还有“升庵祠”(杨慎字升庵),更留下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种传世名作。不能不说是逆境中的心态,使得他战胜了命运。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5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