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纵观袁世凯的一生,凭着告密、牺牲光绪帝,成为了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从此平步青云,后劝说隆裕太后签订退位诏书,摘取孙中山的革命果实,然后意图恢复帝制,但却遭到了各方谴责,因此退位,后于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袁世凯最让后世诟病的也便是他想要建立中华帝国称帝的问题,然而让人讶异的是鲁迅生平鲁迅只见了袁世凯一面,回家后却用30个字高度评价,那他说了什么?
鲁迅被誉为是“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鲁迅的文学批评也是十分出名的,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曾讲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912年发生了几件大事,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月,袁世凯正式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不过袁世凯坚持于3月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鲁迅则受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任职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同年7月,蔡元培因不满袁世凯辞了职,袁世凯因此让范源濂接替了蔡元培的位置,冬天时范源濂带着鲁迅等人前往北京会见了袁世凯,鲁迅便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了袁世凯本人。
鲁迅后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袁世凯的评价:
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力。
从此句话可以看出,鲁迅肯定袁世凯的一点就是“教育”,另外则是袁世凯尊敬知识分子,这无疑让人联想到鲁迅于1934年4月30日写给民国着名记者、作家曹聚仁的一封信,其中写到“倘当崩溃之际,竟尚幸存,当乞红背心扫上海马路耳。”
袁世凯在教育方面确实特别上心,早在1901年,袁世凯便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所省立学堂——山东大学堂,后来袁世凯遇上财政不能同时满足军队和学校的开支时,袁世凯也是宁愿压缩军队,也要推广全部免费的四年制初级小学的新式学校,生前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之繁荣昌盛,实系于国民之品德、知识和体力之高超,若欲提高此三者之水平,必得强化公民教育。”
科举制度也是在袁世凯等人的努力下被废除,并且袁世凯在创建新式小学、中学、大学和各种军事学堂等教育设施时,也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提出过“育才莫先于兴学,兴学莫重于得师。”
这也与袁世凯年轻时候的经历有一部分的关系,袁世凯当年考科举两度落榜,因此愤而进入疆场,但袁世凯冷静下来后,依然选择继续读书,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袁世凯的读书道路最终还是终止了。
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迫于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然后兴办了新式学校,重视留学归来的学子。
鲁迅当年接受新式教育,留学日本,与袁世凯的举措脱不了干系,并且袁世凯也重用归国之士,见到鲁迅时态度想必也是客客气气,鲁迅对袁世凯给出这样的评价也就不意外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留学生刷爆信用卡后逃回国 如今回旋镖来了 |
2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3 | 冷清得令人震惊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4 | 董军突然消失 美情报证实重磅“谣言” |
5 | 入籍没用 美国男子被撤销公民身份,将被驱逐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留学生刷爆信用卡后逃回国 如今回旋镖来了 |
2 |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3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4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5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6 | 重大变革!川普刚刚签令 |
7 | 太子党密会 陈一新发文另有内幕 |
8 | 冷清得令人震惊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9 | 中共军方传出新消息 |
10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