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魏忠贤何不挟皇权自重?看似大权在握 实则...

www.creaders.net | 2020-04-29 13:42:58  亮点资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我国的封建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宦官干政比较突出的王朝。朱元璋开国后,虽然严令禁止宦官参政,但另一方面,他又废除丞相,天威直达六部,这个举动虽然降低了权臣乱政的风险,却也给帝王带来更重的负担。

朱元璋死后,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夺取了政权。正是明成祖时期,朱元璋定下的“内臣不得干政”的祖训被打破,朱棣任用宦官参与政事,例如出使、监军等。而他的子孙把内臣干政进一步发扬,纵观明朝,权阉倍出。到明熹宗朱由校时,大宦官魏忠贤大权独揽,号称九千岁,一时间,世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帝王。

在此种情况下,魏忠贤既没有选择篡位,也没有挟皇权以自重,效仿唐朝宦官一样拥废帝王,这是很多人不难以理解的。既然已是权阉,为何不敢犯上呢?

其实,无论是哪个朝代,哪怕是宦官再得势,也几乎没有听到太监篡位的说法,其根本原因就是太监生理上的缺陷。一个无法传宗接代的人,即便是篡位成功又如何,没有后来者继承胜利的果实,再大的慾望也削减了一半。所以,即便是魏忠贤有这样的想法,也大概会被这瓢冷水给浇灭。

至于挟皇权以自重,这一点魏忠贤也很难做到,此处就要谈到明朝的制度设计。明清两朝是封建历史的晚期,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唯一能够和皇权掰掰手腕儿的可能就剩个文官集团了,当然,大多数时候也只能掰掰手腕儿;等皇帝不顾脸面起来,再多的文官也是白搭。

而宦官这个角色,虽然历代帝王都给他们参政的权力,并且在法律上给了他们一定的保障,但魏忠贤这种权阉,其法定权力远远不可能让他大权独揽。因此,所谓的“只知忠贤,不知陛下”仅仅是个幌子,魏忠贤敢肆无忌惮对付文官,本质上还是天启皇帝心意的体现;哪天天启帝看不顺眼魏忠贤,再找个李忠贤、王忠贤也是完全可以的,顶多就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疏离魏忠贤那一套暗黑系统。这是为什么崇祯这种毫无班底的王爷即位,也能轻易解决魏忠贤的原因,从皇权衍生出来的权力,最终仍然被皇权所掣肘。

再退一万步讲,魏忠贤侥倖把天启帝囚禁起来了,他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吗?也不行。至少文官集团、藩王不会答应,魏忠贤之类的宦官虽然看似地位尊崇,但在当时的文化里,宦官这一角色并不受到社会认可,很多人打心底里对宦官是厌恶的,文官和藩王们也是如此。并且当时社会文化强调忠义礼,尽管个人认为当时文官集团中出现了很多沽名钓誉者,但容忍魏忠贤这样的人携皇权自重,是万万不可能的。

再退一万步讲,魏忠贤侥倖把天启帝囚禁起来了,他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吗?也不行。至少文官集团、藩王不会答应,魏忠贤之类的宦官虽然看似地位尊崇,但在当时的文化里,宦官这一角色并不受到社会认可,很多人打心底里对宦官是厌恶的,文官和藩王们也是如此。并且当时社会文化强调忠义礼,尽管个人认为当时文官集团中出现了很多沽名钓誉者,但容忍魏忠贤这样的人携皇权自重,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此,魏忠贤犯上的先决条件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是侥倖挟持了皇帝,也架不住各方势力的攻击,宗族、文官,哪一个都够魏忠贤喝一壶了。除非是魏忠贤想不开,才会放着好好的九千岁不做,去做一个十死无生的反叛者。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