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皇帝看起来光鲜,当起来未必容易,尤其是开国之君。刘邦好不容易灭了项羽,又要担心起汉帝国长治久安颜色不变的事情来。作为首任平民皇帝,刘邦最核心的诉求就是刘氏江山即便做不到万万年、也不能像秦始皇一样二世而亡。
汉帝国面临的外部威胁,是各地随时都有可能造反的各路势力。刘邦登基的第一年,就亲征讨伐造反的燕王臧荼、项羽的原部下利几;第二年以巡游的名义拿下才封了一年楚王的韩信,降级为淮阴侯丢到自己眼皮底下监视着,同时迅速把几个兄弟和长子刘肥封为诸侯王,以扩大皇族在各地的控制力;第三年又出征去抗击北边入寇的匈奴冒顿单于……从登基一直到咽气,八年时间里刘邦马不停蹄,几乎不是在出征就是在筹备出征。
刘邦必须亲力亲为,他毕竟已经年过五旬来日无多,所以既要为下一任接班的皇太子清除各方势力,又不能轻易假手于周勃等大将令其拥兵自重居功自傲。即便看似不废吹灰之力地清除了韩信这样危险的异姓王、以和亲暂时消除了匈奴的觊觎之心,刘邦也还是要面对安内的问题:如何保证自己身后权力平稳交接。
此时的势力大致分为三派:遍处各地的诸侯王一派、以吕后太子为代表的皇族外戚一派、以丰沛集团为主的功臣一派。权力的核心是刘邦,能压制三派达到平衡不出乱子的,只有刘邦一人而已。
即便刘邦本人贵为皇帝,也并非绝对安全。虽然他称帝后已经封萧何张良陈平一堆功臣为侯,也还是有许多人聚在一起蠢蠢欲动,怕的是有功不能尽赏、而有罪先被刘邦除去。刘邦用张良的计策,尽快封赏了自己最讨厌的雍齿以示好,才消除了部下的忧虑弭祸于无形。尤其刚刚从洛阳迁都长安,除了长乐未央两座宫殿之外连城墙都没有,刘邦的人身安全也并非固若金汤。
刘邦尚且如此,他的接班人又该怎样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个弄不好,就是权臣反噬之局。跟后代的明太祖朱元璋不同,刘邦的权力远远达不到尽诛功臣的程度。事实上,刘邦只杀异姓王,而至始至终没有杀一个功臣。像刘邦这样心黑到父亲在刀斧下都可以谈笑风生“分我一杯羹”的狠人,当然不存在心慈手软舍不得的因素:不杀功臣是因为掣肘太多确实没法杀。
而接班人皇太子刘盈,偏偏又是一个仁厚软弱的主——而且刘邦登基时他只有八岁。要刘盈像刘邦一样来维持势力平衡的局面,无异痴人说梦。刘邦巴不得刘盈能威风八面一切尽在掌握,可惜怎么看怎么令人担心。
在皇帝来日无多、太子孱弱幼小的节骨眼上,刘邦偏偏放出风声:我要换掉刘盈的太子之位。
就像一块大石头突然掉进了汉帝国貌似平静的权力江湖。
2
刘盈的太子不是轻易得来的。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一年后的四月刘邦翻脸进攻项羽拿下其首都彭城,却被及时赶回的项羽打得十余万汉军几乎全军覆没,刘邦只带着“几十骑”仓皇逃窜,老婆吕雉和父亲刘太公也从此成了项羽的人质。
刘邦此时投靠的对象,是吕雉的长兄吕泽。正是因为有吕氏家族的支持,刘邦才得以苟延残喘、招纳残兵败将东山再起。所以作为利益交换,刘邦不到半年就立六岁的刘盈为太子,还让最为倚重的萧何侍奉,即便吕雉此时尚在当战俘。这是一颗给吕氏家族的定心丸:无论吕雉能不能平安回来,接班人都是刘盈。
吕泽是从刘邦起事开始就全程参与的妻兄兼良将。即便后来因为吕后离世诸吕被诛、吕氏当初建汉的功绩在史书上多被抹杀,在寥寥几笔的记载中吕泽仍有一句“发兵佐高祖定天下”,有类似评价的不过张良萧何等少数几人。吕泽不仅是刘邦称帝后第一批被封侯的功臣,而且封侯功臣中将近半数都与吕家关系密切,不是亲戚就是曾经的部下。也就是说,天下并不是刘邦一个人单枪匹马打出来的。太子刘盈的背后,站着整个吕氏家族的利益。
但刘邦似乎忘了这一点。据《资治通鉴》记载,刘邦第一次放话要换太子,是登基五年后的公元前197年。此时太子刘盈十四岁,而准备要取代他的,是戚姬所生的九岁赵王刘如意。此时吕泽已经死掉两年,因此吕氏一族的代表也就成了皇后吕雉。刘邦换太子的理由很简单:刘盈软弱不像我,刘如意性格更像我,所以我准备换。
他当然要问大臣们的意见:你们认为如何?
大臣们觉得刘邦老糊涂了。
大臣们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嫡长子继承制是迄今为止最不坏的权力交接方式,既可以避免皇子们因争权而内乱,又可以让年龄最大、阅历最丰富的皇子来接班。太子是国之根本,一动则国本动摇。以萧何为代表的老臣,全都是跟太子一起走到今时今日的。再说,上一个废长立幼血淋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的太子扶苏死而幼子胡亥立,结果天下大乱才有了你的汉帝国——这秦朝可刚刚才亡了十年。
大臣们有不宜出口的忧虑:吕氏一族是吃素的?吕后会容忍太子轻易被换掉?太子一换,不知道从此要多出多少是非?你说太子不像你压不住阵势,难道孤立无援的九岁刘如意就比刘盈更压得住?戚姬除了你刘邦的宠爱,连半分势力都没有。戚姬和刘如意要是真上了台,谁都别想过一天安稳日子。
所以刘邦引起朝中舆论一片鼓噪,但大臣们的表态很清楚:不能换太子。不说萧何等一干老臣,即便是张良这种从刘邦一称帝就置身事外、摆出不参与朝政只想修仙姿态的局外人,也明确表态站队:不能换太子。
刘邦似乎没有被说服,似乎换太子的心意没有变,只是因为大家都反对而暂时搁置而已。此时谁最如坐针毡?自然是吕后。毕竟太子只要一换,从自己到吕家等于全部玩完。
3
子曾经曰过:“听其言,观其行”。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意志,不仅要看他说了些什么,还要看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刘邦既然表态要换太子,总要在有生之年为刘如意铺路吧?总要为戚姬上位营造条件吧?总要逐渐去除以吕后为首的多余阻碍吧?总要为刘如意安排下未来执政的左膀右臂吧?
然而奇怪就奇怪在:这些都没有发生。
作势要准备上位的刘如意,被刘邦遣去了远方正儿八经地当赵王。除了派去一个以鲠直敢言著称的御史大夫周昌当他的相国外,没有什么重臣被派去辅佐未来的接班人。
戚姬还是戚姬,刘邦既没有扶持她的亲戚朋友上位掌权,更没有打压和削减吕后的势力。至于大臣,虽然反对声占压倒性多数,但没有一个反对换太子的大臣被惩罚,也没有一个支持换太子的大臣被提拔。
而吕后在放风换太子之后又做了些什么呢?首先是联合功臣集团的萧何,一起以谋反为名诛杀了已经爪牙尽去的淮阴侯韩信。此时刘邦在外征伐造反的陈豨,回长安才知道韩信的死讯,而他的第一反应是“喜”。说明什么?说明吕后这件事虽然先斩后奏,但做得令他意外又满意。
跟着不到三个月,吕后劝阻了刘邦把彭越废为庶人发配四川的举动,同样以谋反的罪名跟韩信一样杀掉再夷三族。虽然韩信彭越的死都是刘邦所喜闻乐见的,但是不是有意放手让吕后为之,朝中大臣全都心明眼亮:虽然是女人,但吕后杀伐决断干净利落,决不是个好欺负的主。
吕后为什么要做这些?要杀刘邦自己不会杀?吕后是以行动向刘邦证明:只有我,才是无论名义上和实际上都能替你守护刘盈的人;只有我,才是你死后能迅速填补权力真空、不让他人觊觎的最佳人选:只有我,才是足以震慑功臣集团、继续保持各方势力平衡的那个皇太后。
吕后知道刘邦看得到这一点——如果看不到,他根本就不可能以平民的身份驾驭各路豪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
刘邦也作出了回应:他本来已经决定让太子带兵讨伐因恐惧而造反的英布,但吕后一劝阻,他也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强自支撑着最后一次亲征。吕后决不愿意让唯一的接班人去面临不可预知的危险:打赢了仍然是太子,万一出点闪失就万劫不复——而刘邦确实也在镇压英布时受伤。
出征前,刘邦把一堆皇子都封了王,纷纷跟赵王一样赶得远远的,不让他们留在长安。不仅如此,刘邦还加了一项人事布局:负责制定礼仪的重臣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一向超然的张良为太子少傅。这一在局内、一在局外两人的加持,再对比刘如意的孤立无援,刘邦的真实心意基本上已经呼之欲出。
4
刘邦征完英布、吟完《大风歌》、拖着新近受伤的身体回到长安,已经自知来日无多。在这个时侯,他却又一次放话:我还是要换太子。
几年以来,换太子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吕氏一族的头上:太子只要不稳,吕氏也就下课。所以吕氏人人自危,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刻都全心全意地团结在名义为太子、实际上为吕后的核心周围,形成一个足以与丰沛权臣集团抗衡的外戚集团。可以说,吕氏的团结和凝聚力,多少是被刘邦的威胁逼出来的。
而刘邦虽然放话要换太子,却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举动:没有派人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也仍然没有提拔哪怕一个支持刘如意的大臣——同时找了个招揽民心的借口把丰沛集团的代表萧何关进监狱,过一段时间又放了出来,意在打压的意味显而易见。
而换太子话题的终结,在史书上更像一场儿戏。《史记》记载,吕后通过张良找到了四位名士“商山四皓”,是刘邦一直想见又一直清高拒绝见刘邦的。刘邦一看到商山四皓为太子站台,就对戚姬说:连商山四皓这样我都无法左右的人也为太子背书,可见太子的羽翼已丰,我也无能为力了,吕后真的是你的主人。
司马光在《通鉴考异》里早就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过怀疑:刘邦的心志多么坚定?怎么会因为谁谁说话就轻易动摇?连一向言听计从的张良劝都不管用的事,几个老头子一亮相就扭转乾坤了?对刘邦这种动辄骂“竖儒”的皇帝而言,四个老家伙要是不识相,刘邦顺手就是一刀,哪用得着跟戚夫人唱什么悲歌?“司马迁好奇多爱而采之,今皆不取。”
看来看去,刘邦废太子都像是一出戏:不仅试探了功臣集团、令外戚集团凝聚在以太子为代表的皇权周围、顺便还测试了吕后作为实际接班人的含金量。整出戏唱完,太子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还有所加强。至少从名义上而言,最大的两股势力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统统都表示了对太子的鼎力支持。而商山四皓,不过是刘邦扔给戚姬的一个交待。
但要唱这出戏,必须要有人配合,而这配合只能是戚夫人和刘如意。刘邦爱不爱美人幼子?当然爱——但他更爱江山。只有以宠幸美人爱子为由,换太子才有看似充分的理由。要是换外妇所生的庶子刘肥、或是年纪更小的四子刘恒,连刘邦自己都说不出口。也就是说,只有把美人爱子拿出来献祭,才最有可能达到刘邦想要的逼真效果。
在刘邦心中,换太子也许从来都是子虚乌有。他甚至比吕雉自己都更明白:能让他死后不致因权力失衡而生乱的人,绝不是名义上的少年皇帝刘盈,而只能是皇后和未来的皇太后吕雉。甚至到咽气,他既没有安排戚夫人去儿子刘如意的赵国避难、也没有对戚夫人的未来作什么安排。他唯一的安排就是:一切都由吕后安排。
最精彩的甚至是死前的一幕:有人告发在外出征的樊哙对赵王母子心怀忌恨,要在刘邦死后加害两人。刘邦的反应是“大怒”,派陈平和周勃去樊哙军中,说提樊哙的头来见。
樊哙的夫人是吕后的亲妹妹吕媭,不折不扣的吕氏一族;樊哙本人又是丰沛集团的功臣代表,跟萧何曹参周勃灌婴都是老朋友。因此樊哙是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最重要的沟通者,这样的人在权力交接之际,是最不可或缺的棋子。
而樊哙也并没有死。陈平和周勃在半路上就商量好:万一刘邦说的是气话怎么办?眼看吕后就要掌权,把她妹夫杀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还是把樊哙毫发无损地带回来,要杀让刘邦自己杀去。
而《通鉴》在刘邦发命令前有四个字“用陈平谋”,也就是说这一切也许都是陈平给刘邦的策划,最终的结果各方都没有损失:周勃作为功臣集团最突出的军方人物,在帝王将死之际派遣到远方,既让好事者无所依傍、也保证周勃不至于被迫趟浑水;樊哙作为两个势力集团之间最重要的润滑剂,此时在朝可以将两大势力之间的疑忌和误判降到最低程度,对权力过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一贯只受刘邦重视、不怎么受周勃等人待见的陈平自己,也能以生还樊哙为投名状,在刘邦死后以吕后为新的靠山,不至于在倾轧中成为牺牲品。
因此刘邦的处置看似简单粗暴,最终结果却是皆大欢喜,除了如意母子。
5
刘邦咽气了,事态一如他生前所希望的那样:惠帝顺利接班、吕后实际掌权、诸侯表示认可、基本波澜不惊。汉帝国的开国皇帝死去,但外戚和大臣都没有谁因此而人头落地,对各方来说都值得庆幸。
悲惨的只有戚夫人和赵王如意。刘邦死后,吕后第一时间就是把戚夫人关进永巷舂米。因为戚夫人没有任何势力支持,所以即使此时吕后一刀杀掉,也不会有任何后患。
但如意是注定要死的,即便是刘邦,也在活着的时候就已默许了这种结局:不能给太子的接班留下潜在的威胁,尤其是先帝曾经提名的备胎。于是吕后轻轻易易就把刘如意召来长安,即便有惠帝的提防,也挡不住吕后的一杯毒酒。
而戚夫人更惨,因为舂米时抱怨而给吕后以口实,被作成“人彘”展示给惠帝。残忍固然残忍,但吕后这样做的目的,未必只是为了泄愤:
1.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今后就算有什么动静,也再也没有人能用母子来说事。
2.以戚夫人的惨状警示惠帝:不要以为接了班,就可以插手为娘我的安排。
3.以人彘无声地警示其他人:老实点不要想花样,我是一个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新主人。
在权力交接之际,残酷往往是吓阻心怀不轨者的最常用手段,一千多年后的朱棣一样如此。事实上吕后虽然残忍,但并不算暴虐嗜杀的人。除了如意母子之外,在惠帝二十四岁死掉之前,吕后没有杀刘氏皇族——更是直到死也没有杀功臣。只用两个脑袋来震慑他人、巩固权力,作为政治家而言,吕后跟众多雄主名王相比根本不算过分。
所以真正值得悲哀的还是如意母子。刘邦再怎么展示宠爱,在自己的核心诉求面前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拿来作祭品——而且恰恰是因为宠爱才有理由作牺牲。没有当初刘邦的明示暗示,戚夫人也不见得就有挑战皇后的冲动。最终如意母子的死,换来的是各方势力的如意:安心瞑目的刘邦、如愿以偿的吕后、松一口气继续荣华富贵的功臣们。自始至终以利益为原则的政治啊,有时真是个肮脏的东西。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所有晶圆被“销毁” 华为落得一场空 |
2 | 习权力风向标又出现异常 |
3 | 蓬佩奥出局 更多内幕曝光 竟与乌克兰有关 |
4 | 向川普发出警告 北京打响第一枪 |
5 | 宣布封校!规模远胜白纸运动 多地大学生串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