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节选自磨铁新书《文治帝国》。
在封建王朝中,国祚仅次于两汉。本书即从这个问题出发,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从宋太祖黄袍加身,写到宋末帝崖山亡国,用34个人物,9个历史侧面,串起宋朝300年历史,追索两宋盛衰密码。
全书以人物为线索,引出历史事件,结构清晰、文章耐读,适合普通读者熟悉宋朝人物,梳理宋史脉络。
01
少年“大有为”
1045年,黄庭坚出生于江西分宁(今修水)。
分宁黄氏是进士世家。黄庭坚的祖辈共有同族兄弟13人,个个以学问文章出名,其中有10人考中进士,当地人说是“十龙及第”。三年前,1042年,黄庭坚的父亲黄庶也考中进士,延续了家族荣光。
黄庭坚虽然是家中第二个男孩,但家人仍对他寄予厚望。
有一次,他的舅舅李常到他家里来,看到书架上许多书,随手抽了几本出来提问。黄庭坚竟然对答如流。李常当场惊呆了,逢人就说,这个小孩“一日千里,必大有为”。至于在哪方面“大有为”,舅舅没有明说。大家都凭直觉理解成,在官场上“大有为”。
02
步入仕途
1063年,19岁的黄庭坚入京科举,还未放榜,朋友们就哄传他得了省元。于是大办酒席,预先祝贺。喝着喝着,放榜消息传来,说真正考上的是孙升和另外两人,并没有黄庭坚。大家一听,失望透顶,一哄而散。有的人临走前,还不忘安慰黄庭坚:“兄弟,保重,别想不开呀!”
黄庭坚依旧喝着酒,哼着小曲,根本没往心里去。酒后,他还和孙升一起去看榜,神色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三年后,再考。这次没人给他预办酒席,他却静悄悄考中了。
苏黄之交
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苏轼,既是师徒,更是君子之交。
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老师,曾提到:“黄庭坚把苏轼当作老师,但是苏轼往往把黄庭坚看成朋友。”
宋代《独醒杂志》里记载了苏黄二人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回,师门聚会。黄庭坚拿出昨晚写的草书,请苏轼点评。
苏轼看后,捋须颔首,表示满意:“你的字,用一种现象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黄庭坚很期待:“老师快说,什么现象?”
苏轼口吐五字:“枯树挂死蛇。”
黄庭坚瞬间整个人黑线了,不带这么幽默的。
他不甘示弱,说老师的字也刚好有一比。
苏轼:“你说,我受得了。”
黄庭坚:“乱石压蛤蟆。”
在座的人,都笑得肚子疼。这俩书法大师,互相“恶心”开玩笑,但都没有生气。
在与苏轼及其他门人朝夕相伴的三年左右时间里,他们切磋诗文,鉴赏书画。这是黄庭坚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多年后,人在贬途的黄庭坚,听闻苏轼去世的消息,失声痛哭。他在屋里悬挂苏轼的画像,每天穿戴整齐,毕恭毕敬地向画像焚香行礼。
有人说起他与苏轼并称“苏黄”,难分伯仲,他即刻起身离席,赶紧回避说:“我是东坡先生的弟子,怎敢这么没大没小?”
04
十年感慨
黄庭坚22岁考中进士,但他一生没做过大一点的官,基本都在县、镇一级兜兜转转。不是他能力不行,是他官品太好,又遇上朝廷推行变法,一旦发现一些新政劳民伤财,他就坚决抵制,不执行。
人生的最后十年,更是一段越贬越远的凄苦生涯。
57岁时,黄庭坚被贬往偏远的宜州(今广西河池)。朋友都为他担忧,他却笑着说了一句:“宜州者,所以宜人也。”硬生生地替那个贬谪之地,做了一个最宜居的广告。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得很盛,黄庭坚写下了一生最好的词之一。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人生没有几个十年,但即便在命运的颠沛流离中,他仍能把最深的感慨,献给最美好的事物。
黄庭坚上一次感慨“十年”,还是在40岁的时候。当时他在山东德平镇,好友黄几复在广东四会县,黄庭坚写了诗想寄过去。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
黄庭坚为好友的怀才不遇,仕途沉沦而打抱不平,但他何尝对自己的人生悲剧在意过?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14个字道尽了朋友的深情:曾经的美好,如今的别离,各自的苦难和洒脱,都在诗里了。
05
文化之功
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享年61岁。
这个命途多舛的帝国边缘人,却在他死后让历史深深铭记了近千年。
他的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成为宋朝诗坛的双子星座。以黄庭坚为中心,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雄踞两宋诗坛,影响十分深远。
他“以诗为词”“以俗为雅”的革新做法,对辛弃疾、姜白石等南宋一流词人均产生过影响。
他的书法,名列“宋四家”,沈周、文徵明等当时最牛的书法家,无一不是黄庭坚的小迷弟。
还记得他的舅舅李常,在他年少时说他“一日千里,必大有为”吗?原来,说的不是他在官场上“大有为”,而是在绵延千年的文化传承上“大有为”。
这才是,他被历史铭记最主要的原因。
正是文化积淀,造就了我们中国人。
宋朝以文治立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史学大家陈寅恪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许多流传至今的宋朝传统文化,诗词、书法、茶道、音乐等等,其背后,都有一个像黄庭坚这样的文化传承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2 | 空前绝后:24岁的中共总书记及 | 赵大夫话室 |
3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4 | 中美空军相差多远?看运-20和C | 弓长贝占郎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共产革命之前的上海和伊斯兰革 | 陈家梁子 |
7 | 习大大唱独角戏,听床师们情何 | 蛇形刁手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赵晓:燕京大学校训的真正含义 | 万维网友来 |
10 | 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 | 倩影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5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6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7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8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9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
10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