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高平陵事件司马懿为何夺权成功?人设营造很关键

www.creaders.net | 2021-07-10 23:36:22  浩然文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司马氏取代曹魏,与司马懿创业有着密切关系。司马懿是如何一路凭借高大上的人设,击垮了曹氏,历史背后又有哪些隐情,烂柯人带大家一起来探寻。

一、司马懿的发迹与功劳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司马懿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之中,父亲司马防曾任京兆尹,是两千石的高官,司马懿"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被曹操征辟入朝为官。

  司马懿在加入曹魏阵营之后,其才能在文韬武略上均有极大的展现。在刘备据益州不稳,贸然出击孙吴之时,他与谋士刘晔共同建议曹操应趁刚兼并汉中之锐势,发兵一举灭蜀。曹操心存疑虑没有采纳建议,称" 人若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此次的机会的丧失事后令曹操十分后悔,但无疑使司马懿初露锋芒。

  此后,在关羽水淹七军破樊城,曹操因许昌离樊城太近而想迁都时,司马懿为他分析了形式,认为樊城之失只是肢体之痛,无伤大雅,孙权定不想蜀国坐大,只需联吴夹击关羽即可,事情结果真如他所料,此策为曹魏立下奇功。而他建议设立上邽一带和淮河流域的两大军屯基地无疑对于曹魏的粮草供应有极大帮助,展现了他的战略前瞻性。而司马懿真正奠定了他的声望与地位的,无疑是三大战役:平孟达之役、与诸葛亮对峙,以及平定辽东公孙渊的叛乱。

二、司马懿的人生转机

  司马懿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声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步,已经引起魏明帝与朝臣的警觉,《三国志 - 陈矫传》注引《世说》" 魏明帝忧社稷,问陈:‘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陈矫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大臣高堂隆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青龙四年发生地震,他便以春秋大义进谏,指出地震往往是 " 君弱臣强 " 的象征,希望明帝警惕;明帝新建的宫殿有喜鹊筑巢,他解释道:" 今兴起宫室而鹊来巢 , 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戒若曰,宫室未成 , 将有他姓制御之 , 不可不深虑。"高堂隆在病危之际,仍进言" 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 ",明帝也意识到了司马懿权势对于皇权的威胁。

  可惜明帝还未来得及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便英年早逝。在明帝弥留之际,太子曹芳只有八岁,在安排抚政大臣之际,他本极力想把司马懿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的。他本来的安排是以燕王宇为大将军 , 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一同辅政。这个配置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以宗室为主体的辅政团体,但是遭到了朝臣群体的反对,其为首的就是明帝身边的近臣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他们在明帝面前极力诋毁曹宇等人,而大力推荐司马懿与才能平庸的曹爽共同辅政。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当时明帝在同意以司马懿、曹爽为辅政后,不久便反悔了,可见明帝对司马懿的忌惮。但是刘放、孙资再入宫后想让明帝写下诏书,获得保证。明帝说 " 我困笃,不能。" 这时刘放逼迫明帝作诏书," 执帝手以作之 "。同时对外宣称明帝下诏罢免了燕王宇等人官职,命其迅速离开。明帝任辅命大臣的事情在《三国志》中记载为" 帝纳其(刘、孙)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此处陈寿没有明说,大概是因为他为晋臣,需要为司马氏遮掩其丑恶来彰显晋朝得国之正。

  而此时司马懿正在刚征完辽东回来的路上,京城连续发来诏书,先让他回京,后又禁止他入京。他意识到京中一定发生了重大变故,于是昼夜不息,返回京城,面见明帝。随着司马懿已经到了明帝面前,明帝也只好无奈的接受了既成事实,他握着司马懿的手说" 我以后事属君,君与曹爽辅少子。死可乃忍,吾忍死侍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然后让小皇帝去抱司马懿的脖子。此时的明帝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他只能试图用一些温情来感化司马懿。但是面对阴沉狡诈的司马懿,这无疑毫无效果。

  明帝立诏的具体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史料的缺失,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其真实情况。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朝臣的压力下,明帝的确做出了退让,司马懿得以顺利的进入辅政团体。后世史家对于刘放、孙资统统加以斥责,认为他们不顾国家利益,讨好司马氏,将曹魏皇室推入险境。但如果我们根据近代史学界的观点,魏晋时期皇权与士族之间一直处于相互争权的状态中,士族往往为了家族利益,不惜牺牲皇家利益,他们只在乎一门一户的兴衰。面对曹魏宗室抚政,独掌大权的局面,士族群体内的孙资、刘放当然选择与士族群体的代言人司马懿合作。

  古人讲 " 名不正而言不顺 ",而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无疑为他日后与曹爽相争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司马懿的人生低谷与隐忍

  新的辅政大臣曹爽对于司马懿同样是十分忌惮的。曹爽是曹魏名将曹真的儿子,是一个学识浅薄、见识短浅、且十分懦弱的人,他凭借父亲的功勋成功跻身于辅政大臣的行列。他采用部下丁谧的计谋,加司马懿为 " 太傅 ",明升实降,剥夺了司马懿的行政权。

  司马懿面对曹爽的进攻,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而是以退位为进。太傅这一官职无行政权,但仍有兵权,他利用手中兵权继续南征北战,装出为曹魏尽忠效劳的姿态,积累自己的声望。正始八年,曹爽迁郭太后于永宁宫,确定了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这时的司马懿选择了装病告老怀乡,默默等待时机。

  但司马懿始终没有闲着。曹爽在掌权后,任用何晏、丁谧等亲信,进行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过于理想化,缺乏前瞻性与计划性,对于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所谓 "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此时的司马懿,拉拢曹爽的反对派。当时曹魏的一些资历较老的官员,如孙礼、蒋济、高柔、钟毓、刘放、孙资、傅嘏等人,他们试图恢复旧的制度,他们于是选择了与司马懿合作。在日后的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迅速控制曹魏朝廷与这些老臣的帮助有密切的关系。如冀州刺史孙礼在清河、平原争界一案中,本来公正执法,但曹爽偏信谗言,不信孙礼的申诉,反而加罪于他。司马懿在于孙礼见面是说,为了国家社稷,要 " 忍不可忍。"

  同时,司马懿与曹爽进行心理战。曹爽部下何晏对于称病在家的司马懿不放心,让曹爽派遣即将上任荆州刺史的亲信李胜去刺探司马懿的病情。李胜见到司马懿后,司马懿呈现的是老态龙钟之状,女婢喂他喝粥,粥全洒到了衣服上面,李胜说他要去荆州上任,他回答说他去了并州一定要多加小心。展现出已经不分人事的姿态。曹爽听说后,完全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

四、高平陵事变——司马懿的机遇与心理战

  正始十年,曹爽兄弟不顾手下人的劝告,带着小皇帝曹芳前往明帝的高平陵进行祭祀。司马懿感到机会来了,便在洛阳城内发动了政变。

  司马懿在政变中,最重要的两个措施是攻占武库与进入皇宫控制太后。武库为西汉时所设,这里一直是重要的军需品储存地,也是导致洛阳成为 " 天下咽喉 ",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原因。政变前,司马懿称病在家,没有兵权,发动政变依靠的是儿子司马师所供养的 3000 名死士。但是这三千人赤手空拳,需要大量的武器。同时当时的法律规定,除了担任巡逻,宿卫的士兵的武器,其他武器均存放在武库,需要时再取出。也就是说占领了武库,既装备了自身,同时也切断了曹爽军队的武器来源。

  在占领武库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当时司马懿骑着马带人经过曹爽家,曹爽的妻子十分慌张,对守督严世说" 公在外,今兵起,如何?"严世登楼张弓射箭瞄准司马懿,正准备射出,他的部下孙谦扯了扯他的衣角,对他说 " 天下事未可知 ",便作罢。可能改变历史结局的一箭最终没有射出。攻占武库后,司马懿选择进宫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指出曹爽任用亲信、欺骗皇帝、败坏朝政,自己作为先帝的辅命大臣,理应整肃朝纲。

  司马懿在政治、军事斗争之外,同时与曹爽进行心理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早已看透了曹爽,认为他只是贪图富贵的懦夫草包一个,以好处来诱惑曹爽投降。他派侍中许允,中校尉尹大目前往劝说曹爽,如果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回朝谢罪,面临的仅仅是免官的处罚。同时,他对着洛水发誓,欺骗曹爽说:他交出权力便可以安享富贵。历史总是如此精彩,后来许允、尹大目都参与到反对司马氏篡位的斗争中,也许当初他们根本没有意识他们信任的司马懿的野心吧!

  司马懿政变之际,曹爽的下属桓范从洛阳逃出面见曹爽,指出文帝曹丕曾下诏禁止后宫干政,司马懿借太后下诏没有任何效用,只要曹爽带小皇帝去曹魏大本营许昌,号召天下军队勤王,局势必可以逆转。而此时的曹爽,已经被司马懿吓破了胆,早已失去司马懿作战的勇气,他把刀子扔在地上,喃喃地说道 "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桓范只好感叹 " 曹真这样的英雄,怎么生出你们兄弟这样的蠢货,我们都等着被族灭吧!"(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果真,天真的曹爽投降数日之后,他和他的亲信全被诛灭三族。司马懿刀落之际,曹操曹丕开创的恢宏大魏的权力便正式转移到司马氏手上。

尾声

  近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指出 " 司马懿的坚忍阴毒,远非汉末同时儒家迂缓无能之士所能比。" 司马懿在夺权的一路上,幸运之神总是眷顾他,他的长寿使他在夺权之际,曹魏朝廷内已经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同辈元老宿将,而数次危机关头,命运也使他转危为安。但无疑这些与他的个人的努力营造分不开,他夺权时已经利用声望和伪装出来的清誉,营造一个对于国家社稷十分关心的元老重臣形象,争取了曹魏朝中许多大臣的支持。而在政变中,他抓住时机,进行豪赌,不可思议的仅凭三千死士就政变成功。北大教授阎步克先生指出 " 司马氏曾为夺权苦心经营,但其取胜的偶然性也相当之大,那多半来自阴谋、残酷与侥幸,而非立功积德 "。也许正是历史中的这些不确定性,才是历史的精彩所在吧 !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