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李光耀首次访华时,中方翻译章含之为何愤然离场

www.creaders.net | 2021-07-12 10:54:11  历史逆时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共大V历史逆时针:1976年5月10日至23日,53岁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首次访华。

当时,中新还没有建交,这是一次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一度十分冷淡。

1973~1974年,毛主席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构想,倡议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遏制苏联在东南亚等地的势力扩张。

1975年7月1日,中泰建交。中方抓住时机,请泰国首相克立·巴莫向李光耀传话,邀请他访问中国。

1975年9月,李光耀访问伊朗。中方又托伊朗首相胡韦达,转达了对李光耀的访华邀请,并强调:时间已经不多了!

于是,李光耀定下了1976年5月访华的计划,拟定了代表团17人名单,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女儿李玮玲随同访问。

毛主席会见李光耀

当时,毛主席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会见外宾不作预先安排,而是临时视情况而定。

5月12日,外交部礼宾司派人来到钓鱼台18号楼,突然通知李光耀:毛主席将会见他。

这令李光耀心生几分意外和欣喜。按照当时的惯例,毛主席会见来访外宾,是对客人的极高礼遇,被视为一种殊荣。

柯玉芝、李玮玲正在颐和园,中方人员请她们立即中断游览。

李光耀、柯玉芝、李玮玲一行6人,乘礼宾车来到毛主席的住处。

毛主席身穿浅灰色中山装,坐靠在客厅正面的沙发上,见李光耀进来,就由秘书张玉凤和护士长孟锦云搀扶起来,与其握手。

谁知,毛主席刚与李光耀握完手,就“扑通”一声坐下了。

站在屏风后面的张玉凤和孟锦云,惊讶得差点喊出声来。她俩清楚,毛主席由于两腿发软,无法站立,才不由自主坐下。

李光耀落座后,一改他惯常洒脱自如的坐姿,正襟危坐,极力保持郑重的仪态,显示出对毛主席的尊重。

毛主席当时说话含糊,吐字不清,加上浓重的湖南口音,众人一下子很难听懂,一旁的张玉凤就大声逐句重复。有几次,张玉凤也不得不在纸上写几个大字,请毛主席确认无误后,再由冀朝铸译成英语

会见持续大约15分钟,华国锋和时任外长乔冠华陪同会见。

这场会见纯属礼节性的,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

用李光耀的话说,只不过是中方表达了对新加坡代表团的善意。

若干年后,李光耀还回忆道,毛主席当时已83岁高龄,无论是精神或者体力都显得虚弱,但他看到的,仍是走过长征,坚持抗日游击战,领导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的巨人。

章含之愤然离场

接下来,李光耀与华国锋的会谈,却并不愉快。

李光耀,祖籍广东梅州,是第四代移民,自幼受到了英国文化的强烈影响,先后留学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

李光耀从血缘上看,是纯正华人,一生尊崇儒家思想,具有汉族客家人的典型性格脾气:生性好动,在外自立门户,刚直敢言,强调个人作用……同时,他的亲英倾向十分明显,在新加坡大力推行 “英语至上”。

客观来说,李光耀搞“英语至上”,不像是投机,倒更像是一种“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举。

在中英文化的共同熏陶中,李光耀擅长协调、变通、周旋,具有过人的视野和洞察力,形成了理性、务实的风格。

李光耀直到32岁才开始学习中文,当时的中文口语有点磕绊。在访华时,李光耀一行一律使用英语交流,连签名也用英文。

担任会谈翻译的是章含之。

章含之,漂亮、聪颖、优雅,风姿、风度、风情不凡,打扮入时但很有分寸,熟谙国际事务,操一口纯正牛津腔英语,被称为美女、才女,但同时又是性情中人。

她曾担任毛主席的英文教师,1973年与外长乔冠华结婚,时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

会谈一开始,双方就新加坡军队入台训练、马共等问题,表达了针锋相对的立场,言辞激烈。

华国锋拿出澳洲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撰写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赠送给李光耀,并说:“这是关于中印战争的正确版本。”

李光耀接过书后,看了一下封面和背面,翻了一下目录,然后把书交回给华国锋说:“这是你们的版本,印度方面另有一个版本。而无论如何,我来自东南亚,这场战争与我们无关。”

全场鸦雀无声,会谈气氛瞬间跌入冰点。

章含之愤然起身离席。

乔冠华突然收起手中的文件,暂停会谈。

现场沉默了好一阵子,才恢复谈话。

李光耀提出两个建议

李光耀提出,想参观两周时间,希望看到中国的真实面貌,并与老百姓见面,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随后,李光耀一行游览了紫禁城、长城、兵马俑、太湖、漓江等景点,参观了大寨、延安毛主席枣园旧居,参加广交会等活动。

在紫禁城,李光耀一行观看了慈禧太后的私人寝宫。中方介绍了宫殿的精巧设计,以及慈禧太后如何在傍晚时分坐在那里观赏戏曲。李光耀摇摇头说:“昏庸,难怪会有革命。”

李光耀还向中方提出了两个建议。

一是修路,特别是出入北京首都机场的一段公路。

“樟宜机场的道路修得很好,因为这是外国人来到新加坡的第一站,可以说是新加坡的门面,必须得修好。”李光耀表示,如果连门面都修不好,外国人怎么会重视你呢?

二是提高服务业水平。

李光耀入住钓鱼台18号楼时,特别细心,注意到了“水龙头漏水”、“窗户不能关严”等细节。“我住的肯定是最好的房间,也存在这么多问题,给别人住的房间,更要改进。”他认为,服务设施就应该执行高标准,不能马虎。

在结束访华前,李光耀说:“农民起早摸黑,工人一周工作7天。人民的纪律,以及与全国政策保持的一致性,体现了透彻的组织。虽然人们有不同的脾性,但是他们希望获得更大成就的动力和呼声总是存在。”

他说:“中国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自立方法,将永远记在我脑海中。”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