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元朝为何不趁朱元璋血拼陈友谅等人 建长江防线

www.creaders.net | 2021-09-04 13:12:32  历史D学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4月,河北、河南就率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此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几乎同时涌现出了众多地方反元势力。

  徐寿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反元势力在长江流域快速发展、相互争夺势力范围、打得不可开交时,长江北岸、黄河流域的北方反元势力也一度将战火烧到了元大都北京附近,只是由于其军事实力当时还不够强大,尚未对元蒙政权的生死造成严重威胁。

  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0月,朱元璋在武装清除了长江以南的张士诚、陈友谅等地方反元割据势力后,即刻指派徐达、常遇春率明军25万挥师北上,开始有组织的北伐。次年2月,朱元璋在江南重镇南京宣布称帝,创建大明王朝,号洪武。与此同时,常遇春率领的明军主力一部15万人,也于当年10月顺利攻破元大都北京。至此,异族统治中原汉人长达98年的元蒙王朝,宣告彻底覆亡。

  然而,让人感到费解,且一直引发学者争论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既然在组织明军大规模北伐之前,曾与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反元割据势力在长江流域武装厮杀了将近10个年头。这期间,尚且拥有北方半壁河山,保存有三分之二有生力量,且占据中原有利地形和黄河、长江天险的元蒙中央政府,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个空档,在长江北岸建立沿江防御体系,强力阻止南方反元势力北上呢?

  但是,从事后发掘的历史档案资料看,元朝中央政府当时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也没打算这么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体制的高度腐败、经济的严重凋零和各级政府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

  截止元至正十年(1350年),元朝中央政府一级的财政收入,已连续十年呈现严重锐减态势。而北方反元势力井喷式的爆发,则给长江北岸黄河流域的农耕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水利失修、土地荒芜、流民四溢,劳动力锐减,更给元蒙政治集团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也就是说,彼时的元朝中央政府已无钱、无力、也无意有效组织力量,在长江北岸建立强大的沿江防御体系,正面抗拒南方反元势力的北上。

  第二,由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管理链条的薄弱与断裂。

  那些原本忠于大元王朝的军队,特别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骑兵部队,在与地方反元势力的长期消耗战中,因为逐渐丧失了中央政府在经济上的强力支持和政治上的有效管辖,他们开始在军队的地方化、流寇化和军阀化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即如李思齐、张良弼、察罕铁木尔和孛罗铁木尔这样一些元蒙军事集团的所谓骨干将领,也开始向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消极态势发展。元朝中央政府尚能完全管控的地域,事实上只剩下大都北京及其周边一些地区。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进入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后,元蒙王朝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之争和血亲内讧,也开始进入白热化、胶着化、表面化状态。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至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的五年时间里,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铁木尔与其长子(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之间爆发的宫廷权位之争,几乎将大都北京搞得天翻地覆。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本忠于朝廷的拱卫部队和内务部队,也因政治站位和利益走向不同,形成了水火不容的两大派系,随时准备各为其主,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元顺帝与皇太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也引发了北方地区各主要军阀门派之间的大规模混战,其惨烈程度和对经济社会造成的破坏力,丝毫不比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之间的血战逊色。

  1368年6月,当徐达、常遇春北伐军抵达河北境内,准备围攻大都北京时,元蒙北方各军阀之间的混战还远没有停歇。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军所到之处,元军的抵抗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整建制的投降,成为当时元蒙政府军的主要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间接影响北方元军对明军作战不力的内在成因。那就是北方元军军人的民族基本构成和军官作战思想及思维方式的高度中原化。

  大元王朝进入末期以后,元军的主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气势如虹的蒙古轻骑兵部队,而是一支以汉兵汉将为主体的、带有严重雇佣军性质和汉军文化色彩的准军阀部队。

  甚至那些暂时还保留着一定蒙古军人比例的元军精锐主力,如王保保、察罕铁木尔和孛罗铁木尔所带领的蒙古王牌军,从军官到士兵,也都基本中原化了。他们吃汉人食物,穿汉军军服,改汉人姓氏(如王保保);一些高级军官甚至学汉人样,建奢华住宅,纳三妻四妾,追求奢靡的生活享受。

  这样的军队,当然已不可能再有元军初入中原时的那种股东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凡事首先考虑的不是政权的稳固和王朝的存续,而是自身的生存和军队的出路。

  当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军势不可挡地打过长江、进入中原、剑锋直至大都北京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尽量保存实力。因为有了实力,即使投降明军,手里也有了谈判的筹码。试问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军官意识,这样的战略思想,元朝的存续和发展还能有指望吗?

  所以,大元王朝的覆亡,表面看是天意,实际分析是人为。当然,如果抛开民族岐见,汉族政治家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在其三百年后的崇祯时代遭遇土崩瓦解,其政治演化轨迹与元蒙集团的失败节奏,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

参考资料:

【1】《元 史》宋  濂 著 商务印书馆1979

【2】《明 史》徐元文 著 商务印书馆1979

【3】《明史纪事本末》 谷应泰 著 中华书局  1977

【4】《吴晗论明史》吴晗 著 武汉出版社 2012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