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古代,那是一个封建集权男尊女卑的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让古代的女子没有一丝丝的地位,古代女子的一生就是悲惨的一生,从出生就注定了此生将毫无尊严而言。女子待嫁的时候,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只能被父母安排,若是下嫁了一位身体不太好的人,那她的一生就是悽惨了,婚后丈夫死去,自己连个依靠也没,更重要的是,古时候封建迷信思想深入人心,男子过早的死亡,那麽这一切都将归咎于女子,此时的女子被称为“克夫”的人。
在古代,女子是不能改嫁的,改嫁是要被人耻笑的,需要守寡一生。那麽在古代女子丧偶之后,生活过的怎麽样?身边没有人陪伴,又是如何度过孤寂的长夜呢?一位寡妇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在古代,女子的贞洁名声是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她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其他人所监督,言行举止都有很苛刻的要求。若是稍微有点不适当的行为,就会被千夫所指,被旁人说三道四的,若真的有不轨的事情发生,她们所接受的惩罚就极其残忍,如浸猪笼、沉海等。而对那些丧偶的寡妇来说,就更加的苛刻,自己的言行举止需要更加注意,最好便是闭门不出,一生都得活在贞节牌坊这座大山之下,不再与人来往,这就避免了寡妇门前是非多的说法。
在明朝时期,曾有一位女子,丧夫之后,为夫守寡30馀年,一天邻居家起火,火势太大根本无法救援,这场大火一直将左邻右舍全部吞噬,而这个女子为了守节,宁愿让自己葬身火海,也不愿离开家门。在家人前来营救她的时候,她直接将自己的子女赶了出去,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朝廷得知此事的时候,下令在其门口立了贞节牌坊,为其歌功颂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与生命相比,是不是有点渺小了呢?
在清朝的时候,也有一位寡妇,在夫君逝世之后,守寡50馀年,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大。当时的朝廷也给其立了贞节牌坊,相比较那位死在火海中的女子,她的情况要好一点。当时的邻居就问这位女子,生活这麽不容易,在这些年一个人是怎麽过来的。
刚好她的儿媳妇也在场,她慢悠悠地答到:“你们去看一下我的床下,就一切都明白了,床下有一串铜钱,我晚上就是用数钱的方法来消磨时间”。
果不其然,儿媳妇在她的床下发现了一串铜钱,然后铜钱上面的字已经快磨损没了。此时,众人才知道她是有多麽地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