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记载,在乾隆皇帝登基的第8年,也就是西元1743年,这年出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炎热的夏天,所有人就像在火炉中被烘烤一样,经常有人因为无法承受烈日的摧残,在路上走到一半就被热死。这场“热灾”共夺去超过20万条生命,甚至在短短半个月就造成1万多人死亡,究竟当年到底热到什麽程度?其实从乾隆下的圣旨就能知晓。
据悉,乾隆八年间,从京师到南方大片地区,都出现严重的“热灾”,阳光毒辣、暑气难消,造成河水池塘乾涸,农田庄稼死亡。人们因为没水可喝,加上古代没有空调存在,几乎找不到阴凉处可以消暑,最终导致大量百姓因中暑和脱水,昏倒在路上,只能在无助中死去。
与普通人相比,富贵人家的情况就好了不少,他们有可以避暑的冰窟,里面放置满满冬天就储存好的冰块,足够他们度过整个炎热夏天。此外还有冰凉西瓜和饮品,也能够帮助他们抵御酷暑,由内到外都觉得凉爽。
而乾隆皇帝虽然有冰凉可口的水果可以享用,受到“热灾”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他内心依旧感到不安,为此特别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热》,感慨自己在享受冰块消暑的同时,也心繫百姓。同时,他还下达了诏书,请求神明,“有什麽怒气和不满就冲著他发,如果有不对之处,他也会马上改正,希望不要将怒火发泄在百姓身上。”这一篇诏书虽然未能改变盛夏炎热的情况,但却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不少百姓知道乾隆相当担心他们的情况,内心因此平静不少。
▲ 阳光毒辣,造成河水池塘乾涸,人们因没水可喝,找不到地方避暑,活活热死在路上。(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热灾实在太过严重,乾隆甚至特别下达了诏书,请求神明不要再降灾给百姓。(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事实上,这场热灾也确实和乾隆有所关连,之所以会爆发,正是因为乾隆当年大量地砍伐树林,将树木用以修造宫殿,导致中国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夏季平均气温也直线上升。中国气候专家张德二在研究中就分析,乾隆八年7月份的平均气温在40℃以上,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4℃,这样的温度早已达到了赤道附近的夏季气温,这也难怪在没有降温设备的古代,会有这麽多人被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