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战忽局"的一场大戏

www.creaders.net | 2022-02-01 13:32:34  审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

1981年9月4日,苏联10个以上集团军、超过1万个装甲单位以及四大舰队主力齐聚波罗的海三国,以推平整个西欧大陆为目标,上演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军事演习。虽然苏联官方公布此次演习只投入了大约20万官兵,但据西方国家估计,参演人员的真实数量应当不低于50万。

有趣的是,在冷战的背景下,苏联一反过去“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给北约各国都发了邀请函。演习一结束,一股绝望的悲观情绪便在西方阵营中弥漫开来,北约专家认为,以眼下苏军的实力,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他们怕是连一个星期都撑不住。慌了神的英法等国立马找“老大哥”美国讨安慰,不料后者的态度也很干脆:打不过。

这场演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方-81”军演,这就是鼎盛时期苏联极致暴力美学的真实写照。对于这场演习,史家褒贬不一,主流观点认为,如此豪掷重金地争面子出风头,无疑加速了苏联的衰落;反对者则认为,苏军用这场表演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十分有效的战略震慑,其战略价值是无价的。话说回来,苏联军事实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西方-81”军演能够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这还得多亏了一个人,他便是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

可以说,整个苏联历史上,无论是苏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还是斯大林、朱可夫等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没有一个人对苏联武装力量的掌控能达到奥加尔科夫的高度。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奥加尔科夫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央,尤其是在1968年被任命为苏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之后,他实际上已经成了军队的实际掌管人。虽然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也不是吃素的,但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人对苏军的影响力能盖过奥加尔科夫,别说常规军队了,连克格勃部队能否外出执行任务,都要经过奥加尔科夫点头。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

不过,出身于工程兵的奥加尔科夫军旅生涯的起点并不高,甚至参加了诸多二战重要战役的他都没能在战场上留下什么代表作。好在金子总会发光,低调朴素的作风并没有影响奥加尔科夫的升迁,他扎实的军事理论水平、精湛的军事工程知识和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还是得到了苏军高层的赏识。二战结束后,他以差不多4年一升的速度稳步晋级,在1961年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参谋长后,奥加尔科夫用知识指导官兵训练,大力提倡以先进装备武装军队。1965年被任命为伏尔加河军区司令后,他更是将自己一套极具特色的军队建设方案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为他在苏军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1968年4月,奥加尔科夫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此时的他早已不再是一位单纯的军事统帅,而是渐渐转型成了苏军“大脑”一般的存在。在不断加深自己对部队影响的同时,奥加尔科夫也渐渐开始插手苏联军事思想领域。根据资料,截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奥加尔科夫已经掌控了包括《红星报》在内的上百家苏联军事期刊,所有的内容是否应当被刊登,都必须由他决定。

正是在这一阶段,奥加尔科夫建立了“苏联战略欺骗总局”,该部门下辖1个中央指挥所和7个处,负责保卫国家军事机密,制造并向外国散播虚假消息,力图造成对方误判,从而影响其战略部署。这样听起来,苏联战略期骗局更像是一个情报机关,它却在冷战中发挥了远超普通情报机关的价值。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

在苏联版“战略忽悠局”的干扰下,军队的短板被疯狂鼓吹成“王牌”,而苏军真正的强势之处却被巧妙地掩藏了起来。每当美国高级领导访问苏联时,战略期骗局会专门安排一些新式武器装备,佯装恰好从旁边经过,“不小心”被美国领导人窥到。被蒙在鼓里的美国人大吃一惊:原来俄国人都有这么先进的玩意儿了?回去后立马调整战略方向。殊不知,他们正好中了苏联战略期骗局的圈套,后者也如愿在相关领域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其实,西方国家也并非不知道其中有些是苏联人的计谋,但无奈在奥加尔科夫的掌控下,苏军变得实在是太强大了,即便明知其中有诈,美国人也断然不敢放任他们与对方拉开差距,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

总而言之,奥加尔科夫对苏联军队的掌控是空前的,甚至连斯大林、赫鲁晓夫都没能做到。然而,正应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当一个人太过优秀时,他难免会遭致同僚的算计。

一山不容二虎,事实上,奥加尔科夫与上司乌斯季诺夫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两人对待苏联军队建设的态度有所分歧,在军事战略上认识的差距尤其之大。1979年,在苏军高层决定出兵阿富汗前夕,奥加尔科夫再三尽力阻挠。在他看来,有限的战争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把局势拖向更糟糕的方向。显然,历史证明了他的预判是正确的,虽然苏军在阿富汗的行动非常漂亮,却没能达成高层的战略企图,从而陷入了战争泥潭。不过,乌斯季诺夫却执意要出兵,甚至不惜当场怒怼道:“还轮不到您来教训我,您只不过是个执行命令的!”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

除此之外,奥加尔科夫被时代局限的超前的军事眼光,很大程度上也让他成为了同僚中的“异类”。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苏军日益僵化的体制,他提出了进行军队数字信息化改革的建议。事实上,站在如今的视角来看,倘若他的建议得以实现,那么苏军部队的单位战斗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苏联高层便可以大幅缩减军队规模、削减军费开支,无疑会为国家减小相当一部分经济压力,甚至可以改写历史。然而,如此一来,苏军高层一部分人的利益无疑会受到影响,正如奥加尔科夫副手马赫穆特·阿赫马托维奇·加列耶夫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考虑个人利益,大家会举双手赞成改革。但考虑到个人利益,大家就一致反对。”

内耗直接造成了奥加尔科夫军事改革尝试的流产,他于1984年离开了总参谋部,转而担任华约武装力量总指挥,苏军也失去了成为数字化“先行者”的机会。

震惊美欧的西方-81军演 苏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奥加尔科夫最得势的那几年,当他竭尽全力想要推行军队改革时,同僚们却醉心于豪掷重金打造性能强悍的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不能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显然,如今的俄罗斯仍在吃当年的红利,然而遗憾的是,奥加尔科夫所提倡的那套理论没被自己人重视,反而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捡了个便宜。美国军方不但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进行深层次研究,还积极地进行实践,直至1981年提出“空地一体战”的概念。

次年,奥加尔科夫为苏联军队敲响了警钟,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继核时代军事革命之后将发生一次新的军事革命,这次革命以探测设备和计算机系统领域的技术成就为基础,可使常规武器与核武器相提并论。只是,虽然他建立的数字化师取得了巨大成功,却依旧没能改变保守派的执拗。后来,美军沿着这个方向进行建设并取得了辉煌胜利,他们将其称为“奥加尔科夫革命”。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国经济困境根源何在?
2 一张40多年前的超市照片火了!
3 信号来了,房子应该没机会了
4 这是中国的最好武器?网友:这是自杀
5 愚昧、低能、自大...著名学者描述习近平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习的贺信曝光 他断然拒绝了北京
2 中国赶超美国恐已遥不可及
3 突发快讯:直接命中!美军基地遭精准袭击
4 社死!她在海滩自慰被捕,视频公布网友怒怼
5 中南海惊现大凶之兆?
6 美国1所中学全天禁用手机,1年后结果令人震
7 “出生在美国就像中彩票!”巴菲特公开遗嘱
8 终于:以哈战争,将彻底改变西方对穆斯林态
9 中国经济困境根源何在?
10 一张40多年前的超市照片火了!
热门专题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中共深陷经济危机,将重操计划 秀峰真人曾
2 《足迹…》第七章奔向自由(198 晚成
3 老谢 南来客
4 老钱:美国乱象之根源 老钱
5 再指点一下习老大,立刻回归胡 renweida
6 毛四代、蒋四代、金四代比较 赵大夫话室
7 新冠病毒中的跨物种、跨生物界 苦难与荣耀
8 吕洪来谈科学养生之十:科学养 老陆
9 哈马斯+巴勒斯坦组织=哈巴狗犬 hechun
10 基辛格:愚蠢的农夫和可耻的政 karkar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老钱:美国乱象之根源 老钱
2 美国的格局:该不该有挺川建制 不合群
3 为何中共的病毒总是爆发在台湾 山蛟龙
4 基辛格的“功过” 远方的孤独
5 为基辛格驾鹤西去烧张冥币 阿妞不牛
6 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哼着《 体育老师
7 老妖终于死了 山蛟龙
8 缅怀胡耀邦 墨明
9 陈寅恪: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 弓长贝占郎
10 2001年张学良病逝美国捐哥伦比 体育老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3.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