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纪德,是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左翼作家之一,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安德烈·纪德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新教徒家庭,是在新教伦理的禁锢中成长起来的,这大概也为纪德后来的“反叛”埋下了伏笔。
1925年,纪德同友人动身去刚果和乍得旅行。回国后,纪德就猛烈抨击法国的殖民制度和大公司对土著民族的残酷剥削,发表了《刚果之行》和《乍得归来》。
这让纪德一下子就成为法国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作家。
进入1930年代,纪德越来越关注苏联在政治上和社会方面所做的努力,在政治倾向上也越来越倾向共产主义。
1934年1月,纪德曾去柏林拜访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戈培尔,希望戈培尔能释放季米特洛夫和被关押的共产党人。
同年,纪德进入反法西斯作家同盟警惕委员会。1935年6月,纪德主持召开了世界保卫文化作家代表大会。
就这样,从没有去过苏联的纪德,成为苏联的“伟大朋友”。
1936年,纪德受邀访问苏联;纪德对邀请感到十分的开心,他在临行前表示 “苏联对我们曾经意味什么?不止是一个遴选的祖国,还是一个榜样、一个向导。我们梦想的,几乎不敢期望的,但总心向往之,致力追求的,却在那里发生了。由此可见,在一片土地上,乌托邦正在变成现实。”
正因为纪德一贯的强烈的亲苏倾向,使得苏联方面对纪德大开绿灯,纪德可以在苏联外事人员陪同下参观任何他想参观的地方,与任何他想交谈的人交谈。
正因为这种“自由”,让纪德访问苏联没多久就陷入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之中;极简单的一件事也弄得十分复杂,让人理不出头绪。
这里仅仅举一件小事加以说明:纪德访问苏联时发现,苏联大学生普遍无知,但又普遍盲目自大。
纪德在与苏联青年大学生谈话时,问苏联大学生们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英文或者德语时,有一个大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意指苏联在科技上已经超过德国与美国),那么学习外国话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里我稍微给大家考证一下,苏联大学生口中“现在(1936年)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完全是盲目自大的发言。
以汽车工业为例好了。
陈祖涛,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以及创始人之一,他是“一汽”第一名员工,同时也是“二汽”总工程师,他的父亲是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将军
他是在苏联读的高中与大学,大学考入的是苏联最好的理工学院,有“苏联清华”美誉的鲍曼工学院,学习的就是汽车制造。
他大学实习时在苏联所有大型汽车厂实习过,可以说他绝对是新中国对苏联汽车工业最了解的人,没有之一。
那么,他怎么评价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斯大林汽车厂的呢?
2004年,陈祖涛先生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专门谈到了斯大林汽车厂。
他表示斯大林汽车厂的生产线完全是引进美国1930年福特公司汽车生产线,引进之后苏联从没有做过任何技术升级,1950年,苏联把斯大林汽车厂生产线“国产化”后援助给了新中国,这也就是“一汽”的由来。
陈祖涛先生在感谢苏联无私援助的同时也不无遗憾的表示,斯大林汽车厂的技术还是1930年福特公司的技术,20年时间没有任何改变,苏联又把这套技术给了中国,使得中国汽车工业一开始就落后世界20年。
从陈祖涛先生的评价来看,可以说苏联在许多方面确实落后于美国,因此,1936年苏联大学生口中“现在(1936年)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显然是绝对错误的。
因此,纪德所观察到的苏联大学生“盲目自大”的情况是真实的。
纪德在苏联看到的不是无产阶级掌权,而是斯大林一个人专政;不是生机勃勃,而是死气沉沉、闭关锁国。
他在苏联看到了他最痛恨的东西,“一切降低人的价值的东西,一切减退人的智慧、信念和锐气的东西”。
因此,纪德访苏归国后,把他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访苏联归来》
由于该书揭露了苏联政治和社会的许多负面现象,引起苏联官方猛烈抨击。1936年12月3日的苏联《真理报》社论,它指名道姓地批判纪德,说纪德在书中“微笑和眼泪混合着对苏联及其民众龌龊的中伤”, 文中还责骂纪德是一个“自负心极强的个人主义者”。称其有一副“爱好口角的气量狭窄的法国食利者面孔”。
从此,纪德从“苏联一个伟大的朋友”,变成了“最恶毒的中伤者”,但是若干年后,谁又能说纪德的观察是错的呢?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所有晶圆被“销毁” 华为落得一场空 |
2 | 习权力风向标又出现异常 |
3 | 蓬佩奥出局 更多内幕曝光 竟与乌克兰有关 |
4 | 向川普发出警告 北京打响第一枪 |
5 | 宣布封校!规模远胜白纸运动 多地大学生串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