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了个周末,和闺蜜一起去看了顾铮老师策展的丁悚文献展。
展览的信息量很大,我们走马观花也看了一个小时,看完最大的两个感想——
1、丁老真不愧是民国干爹大王,认了这么多干女儿!!!
2、老丁和他的朋友们,真不愧我上海滩时髦男儿。
1920年代,我们艳秋拍照的时候就那么有眼力劲儿,知道自己个子高,懂事的孩子谁不爱
吸引我决定写点东西的是这张图片——
说起天马会,不由得让人想起一段往事。刘海粟当时在《艺术周刊》上发表《天马考》《天马是什么》,述说“天马会”的宗旨,徐悲鸿、邵洵美等十分看不惯刘海粟,在法国组织了一个戏谑版的“天狗会”(蒋碧薇还是压寨夫人)。但实际上,最初的“天马会”和刘海粟没有半毛钱关系,画家刘雅农于1980年写的《上海美专忆旧》中,详细记述了天马会的原始创始人,分别是:丁悚、江小鹣、汪亚尘、陈晓江、杨清磐、张辰伯和刘雅农。
这张照片也证实了天马会的初创成员中并没有刘海粟。我们来一一介绍照片中的男子。从左边开始,第一位是张辰伯是无锡人,雕塑家、画家。
第二位杨清磬,是当时有名的帅哥,
丁悚在《四十年艺坛回忆录》中,说他是“女性美的文艺人”,自己的长女丁一英从小把杨清磬叫做“杨家阿姊”。书中有一个《五马奔苏》的趣事,天马会中坚丁悚、江小鹣、汪亚尘、杨清磬、王济远,五人意气相投,是铁哥们。一个春日,他们到苏州旅行写生,推举杨清磬掌会计,保管支度。但是这位杨会计“素来落拓,所服洋装,乃天知道的货色,口袋七穿八洞,并不加以补缀,偶然疏忽,竟把我们五人所有的资产,从他的破洋服口袋里溜滑得无影无踪,不幸我们各人身边又都不留一文”,最后回沪的车资居然还是找了在苏州的上海美专学生借贷的。
这张照片可以让大家更好感受一下杨清磬的美貌。
第三位就是丁悚,他旁边的唐吉生即唐熊,画家。
有点秃顶的事王济远,江苏武进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教务长,画家。他在1941年就前往美国,1975年1月病逝于纽约。
长腿大哥汪亚尘是杭州人,他的金鱼画得好,有段时间报纸上讲,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汪亚尘的金鱼,并称三绝。
写上面几位的时候明显心不在焉,为啥呢,因为心里有江小鹣——终于公开,在我心里的民国美男子图鉴,江小鹣的排名相当靠前,我总结了一下,这大概是因为我就是很喜欢这一类长相,比如邵洵美。这一类长相,就是明知自己很帅但一定要留点胡子什么的走颓废风,怪不得我喜欢小田切让。
江小鹣的爸爸叫江标,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军机章京,但还没等去北京,变法失败,江爸爸被革职,永不叙用,第二年就在家中去世了。江小鹣出生于1894年,18岁就去东京留学画油画,他是天马会的最初成员,但1921年留学法国之后,又和邵洵美等人成了好友。江小鹣早年毕业于苏州草桥中学,这所学校出了很多名人,
比如吴湖帆、顾颉刚、叶圣陶、范烟桥、郑逸梅等等。
1926年,江小鹣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著名的云裳服装公司,江小鹣是股东兼服装设计师,但他对于服装设计显然并不那么在行,当时小报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孕妇找江小鹣做衣服,说希望设计一套裙子,穿出来不显肚子。江就问,你这个肚子多大月份了?孕妇说八个月。江说可以有,不过我设计的裙子需要时间,最少也要两个月。孕妇说,两个月之后,我已经生产了呀。江说,正好,那时候穿我设计的裙子,保证不显肚子。
江小鹣的专业是雕塑,现位于武汉的孙中山像和黄兴像是江小鹣的代表作之一,实际上,他曾经为当时很多人物铸造铜像,时人誉为“中国自造铜像第一成功者”。
抗战爆发后,他应龙云的邀请前往昆明,1939年11月7日因病在昆明去世,终年不过45岁。他的墓就在聂耳墓旁边,我还去参拜过。
江小鹣结过两次婚,第一次结婚是1926年左右,太太叫朱素达,结婚设在一品香,结婚当天,他的朋友在婚礼上讲了个黄段子,说看了报纸,今天天气不好,招商局的轮船都停航,唯有“江新轮加足速率全速启航”。
这段婚姻维持了没有几年,1933年,两人离婚,离婚次日,江小鹣就和徐之音订婚。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徐之音从前是陈晓江的太太,陈因病早逝,据说托付江照顾太太。两人因此暗生情愫,徐之音还和郁达夫传过绯闻,这是在郁达夫遇到王映霞之前,郁达夫日记里曾经留下了徐的踪迹:
朱素达在得知徐之音的存在之后,率先提出了离婚,要求赡养费两千五百块,分四期付完。她在决定离婚之后,就把这个消息遍告亲友,说自己要谋求职业,最终在一女校任职。
我还蛮欣赏朱女士的光风霁月。
额外讲一句,徐之音有个堂妹叫徐亦定,是王映霞的同班同学,徐亦定曾和郭沫若谈过恋爱,后来嫁给了成仿吾的侄子成绍宗。
介绍完照片中的这几位,我想通过这张照片,说说民国男人的摩登西服。
几十年来,我们常常恨着自己没有合意的衣服穿。——鲁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装并不是男子们正式场合的首要装束。
民国成立当天,内务部宣布:“国民服制,除满清官服应行禁止穿戴外,一切便服悉暂照旧,以节经费而便商民。”1912年5月,刚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的袁世凯便命令法制局,“博考中外服制,审择本国材料,参酌人民习惯以及社会情形,从速拟订民国公服便服制度……议定分中西两式。西式礼服以呢羽等材料为之,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中式礼服以丝缎等材料为之,蓝色对襟褂,于彼于此听人自择”。
五个月之后,北洋政府正式颁布民国新服制,这算是近代中国的第一套服装规范。
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大礼服身着燕尾服,头戴圆筒礼帽,搭配活动折角衣领和黑色西裤。常礼服则可以采用长袍马褂,搭配西式圆顶礼帽和西式礼靴。
说实话,不要说1912年的中国男子,就是2023年的国人,估计也不知道究竟要怎么搭配。所以,
当时一下子出现了许多笑话,
“有人穿着西式晨礼服,却戴着便帽;有人穿晚礼服,却配上了直条纹的呢裤”。
当然,这样的问题是不会出现在丁悚和他的朋友圈里,毕竟照片中的诸位,不是留日,就是留法,摩登男儿。
张辰伯搭配西服的衬衫领子是圆润的clubcollar(俱乐部领),这种领型据说是从伊顿公学流传开来,一度风靡。
王济远的衬衫领子有点像Standing Collar(立领),梁启超也穿过。
他没有选普通领带,而是法式领结(french steinkirk),倒是和大脸相得益彰。为了让大家更好认知领带的发源,我找了一张图,比较直观。
杨清磬选这样的西装,胆子很大了。
穿不好就是个白相人。所以他配了领结,是个很聪明的做法。
江小鹣的衬衫领子看上去像Wing Collar(翼领),假装颓废的风流名士,就是他了。留个小小作业,
七人中,有几人穿了平驳领,有几人穿了戗驳领?你们都看出来了吗?
相信刚刚经历过《狂飙》洗礼的人,都学过大嫂的“戗驳领理论”吧,有了大嫂,强哥才学会了穿西装。
丁悚在照片上虽然穿着长袍马褂,但人家穿西装也是非常好看的。他选用的是最经典的搭配方式:
西装、马甲与白衬衫。
口袋巾应该成为每个西装男儿日常必备的配饰,在和程艳秋合影的那张照片里,老丁展示了口袋巾对于西装配套的重要性,一点缀,一下子恰到好处。
我还注意到了老丁西装裤脚的挽边。记得赵珩先生曾经在他的《故人故事》里讲过,早先的西装裤脚没有不挽边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才做出明令,节约一寸料子,支援二战。西装裤子就开始流行不挽边的样式。
这样的细节,我们这些后辈,现在知道的都太少太少了。
一张照片,七个男人,可以写七个故事,化作无数传奇,而现在,当我伫立在照片之前,面对百年前的这七张面孔,心里生起的仍旧是对那个时代的向往。一如赵珩先生说的那样,那个年代,“中国人穿西装的水平绝对不落后于欧美,无论是流行的速度,穿着的得体,领带或领结的打法,完全没有东施效颦的感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所有晶圆被“销毁” 华为落得一场空 |
2 | 习权力风向标又出现异常 |
3 | 蓬佩奥出局 更多内幕曝光 竟与乌克兰有关 |
4 | 向川普发出警告 北京打响第一枪 |
5 | 宣布封校!规模远胜白纸运动 多地大学生串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