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电影《梄山节孝》中,讲述了在日本楢山这个地方有一个生存规则,那就是老人到了70岁,就得被送上山等待死亡。但原来在古代中国,也曾有过类似的弃老陋习,被称为“瓦罐坟”。老人到了花甲之年,就会被子女送进墓穴。
但老人进去时,墓穴是没有封闭的,而是子女每给父母送一顿饭,就得往墓穴口添上一块砖,直到墓穴完全封闭。老人此时还没死亡,可他们面临的是在墓穴里冻死或者饿死的结局。这么残忍的瓦罐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古代贫富差距极大,对于穷人来说,赡养老人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古代讲究百行以孝为先,但如果自身都顾不上,人们只能抛弃孝义,这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本性所为。当然,不排除有的子女天生自私,所以做出抛弃父母的事。这些情况都是出现“瓦罐坟”的原因。
可是这个说法被历史所否定,因为史书上记载刘邦登基时,他的父亲早已过了花甲之年。如果秦始皇确实下过活埋60岁以上老人的命令,刘邦的父亲应该早不在人世。由此可以知道,秦始皇下令活埋老人的事纯属虚构。
另外还有一个和包拯有关的传言,称宋朝皇帝为了节约物资,所以下令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而包拯不忍心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所以将父亲藏了起来。不过包拯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一次解决鼠患后,将功劳推给自己的父亲,以向皇帝求情,放过对社会还有用处的老人。
到了元朝,弃老的传说就成了元人为了防止汉人反抗和羞辱汉人,于是统治者下令将60岁以上的汉族老人送到野外的墓穴之中。墓穴的穴口并不密封,子女可以给父母送饭,没送一顿就给穴口砌上一块砖。直到穴口被砖封死,子女可以不再送饭,让老人在墓穴中静待死亡。
不过,很多学者专家都认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瓦罐坟,因为汉人自古尊儒,而在儒家学说里,“孝”是非常重要的伦理道德,人们轻易不会违背。即便如此,后来还是有人找到了瓦罐坟的蛛丝马迹。
例如唐朝的《遵义府志》中提到,“郡俗至尤尚石椁,古风世传,不能以通礼禁之也……”就是说在遵义一带,老人到了60岁就会被送到家人早就准备好的墓穴里。并且在川陕鄂渝交界处,发现了很多瓦罐状的墓穴,墓穴主人全部是60岁以上老人。可见,瓦罐坟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这样的殉葬风俗,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陋俗,简直可以称得上泯灭人性。孝顺老人和赡养父母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3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