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胡耀邦逝世三十四周年
很多朋友,经常向我了解胡耀邦的事迹和思想,这是很让人欣慰的事情,说明耀邦虽然已离世多年,依然没有被人们忘记。尤其是每当改革发展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自觉地回顾他的思想遗产,希望有所启迪。为了让大家对这个改革家有所了解,我总结了以下数字,来概况耀邦同志的经历和贡献。这也不仅是对他个人的纪念,同时还是改革史的一个些关键细节的呈现,让我们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一、60年革命生涯,九死一生
胡耀邦于1929年参加革命,当时他才14岁,是个地地道道的红小鬼,到1989年去世,他为国家的独立富强,为了人民的福祉奋斗了整整一个甲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胡耀邦的一生,恰逢中国近代以来最跌宕起伏的时期,屡次遭遇死亡危险:
第一次是1933年差点因肃反“AB团”而死,
第二次是长征途中被飞机炸伤差点死去,
第三次是过草地时差地饿死,
第四次是1936年红军东征差点病死,
第五次是1946年张家口几乎因肝病而死,
第六次是1948年底太原解放战役差点误入阎军虎口而死,
第七次是文革中几乎被造反派打死,
第八次是1972年河南潢川劳改中几乎病死,
第九次是唐山大地震当夜乘火车路过震中,差点震死。
抗战初胡耀邦与罗瑞卿、滕代远等在延安,他看起来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像胡耀邦的这样的红小鬼,95%以上在革命战争中都牺牲掉了,剩下的在经历种种政治磨难后,也变得消沉或明哲保身。然而,胡耀邦大难不死,并且保持理想初心,终在历史转折时期成为扭转乾坤的人物。
二、25岁、34岁、41岁
胡耀邦从年幼就出类拔萃,深受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革命领袖的偏爱,他25岁时出任中央军委总政部组织部长,成为当时党内最年轻的高级干部之一;34岁担任川北行署书记和主任(当时四川被分为四个省级单位),是新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之一;1956年,41岁的胡耀邦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中央委员会中第二年轻者,仅次于陈丕显。
胡耀邦也是党内履历最完善的领导人之一,在担任总书记之前,先后做过团中央第一书记、省委第一书记、中科院负责人、中央党校负责人、中组部长、中宣部长和中央秘书长,这些都是党和国家机构中的核心部门,并且都留下独特的精神遗产。
三、消灭1亿青年文盲,建成1亿亩青年林
胡耀邦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期间大力推动团组织进行青年扫盲工作,从1952年至1966年,通过夜校、冬学、识字班等形式,累计扫除青年文盲约1亿人,青年识字率提高到68%。此外,还为农业战线上培养出200万会计、300万农具手、150万技术员、150万养殖员;在工业战线上,则培养了400多万名青年生产积极分子,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张百发、郝建秀、吴运铎、倪志富等劳动模范。
胡耀邦还积极号召青年人技术造林、绿化河山,仅仅1956年全国共青团员就植树22亿棵,折合560多万亩。从1956年至1966年,团中央累计组织青年造林达1亿亩以上,其中四川2200多万亩,陕西800多万亩,北京80多万亩。北京当今最大的城市绿地——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就是50年代胡耀邦亲自带领共青团义务植树建立起来的。
四、两次“百日维新”
尽管1957年后,中国的政治越来越向“左“”转,但是胡耀邦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保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总在力所能及地做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愿望期待的事情。1964年他担任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后,果断中止“四清”、“社教”中迫害干部的种种做法,提出发展生产是第一要务,允许农民恢复集市贸易、允许进行多种经营;1975年他担任中科院实际负责人后,解放被迫害的科学家,恢复各个研究所,并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他的做法都为当时政策所不许,每次“新政”都仅维持了一百天左右,继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批判清算。
五、55万右派获得平反
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部长后,立即着手给右派摘帽,不过他的做法遭到高层相当多的人的反对,他们坚持反右是有必要的,只平反甄别一半左右就可以了。对于胡耀邦提出的全部平反的主张,某部副部长问:“这是不是太多了”,胡耀邦当即反问:“当年狠抓右派的时候,怎么不嫌多”?最终,全国所有右派都被摘帽(共552973人),除96人因客观原因不予改正外,其余在世的全部安排工作、恢复名誉、补发工资。随后32万名“中右分子”、12.5万“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也得到纠正。这些右派绝大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党内有良知干部,他们的被解放,为改革开放输出了大量中坚人才。
胡耀邦尊重知识分子,主动邀请科学家走进中南海,开创中央领导人集体学习制度
六、290万干部被解放
胡耀邦当中组部部长之前,受迫害的干部鸣冤无门,到中组部反映情况吃足闭门羹。胡耀邦到中组部第一天,就有人在中组部放鞭炮以示庆祝,认为终于“青天”降临了。他就任后,立即叮嘱部里人员,不仅要和颜悦色听取申诉,还专门安排接待室,给这些在十年浩劫中吃尽苦头的申诉人员端茶倒水,体现同志般的关怀。对于中央专案组对平反冤假错案的百般阻挠,胡耀邦采取“两个不管”的态度。在胡耀邦的努力争取下,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处分、迫害的党内290万干部得到平反(具体说复查63万干部处分案件,平反2万个各种反党集团冤案,恢复47万党籍,撤销对12万名干部的处分),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化。当然,平反冤假错案是全党正义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功劳不能都算在胡耀邦一人头上,不过胡耀邦勇敢率先解开盖子,坚持不管谁定的案子都要平反的原则,凭着一条就居功至伟,否则平反冤假错案可能会做成一个夹生饭。
七、1亿四类分子及其子女被摘帽
“地富反坏”四类分子是建国后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另一个群体,全国四类分子估计有2000万人,他们子女家属共约1亿人。这些人实质是一种“政治贱民”,本人及其子女被剥夺了宪法赋予的公民权,还在升学、就业、参军、婚姻等领域处处受限。胡耀邦早在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就不同意以政治出身为借口,剥夺青年人入团权利,曾经特意开过一些口子。1978年7月他在与华单独会谈时,再次建言为四类分子摘帽,他的主张得到华邓叶等领导的认可。为了让这些人早日获得“解放”,胡耀邦特命起草组人员快马加鞭,在1979年1月11号正式完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起草,并且在1月28日,也就是春节这天,通过新华社像全国公布这个好消息,让这些地富反坏右分子及其家人过上一个好年,这个举措充满了人情味!
八、8亿农民获得土地,五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
改革伊始,对于万里等人在一些贫困省份开始分田单干探索,当时中央领导人多数是持观望态度,顶多是默许,在决策层只有胡耀邦最态度明确地予以支持。1980年万里进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后,胡耀邦一直是他最坚定的伙伴。在胡万不懈努力下,1981年底中央终于承认可以全面包产到户,这意味着当时的8亿农民获得了基本生产资料,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到1984年,全国农民口粮(上缴国家后剩余部分),从不足300斤跃升到600余斤,中国人民在历史山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由”,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63元增加到355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胡耀邦在甘肃农村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
胡耀邦对农民和农民格外关心,从1982年后,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都落在三农问题上,这些中央文件不仅推动了包产到户,还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系统的指导思想。比如,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建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供销社民享民有等,这些思想与日韩等东亚小农经济国家农村现代化思想不谋而合,对当今仍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九、1000万个体工商户
胡耀邦也是中央领导层最早旗帜鲜明支持发展私营经济的人之一,他在1983年8月31日发表的《什么叫光彩,什么叫不光彩》,是中央第一次明确表态支持个体户,肯定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此后在经济领域严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胡耀邦多次顶着压力,为私营经济正名、壮气。到1986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突破1000万户,从业人员突破2000万,民营经济逐渐从涓涓细流,成长壮大起来,不仅繁荣了经济,还极大丰富了人民生活,解决了就业问题。放大言之,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之一。
十、三个逆转
胡耀邦始终认为国家经济发展,要以富民为本,而不能只限于“富国强兵”。他在1979年主持中央工作之初,即发起“生产目的大讨论”,提出我们要弄清楚到底为谁而生产的问题,主张一定要落脚在满足人民的需求上。胡耀邦担任总书记期间,积极推动国家财富向老百姓倾斜,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三个逆转”: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发展速度,1978年至198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34倍,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5倍,居民工资占GPD比重从10%左右上升到近20%;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同期农民收入增加2.6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1.8倍,城乡差距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消费增长速度快于生产积累增长速度,同期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总而言之,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社会财富差距缩小的时期之一。
十一、四个总体改革纲要
胡耀邦坚持全面改革思想,认为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要齐头并进,方能保障经济改革的成果。他任内主持制订了三项总体改革方案,分别是198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1985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虽然1987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不是他直接领导下完成的,但是主要改革思想也源于他的规划设计。全面改革的推行,让社会各领域都迸发出活力,教育领域涌现了刘道玉、丁石孙、朱九思、章开沅、江平等改革家,科技领域催生了方正、联想、四通、先科等第一代民营科技企业,各地的基层民主治理探索更是层出不穷。80年代虽然贫乏,但又是一个生机勃勃、宽松包容的时代,因此深得人们怀念。
十二、600余种思想文化类书籍
胡耀邦积极鼓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1979年,在他的支持下,三联书店创办了《读书》杂志,发刊词即提出“读书无禁区”,胡耀邦后来又为光明日报社创办的《博览群书》题写刊名。在胡耀邦的推动下(很多名著出版是他亲自批准的),80年代思想理论出版异常繁荣,最著名的是“走向未来丛书”(74种)、“中国与世界的丛书”,“二十世纪文库”(96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80年代约260种)、“走向世界丛书”(35种)、“外国政治学术著作选译丛书”(64种)等高质量思想学术丛书,这些丛书共计约600种,累计发型数亿册,堪称新时代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源泉,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或译作基本都是这个时期出版的。出版的繁荣,又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繁荣,李泽厚、金观涛、邓正来、邓英淘、杨小凯、周其仁、甘阳、李银河、钱乘旦、王逸舟等各领域最优秀思想家,也都是通过这些丛书阵地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的。
胡耀邦支出创办的《读书》、《博览群书》杂志至今仍是知识界非常受宠的刊物
十三、第一个穿西装的领导人
穿什么服装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反映了怎样看待外部文明。凡是拥抱主流文明的国家,精英人物基本都是穿西装;凡是抗拒主流文明的国家,一般都是喜欢穿民族或宗教服饰。1983年胡耀邦首次在外事活动中穿上西装,这是新中国成立来的一次“服装革命”,这个举措大大拉近了中国与外界的距离感,外电给予高度评价,1984年后,他在国内正式场合也开始穿西装。自从胡耀邦之后,领导人穿西装逐渐成为定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领导层越来越自信,逐渐与世界拥抱的心态。
1983年胡耀邦访日,并检阅仪仗队
十四、处理两千多封群众来信
胡耀邦担任中央主要领导人后,仍然坚持每天至少阅读处理一到两封群众来信,他仅在1979年至1984年之间,批阅的人民来信就有两千多件。当时老百姓只要在寄信时写明“中南海胡耀邦收”,他就能收到,很多重要底层冤案或干部违法乱纪行为,都是通过这种群众来信形式反映到中央的,比如1982年湖北麻城县私设公堂残害妇女案,1984年陕西商洛计生干部强迫人流案。胡耀邦曾这样说:“每个领导干部平均每天要看一两封有典型意义的群众来信,首长秘书不能借口爱护首长而任意扣压。”
十五、足迹到达全国1703个县
胡耀邦心系基层百姓,他在任的8年中,足迹踏及全国1703个县。他关注基层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他是建国后第一个到达西藏、青海、新疆、贵州、滇西、南疆、川西等边远地带的中央领导人,我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只有两个没有到过。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很不便利,胡耀邦的基层考察用风餐露宿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他特别注意在视察中不扰民,不给地方增加接待负担,拒绝警车开道,严禁特殊招待,到很多地方都是在县政府随便睡地铺,与基层干部一起吃个大锅饭,马上一起讨论工作。
胡耀邦在贵州,与当地群众干部一起吃大锅饭
胡耀邦在总书记任期上,有四个春节是与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一起度过的。1983年春节来到海南,与黎族、汉族群众一起过春节(当时的海南与现在不同,还是属于广东的一个贫困地级行署);1984年春节,胡耀邦来到广西凭祥、邕宁等地,看望壮族农民,并慰问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官兵;1985年春节,胡耀邦则是来到崇山峻岭间的滇西禄丰县,在一个偏僻的彝族村寨,与大家一起吃年夜饭;1986年春节,胡耀邦是在贵州省兴义布依族村寨度过的,《再回兴义忆耀邦》对当时场景,有详细记叙。自胡耀邦开始,领导人春节期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与民同乐,逐渐成为“定例”。
胡耀邦的一生是精彩的,他的思想是具有时代穿透力的。可以毫无夸张、修饰地讲:胡耀邦为中国人民享有更多的富足、自由、权利,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终生,他是共产党的良心,他是为政者的楷模,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在他逝世34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志之。
4月14日
于江西共青城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习近平终于明白了,当下最要命的是这事 |
2 | 宣布完全退出中国市场!美国这行业加速撤离 |
3 | 网友总结出国十年以上的人的特点 网呼:太 |
4 | 出国游20多人离奇消失,只剩领队在风中凌乱 |
5 | 刺杀川普20岁枪手竟是共和党选民,父亲受采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
热门专题 |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死于“三个自信”的齐奥赛斯库 | 阿妞不牛 |
2 | 先声夺人、千里摄敌、不战而胜 | 万维网友来 |
3 | 怕 | 呼延狄 |
4 | 撕下中共执政的最后一块合法性 | 思芦 |
5 | 回复 阿妞不牛:后中共时代的 | 遍地是贪官 |
6 | 中美对比:房贷断供后 | 马黑 |
7 | 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为什么甘 | 高伐林 |
8 | 天恐诗词中断落, 故留嘉莹在人 | 玉质 |
9 | 中储粮投毒是公然扇习近平大耳 | 范学德2 |
10 | 何与怀:他一生短暂,却是世间 | 万维网友来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