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提到京剧大师,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名字就是“梅兰芳”。
民国时期,可以称得上是京剧最为繁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梅兰芳的名字就响彻了五湖四海,不仅在国内备受追捧,在国外也享有盛名,极大促进了戏曲文化在海内外的广泛流传。
梅兰芳从小就不断的拜师学艺,提高自身表演水平,他还非常具有创新思想大胆编出时装剧本,演出大受欢迎。在古装戏的演绎上面,梅兰芳也很有想法,他把歌舞融入戏曲比如《霸王虞姬》中的剑舞。惊艳的作品让梅兰芳才20出头就成为轰动京城的旦角儿,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惠生合称为"四大名旦"。
作为京剧界首屈一指的大师,梅兰芳的收入自然要远远超过了同领域的绝大多数人。
在梅兰芳事业的巅峰期,北洋政府想要邀请他出场表演,每次都要支付10根金条起步的费用。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北京中心一个四合院也只值20根金条。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梅兰芳经常被称作“梅半城”,意思就是他有买下半座北京城的财力,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而这样的高收入,也的确是让很多人都艳羡不已。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也没有受到亏待,每个月都能拿到2100块的月薪。
“2100块”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这里讲一个可以参照的人物,她就是宋庆龄。在梅兰芳每月能拿到2100块钱的情况下,当时的宋庆龄每月能够拿到的是579.50块加上300的补贴。
可以说,梅兰芳的收入是宋庆龄的三倍左右。而如果要和当时月薪只有10来块钱的普通人作比较,梅兰芳每月的收入就可以抵得过一个普通人10多年的收入了。
梅兰芳虽然富甲一方,却一直保持着勤俭和朴素的品质,没有大手大脚地花钱,反而习惯将大部分财富积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中国进入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时候,面对很多流离失所的难民们,梅兰芳总是会尽己所能地出手相助,而到了抗美援朝时期,他也曾耗费巨资买下一架飞机,把它捐赠给了国家。
梅兰芳曾有过“赚大钱”的机会。抗战时期,日本人听闻他的“京剧大师”之名,几次三番想要花重金请他来演出,但梅兰芳都拒绝了。等到日军渐渐失去耐心,从原本的“请”变成“抓”的时候,梅兰芳也不愿意妥协,蓄须明志,不再登台。
为了躲避日军,放弃了原本积累的一切逃到了香港。其中,他舍弃的就有被日军冻结的他的全部资产。后来,他是靠在香港卖画才能够维持生计的。
"争羡东风第一枝,曾经冰霜有谁知。功名自古出寒苦,请看此花灿烂时。"梅兰芳的一生跌宕起伏,虽天赋不足却逆天改命,虽家财万贯却也曾被迫卖画糊口。作为一代大师他留下最多的还是风华绝代的传世之作。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7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
10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