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灭亡之初,有三位大官向唐玄宗报告了安禄山叛乱的可能性。根据记载,张九龄批评了安禄山具有“叛逆之相”且“怀有野心”;王忠嗣向唐玄宗报告了安禄山及其亲密同伙的叛变可能性;而杨国忠则多次向唐玄宗描述了安禄山背叛的行为。
在古代,给别人加上"谋反"的罪名是常见的政治手段。无论是备受唐玄宗宠爱、文雅温和的张九龄,狡猾奸诈的李林甫,还是蛮横霸道的杨国忠,都把安禄山当成眼中钉,希望除掉他。然而,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些指控只是主观猜测和恶意中伤。
其实,最早预见到安禄山叛乱的人是李白。李白在天宝十一年(752年)游历途中偶然来到了安禄山的总部范阳(也就是幽州),亲眼看到了安禄山的傲慢态度,并准确预言他将要背叛。离开幽州后,李白写了一首叫做《幽州胡马客歌》的诗,表达了他对安禄山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里,李白描绘了安禄山嚣张跋扈的形象和对局势的担忧。李白能有这种敏锐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主要是因为他两次在官场上失败过,变得更加警觉,同时他身处局外,更容易客观地看问题,而且作为一个胡人,他更容易了解胡人的想法。
虽然李白早就意识到安禄山叛乱的威胁,但他没有向朝廷报告,也没有私下向皇帝告发。可能是因为当时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的无限信任和优待,朝廷对他非常忠诚,即使是大臣和宰相也对他无能为力。一个被诽谤贬低的文人,他有多少发言权呢?而且,王忠嗣、杨国忠因为公开批评安禄山而被贬官和冷落。如果李白说出真相,恐怕会被处死。所以,当时的情况让李白觉得非常困难,无法说出口。这种"心知不得语"的境地反映了李白当时的恐惧和无法表达的矛盾。
他把内心的担忧深深埋在心底,把预见的危机写进作品,成为他唯一的选择。之后,李白继续流浪山水,寻找仙境,甚至有退隐山林的想法。当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没有加入军队为国效力,而是匆匆逃亡。面对国家的危机,他一系列的退缩和逃避行为,既展现了他在政局上的消极和绝望,也映衬出了"盛唐"时期背后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