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看了易中天品袁绍,我想聊聊更蠢的袁术

www.creaders.net | 2023-12-04 08:23:46  历史照妖镜404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大家都看了易中天对袁绍的评价:野心大、智慧少,态度凶、胆子小、刻薄猜忌、人缘不好,政治上短智、军事上弱智、组织上低能,关键是袁绍这个人非常的愚蠢、固执和狂妄,可以说是三国里第一大蠢材。

易中天教授对袁绍的评价可谓是非常的真实,他的确是一大蠢才,但如果说他是三国里最蠢的,恐怕他的弟弟袁术就不答应了。

所以,这一期我来聊聊袁术的愚蠢。

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但袁术是正妻生的嫡子,而袁绍则是通房丫鬟生的。通房丫鬟生的子女,地位非常低贱,地位比奴才可能就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所以,袁绍的老爸袁逢对袁绍也从不上心,甚至还把袁绍过继给了他那无法生育的、也是通房丫鬟所生的哥哥袁成做了嗣子。

所以从法统上看,袁绍和袁术既是亲兄弟,又是堂兄弟。

看过《火影忍者》的,因为对里面的日向一族应该有印象。

日向一族就有点像中国古代那种“宗藩制度”,也就是嫡子继承制,嫡子能继承本家的一切财产包括官职和地位,而庶子只能老老实实做奴才。

所以,袁家的一切从此和袁绍也就没关系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袁术的家世有多显赫。

袁术的爷爷袁汤,官至司徒、太尉,这已经是三公的职位了,是汉帝国最高的官职,主要掌管民务和军务。

他的老爸袁逢,官至太仆卿、司空以及执金吾,同样位居三公,并且掌管京城军务,是真正有实权的人。

可见袁家在东汉的权势有多大,汝南袁家,四世三公,标准的门阀。

所以,在整个东汉末年并起的群雄之中,袁术是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个。

在东汉,像汝南袁家这样的门阀,那必然是门生故吏满天下,在那个时代,一个人想要入仕做官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大官选拔赏识的,也就是“举孝廉”制度,就是由当地官员选拔特别孝顺的人去当官,那孝不孝顺谁说的算?袁家人说的算,哪怕你昨天才把你爹打个半死,但只要你有钱、有眼见力,你就能当官。

当了官,就要拜码头,一拜了码头就等于做了人家的门生故吏,等同于家臣。

所以这也是东汉末年遍地军阀的原因,家臣制度之下,在皇帝和主公之间,家臣往往会选择效忠自己的主公,而且偏偏这样的人,还能得到社会舆论的赞同。

所以,在朝廷不中用的时候,像袁术这样的大门阀,就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样的人如果没教育好,那就会成为一个彻底的败家子。

根据《后汉书》记载,说袁术小时候就是个花花太岁,飞鹰走狗、吃喝嫖赌,整天带着一群奴才到处欺男霸女。

稍微长大了一点,就被老爸安排下基层锻炼,这段时间他也颇有一点正儿八经的样子。于是他就靠着祖上的余荫,在汉灵帝时期官拜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当时的袁术还没那么重的“官僚味”,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味,经常替老百姓出头、跟宦官们恶斗,赢得了相当的声望。

所以,袁术对于曹操这种阉竖遗丑,宦官养子的后人压根就没看在眼里。

其实严格的来说,袁术不只是看不起曹操,就连自己亲哥袁绍他也看不起。

一般来说这种世家大族中的嫡子和庶子的关系都是面和心不合: 作为世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对和睦。

然而从小因为身份落差而受到的不同待遇,其实早已深入他们的灵魂深处。

袁绍和袁术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尽管他们是兄弟,然而嫡庶之间的身份落差其实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

尤其是袁绍后来还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在古代宗法制度下过继后的袁绍就相当于是袁成的孩子了。

所以袁绍动不动逢人就自称自己祖上是“四世三公”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他尽管在血缘上是司空袁逢的儿子,可在宗法上他是袁逢的哥哥袁成的儿子,他所继承的家业和政治遗产是来自于袁成的,也就是说袁逢一系的”四世三公”的背景其实是和袁绍无关的。

所以,袁绍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实际上刺激到了袁术,因为在袁术看来自己才是袁家的嫡系正统,只有他才有资格自称”四世三公”,袁绍的行为等于是抢了袁术的政治资源。

本来两个人就因为小时候的身份差异有积怨,如今袁绍又这么明目张胆和袁术争抢政治资源,那你说袁术能不反感袁绍吗?

所以,袁术经常对外宣传袁绍是奴婢所生,这么做当然是为了进一步贬低袁绍的身份地位。

尽管袁绍在身份地位上低于袁术,但在董卓欲行废立之事时。袁绍横刀与董卓对峙,从而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了自己不畏强权的刚直形象,这点是袁术始终无法比较的。

然而袁术对这一切看在眼里是气在心里,尤其是之后的“十八路诸侯会盟”。

初平元年 (190年) 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时,各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这使袁绍的政治地位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随着袁绍的实力日渐壮大之后曾一度想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绍这么做其实和日后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有异曲同工之处: 袁绍就是想通过拥立皇帝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中心。

不过在正式付诸行动前袁绍需要先咨询其他各路诸侯的意见,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袁术,然而袁术的答复是”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其实袁术的真实想法是不希望自己被袁绍压在头上。

袁绍和袁术之间其实一直是一种明争暗斗的关系,而他们所采取的斗争策略都是舍近求远:。

比如袁绍与袁术南边的对头刘表交好,袁术则与袁绍北边的对公孙瓒交好。

甚至袁术为实现与公孙瓒夹击袁绍的目,不惜无能狂怒的写信告诉公孙瓒:袁绍根本就不是汝南袁家的孩子,他就是个杂种。

袁绍估计没想到自己的弟弟能说出这种话来,自然对此大为光火。

事实上早在二人起事之初占据先机的袁绍就吸引到大量人士前去投奔,对此袁术曾愤愤不平道:“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所以袁术这个人对比袁绍这样一个会利用家族的政治资源走向巅峰的人来说,他袁术,只会无能狂怒。

尽管袁绍多次希望和袁术同走一条道路,但袁术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对方拆台。

也正是这种妒忌的心态,让他上了绝路。

之后在“18路诸侯会盟”失败后,袁术很快以南阳太守的名义,占据了南阳一带。

然而这样的高干子弟,一路走来,仕途顺利,到处都是鲜花和逢迎,所以,一旦真正做了一方之主,肯定膨胀得厉害,比如他也学着袁绍的样子给自己造势,强行把曹操当作眼中钉,只因为曹操手中握有天子,而他这个根正苗红的四世三公却只能下乡到南阳,所以心里极度的愤恨。

那他靠什么和曹操去斗呢?那就自己搞联盟。

把自己树立成救天子的老大哥形象,到处去撒钱找朋友,比如说孙坚、吕布、陶谦、公孙瓒,那都是他花钱买来的盟友。

刚开始这些盟友还不错,还能和他配合配合,可花钱买的盟友,光靠撒钱肯定不行的,所以没多久吕布降了曹操、孙坚因为袁术克扣军饷自立门户了,陶谦被曹操吓破了胆挂了,公孙瓒也被自己大哥袁绍给吞并了,就连那个他最瞧不起的浓眉大眼的大耳贼刘备也和曹操坐在一起煮酒论英雄了。

丢了盟友,袁术还是不死心,之后更是贸然进攻曹操的根据地兖州。

开始倒是很顺利,但还是吃了膨胀的亏,被曹操诱敌深入,一击而大败,一路溃逃,一直逃到九江,曹操才放过他。

如果说在南阳的时候,他还算一方比较重要的诸侯,可到了九江,实际上他已经靠边站了。逐鹿中原的群雄们,没人再把他当回事了。

但此时的袁术固然实力不济,但雄心却依旧不小。他发现占据徐州的刘备势力单薄,就发兵进攻徐州,企图取徐州而东山再起。结果,打了半天,徐州被吕布捡了便宜。

要说袁术这个人真是志大才疏,谁都打不过的情况下....他居然干了一件当时群雄没有一个人敢干的事,关起门来称帝了。

至于他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违而率先称帝呢?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居然是袁术认为自己应了谶纬。

所谓谶纬其实就是预言: 就像什么大隋王朝要被姓李的取代啊,什么大唐江山要被姓武的篡夺啊,什么清王朝要覆灭在叶赫那拉的女人手上啊......

事实上谶纬这个事可谓是由来已久。

传说新莽时期民间就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后来推翻新莽王朝的还真就是名为刘秀的汉光武帝。

当然这种所谓的谶纬也可能是后人附会之说,然而袁术却很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谶纬。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这样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

袁术认为这句谶纬说的就是自己,而他的理由是自己的字是公路,路即是路途 (涂) 。袁术坚信自己会像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因为谶语而成为天子。

袁术之所以敢于称帝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得到了自秦始皇传下来的传国玉玺。

自秦代以来传国玉玺就是皇权的象征物。后来在西晋永嘉之乱后司马氏南渡,而玉玺则失陷于北方,以致于后来的东晋以及南朝的皇帝始终被北方政权讥笑为“白板天子”。

由此可见传国玉玺在古代政治中的分量。

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中玉玺一度丢失,后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孙坚在攻入洛阳后得到了玉玺,孙坚死后袁术从孙家手中连骗带恐吓强行要走了玉玺。

袁术之所以敢于称帝不是因为自己兵强马壮,也不是因为自己有优秀的谋士,几乎就完全是因为对谶纬和玉玺的迷信。

实际上谶纬和玉玺不过就是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起到号召人心的作用,而绝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天下人不会因为一句谶语、一个玉玺就拥护袁术当皇帝,不过袁术自己可能是到临死之际才明白这点。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他刚到南阳的时候,南阳尚有人口上百万,可等他当了南阳土皇帝的后,因为他的不修法度,以劫掠为资,老百姓已经没法活了,到了九江称帝之后,更是骄奢淫逸、日胜一日,对下面老百姓饥寒交迫完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适逢江淮之间旱灾、蝗灾、瘟疫一起上,整个江淮天灾兵祸,人吃人的惨剧天天上演,整个江淮大平原上十室九空。

这个就有点奇怪,按理来说这个袁术好歹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官二代,多多少少也读过几年书,虽然不是什么大学生,但也读过书,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你既然要当皇帝,你就必须有本土的优势,比如说你有足够的人口红利来供你剥削。

可袁术所在的地方本就巴掌那么点大,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占领别人的地盘,还要把本来就不多的老百姓往死里整,你说这个皇帝怎么能当得下去?

从政治学的角度去看,袁术称帝没有任何的法理依据,甚至比刘备,孙权的占山为王还要勉强,既然没有法理依据,那你至少应该有些实力的依据吧,比如说这个刘备、孙权,他们占山为王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地缘、经济、军事这些现状和实力。

可袁术所在的地盘不过是巴掌那么点大,也就是今天安徽淮南地区,人口才几十万,他还要对这本就不多的人口敲骨吸髓。

另外,江淮平原一马平川,进不可攻、退不可守,根本就不具备立国的条件。

可袁术这个人,有条件他要上,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他只为了自己这个“皇帝梦”。

果然,袁术称帝之后,不仅没有赢得他预期的声势,反而导致众叛亲离,连昔日的部下孙坚之子孙策,也在离开他之后,开始攻击他。原来作为盟友的吕布,也借此翻脸。

在四面楚歌,连吃败仗,在身边人纷纷离去之际,袁术病死在了离寿春不远的江亭。临死前想讨一碗蜜水喝,宫里的宦官说,只有血水,哪有蜜水?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因为贸然称帝遭到曹操的致命打击,最终于绝境之中呕血身亡。

袁术临终之前终于想起和自己其实一点也不亲的哥哥袁绍,于是他给袁绍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大意就是: 自己的皇帝梦已然破灭,但我们袁家的红色江山不该倒下,皇帝还是要由袁家人来当,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袁绍坐拥北方四州之地,帐下有数十万大军,可谓正是如日中天之际。

袁绍对袁术的败亡不仅没任何惋惜之情,恐怕还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要说袁绍是装的,那袁术就是装都不装,直接把猜忌、膨胀、嫉妒写在脸上,他见不得谁比自己风光,容不下别人比自己优秀,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正确。

所以,在袁术得意之时孔融就说: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不足为惧。

所谓冢中枯骨,意思不过是说这种纨绔子,无非是借父祖辈的威势而已,膨胀得太厉害,肚子里空空如也。

看穿了,不过是一架子枯骨而已。

乱世是出枭雄的时代,在这种时候混出名堂,靠父祖的余荫肯定是不行的。志向太远大,肚子又太空,还不如织席贩履之徒。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