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电灯,如今已普及至千家万户的照明设施,但在19世纪却曾是罕见的新奇事物。甚至到了19世纪末,许多人依然未曾一睹其芳容。在清代,当西方国家早已广泛使用电灯时,闭关锁国的影响让清朝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电灯对于中国来说,依然是一种奇异的存在。
回顾那个年代,即使如慈禧太后这样的权贵,对于电灯也所知甚少。据说,她第一次见到电灯时,竟然说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话。李鸿章,清朝洋务派的杰出代表,曾经使用过电灯,并深感其光源明亮、无油烟之苦,远胜于时常使用的蜡烛与油灯。李鸿章希望慈禧也能认同电灯,并支持洋务派的发展。鉴于此,他决定向慈禧献上一套电灯设备。
1888年,李鸿章向一位外国商人购得一套电灯泡和所需的供电设备,耗资6000两白银。他认为慈禧对西方科技颇感兴趣,曾对照相机、火车等洋玩意表示赞赏,因此有理由相信电灯同样会受到慈禧的喜爱。李鸿章向慈禧提议安装电灯后,得到了一时的赞许,然而慈禧对于安装电灯需动工、拆除旧有建筑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祖宗遗迹的不敬。
经过数日的招待与好言相劝,李莲英受贿后,答应帮助外国商人进行电灯的安装。但鉴于慈禧的原态度,李莲英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手段,悄无声息地将电灯及其供电设备安装好,遍布仪鸾殿,李莲英精心策划的结果并非无人欣赏。
而就在李莲英内心满怀期待之际,慈禧来到了仪鸾殿,她的到来意味着李莲英布置的成果即将接受检验。然而慈禧一进入殿堂,对满屋子的电灯表现出了厌恶,咄咄逼人地斥责李莲英,却在她的诧异和不解中,将电灯错认为各色的“茄子”。李莲英迅速跪地谢罪,并将电灯的来历如实相告。慈禧一方面对电灯产生了好奇,另一方面也被现实的美景所打动,最终勉强接受了电灯的安装。
随着仪鸾殿的电灯亮起,绚丽多彩的光芒为殿堂带来了如梦似幻的景象。慈禧太后欣赏着这不同寻常的光景,静谧至极。对电灯产生了兴趣后,慈禧不仅宽恕了李莲英,甚至还赞扬了他,并下令维护好电灯。自此,慈禧成为了大清皇宫中第一个使用电灯的人。
在初次体会到电灯带来的种种便利之后,慈禧逐渐迷上了这一西方科技成果。她不仅常驻于装有电灯的仪鸾殿,而且心生想要将整个皇宫都安装电灯。然而由于当时国库匮乏,只得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方法,首先计划在她经常居住的颐和园安装电灯。
1889年,慈禧利用海军衙门的资金,购得了一台大型的发电设备和更多的电灯,将它们安装在颐和园内耶律楚材祠的南侧。这台发电设备的功率之大足以照亮整个颐和园的一半。为此,还专门设立了“电灯公所”来管理这些发电设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皇宫逐步安装了电灯,将晚上的故宫变成了灯火辉煌的地方。然而,慈禧未能享受电灯带来的便利太久,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时,她和光绪帝匆忙逃离,过起了流亡的生活。回到宫中后不久,光绪帝和慈禧相继去世。
虽然慈禧已经过世,但电灯的铺设工作并没有中断。隆裕太后接手后,电灯逐渐成为皇宫的必备设施。当时的皇宫每年都会专门拨出大量白银用于维修电灯设施,这项开支占据了预算的40%。其中,一些花费巨大购买的水晶吊灯至今仍然璀璨夺目。
随着电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逐渐传播到有实力的民间家庭,不再是皇宫的特权。如今,在慈禧率先在故宫安装电灯的一个世纪后,这个曾经的新奇事物已经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不再是所谓的“仅限皇家使用”的东西。
这段历史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时代的迅速演变使电灯从稀有物品转变为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而之前让人发笑的情景也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