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个故事
清朝时期,一名土匪即将被凌迟处死,他光着上身被绑在木架子上。远处的亭子下,坐满了看热闹的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名土匪脸上竟然出奇地平静。
这名土匪身材健硕,力大无穷。在对他行刑时,为了安全起见,套他脚上的木枷仍然不敢取下。有四名刽子手,用三根木头搭起一个架子,把这名土匪绑在其中一根木头上。还在他的脚下垫起两块砖。看来,他们对这套流程轻车熟路。旁边有一名衙役,他对行刑现场检查了一番后,匆匆离开,他要向监斩官汇报情况。
凌迟,说白了就是“千刀万剐”,将罪犯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割下来,让罪犯慢慢死去,是一种极刑。据说,清朝时期的凌迟,刽子手行刑所割的刀数,是有规定的,不能多一刀,也不能少一刀。刽子手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他们经过专业的训练,薪水也很高。在清代,被判处凌迟极刑的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拦路抢劫的的盗匪;二是杀人犯;三是犯了不人道的罪行。凌迟是一种残酷的不人道的刑法,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禁止,改为斩决。
第二个故事
清末民初,两名马贼被捆在柱子上示众,刽子手就站在跟前,只等午时三刻当众挥刀斩首。现场群众深受马贼之害,个个义愤填膺。
在中国古代,关于马贼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专门偷马的窃贼。第二种是指那些经常骑马抢劫的盗匪。他们为害一方,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抢夺财物,掳掠人口。
对于这些人,每个朝代都会对其进行严厉打击。《清史稿·刑法志二》中:“如实係土匪、马贼、游勇、会匪,方准先行正法。”
明末袁崇焕,用计诛杀辽东守将毛文龙后,毛文龙手下将官躲避山林,占山为王,并与官府为敌。
到了清朝末年,马贼愈发猖獗。清政府加大力度剿灭马贼,收效甚微。往往是这边刚刚剿灭,那边又有新马贼揭竿而起。
对于清政府来说,马贼之患,已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却又疲于应对。官方把这些人称为马贼,民间老百姓则称他们为“胡子”。
梳理清朝时期的马贼形成过程,有很清晰的两根脉络。第一个是甲午战争前,马贼奉行的是“打富济贫、杀富抗官”宗旨。
道光29年前后,马贼不仅杀富抗官,还骚扰百姓。最著名的就是刘大虎和刘二虎为首的马贼,人数多达200多人。
第二个,是甲午战争后。日俄侵入东北,一部分马贼奋起抗日,另一部分马贼是清军溃败的散兵游勇。东北王张作霖,也是起于马贼。
综上所述,马贼横行,反映了清政府对东北统治政策的缺陷与不完善。
照片中,两名马贼被绑在柱子上示众,周围群众人山人海,很能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
第三个故事
1914年,一名罪犯被枭首示众,他的头颅被装在一个木笼里,用三根竹竿支起来,在旁边还立着一块牌子,写着他的罪状。一个从旁边路过的孩子,脸上满是惊骇的表情。
这张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四川某地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来往的行人很多。选择在这里,为的是起到震慑作用。一名穿长衫的男子,胆子比较大,他站在架子前,双手背在后面,仔细阅读牌子上的文字介绍。而更多的人由于害怕,只是远远地朝这边观望着。据史料记载,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清政府已经废弃了传统的斩首制度,改用枪决来行刑。不过,具体实施起来, 并没有那么顺利,很多地方依然使用刀来行刑,认为这样能起到最大的震慑作用。其实,用刀行刑,也是有区别的。斩首,是一刀下去,刽子走人,家属收尸;枭首,一刀下去,尸体家属可以收尸,脑袋得留下示众。另外还有一种杆首,就是将砍下的脑袋用竹竿挑起来,有人骑马拿着竹竿沿街示众。后来,随着腐朽的清王朝的灭亡,像斩首和枭首这样的惩治罪犯的形式逐渐消失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3 |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乌克兰这一边倾斜 |
4 | 北京施压成功 李嘉诚随即筹备撤资大计 |
5 | 缅甸7.9级强震已逾百死!中资承建曼谷大楼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6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7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8 | 中国大吃豆腐 |
9 | 人夫激战女下属20次 她“好想要”拍片泄 |
10 | 习与蔡奇同现异常!很蹊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