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秦始皇陵打广告的大咖。
《史记》描写了秦始皇陵地宫中美轮美奂的场景,引发后世的无限遐想:
(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尽管秦陵地宫至今尚未发掘,但专家们纷纷对文献中的记载进行猜测。
按照司马迁的描述,秦始皇陵的地宫中,有水银模拟的山川江海,以轮机推动,川流不息;有人鱼膏点燃的长明灯,千百年以来,烛火不灭;有墓顶描绘的天文图像、墓底仿造的地理模型;墓门、通道上还设置有暗器,以防盗墓,人一接近,就死于箭下。
千古一帝的陵墓,神秘而绚丽。迷信鬼神、苦求长生的秦始皇身死之后,就葬在骊山北麓、渭水之滨的这片土地上。于当时而言,这座帝陵耗费无比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过程历经无数艰辛和牺牲;于后世而言,这座陵墓留下取之不尽的宝藏,成为关中大地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
▲秦始皇陵遗址分布图。图源:最爱历史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按照这一说法,秦始皇陵的修筑始于秦王政13岁即位时,秦统一天下后,用工规模进一步扩大,征召了70余万人力,到秦始皇50岁崩,前后修建的时间长达37年。
秦王政,即秦始皇嬴政,也称赵政(正),他是这座陵墓的主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的皇帝。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建在骊山北坡大水沟和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上,背靠骊山,面临渭水,堪称枕山面水的风水宝地。
骊山为秦岭支脉,据《水经注》载,骊山得名于西戎的一支——骊戎,这个精于骑射的游牧部落曾在此活动,此外,骊山之阴产金,山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不过,若秦始皇陵始建于嬴政即位那年,陵址选在骊山北麓恐怕不是他自己的主意。嬴政年少即位,在位初期由“仲父”吕不韦辅政。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当初一眼看中了嬴政的父亲异人(后改名子楚,即秦庄襄王),耗费大量家财,将原本在赵国为质的异人扶上秦王之位,就连嬴政的母亲赵姬,也是吕不韦献给异人的舞女。因此,秦始皇陵的选址,可能是赵太后和吕不韦帮嬴政确定的。
当时,从骊山西侧到灞水一带的芷阳县,是秦国的祖茔之地,埋葬着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祖父孝文王、父亲庄襄王等几代秦君,还有宣太后等曾执掌秦国大权的人物。作为晚辈的嬴政,将圹穴选定在芷阳以东的骊山北麓,一方面可能是遵守了周礼中帝王宗庙、墓地按照辈次呈规律分布的“昭穆”制,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统一大势已经不可阻挡,所以更需要一个气势雄伟的宝地,以便为日后一统江山的君王大兴厚葬。
嬴政长大后,从吕不韦手中夺回了权力,并迫使这名昔日的秦相饮鸩自尽。之后,嬴政继承历代先王的遗志,调遣大秦虎狼之师横扫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朝。
▲秦始皇陵航拍。图源:摄图网
六国已灭,山河一统,39岁的嬴政志得意满地高坐于咸阳宫中。他认为,秦王这个名号已经配不上他的丰功伟绩,于是召集大臣,商议如何为自己更改称号。
丞相王绾[wǎn]、廷尉李斯等人的意见是,当初三皇五帝的领土不过千里,如今秦王兴正义之师,平定天下,设置郡县,法令一统,干成了亘古未有的大事,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所以,您应该改称“泰皇”。
嬴政对此并不满意,只采纳了一半,将“泰”字去掉,再与上古五帝的“帝”号结合,自称为“皇帝”,并且强调,自己是“始皇帝”,从此,秦朝的最高统治者都将继承这个称号,“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想不到,后来秦朝的皇帝只传了两代。
秦并天下后,李斯成为秦陵工程的总负责人。楚国人李斯,是秦始皇时期备受信任的重臣,他曾先后被任命为廷尉、丞相,劝谏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反对分封制,又上书建议禁私学、焚毁不利于秦朝统治的书籍。
在主持修建秦始皇陵期间,李斯命部下带领72万服劳役的工人在骊山山麓施工。工人们为了修建地宫,挖呀挖呀挖,墓穴已经挖得很深了,却突然碰上了巨大的岩石,怎么挖都挖不动,在地下点火,也烧不着了。李斯得知后,上书秦始皇,申请修改设计方案。
于是,秦始皇一拍板,下令“旁行三百丈”,也就是将地宫的位置向旁边挪了三百丈。
地宫是皇陵中放置棺椁的地方,可说是整个工程的中心。从这段史料可知,秦始皇陵地宫的规模空前恢宏。考古工作者在地面上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物探”工作,发现秦陵地宫在地下30米处,墓室开口长170米、宽145米,比现代足球场的面积还大,底部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而整个地宫的高度达15米,相当于5层楼高。
秦始皇在位时,秦陵和秦帝国开展的其他重大工程,如秦直道、秦长城、阿房宫等一样,如火如荼地开工动土。秦始皇本人也闲不下来。他是个勤政的帝王,始终保持着对权欲的渴望。他每天处理政务,要看大量用简牍写的奏折,他以“衡石量书”的标准来计算工作量,坚持每日看够一定重量的竹简、木牍,方肯休息,史称,“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但秦始皇不是一个“宅男”。
嬴政当上皇帝后,又活了11年。在此期间,他为了“东抚东土”“威服海内”,进行了5次出巡,甚至最后死在出巡途中。
近年公布的汉简《赵正书》记载了一个历史细节,秦始皇为自己算过命,到50岁就会死,他频繁出游天下,正是为了逆天改命,可没想到最后还是在外出时身染重病,不禁流涕悲叹:“天命不可变欤?”
秦始皇很迷信,也很怕死。他在为自己营造万年吉壤的同时,也执迷于追求长生之道。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巡至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此次出巡,他在齐地遇到了一个叫徐福(一作“徐市”)的方士。
徐福为秦始皇带来一套不靠谱的仙药营销。他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皇帝给我一笔钱,让我带人出海,就能找回长生不死之药。
秦始皇还真信了,赞助徐福船只、资金无数,并派了三千童男童女为随从,让他们出海求仙。徐福这一去就是9年,期间杳无音讯。
秦始皇对仙药念念不忘,为此还专门把自称“朕”改成“真人”。他说,我仰慕成仙得道的真人,以后我也自称真人。
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再度来到齐地。久未露面的徐福突然现身,迷信仙药的秦始皇并没有惩处他,还向他打听求仙问药的情况。
徐福知道秦始皇求药心切,便对皇帝说:“臣此次出海,发现仙药在蓬莱山,但是海上经常有大鱼出没,臣实在没法上山,希望陛下能派一些神射手,以后遇到大雨,臣以弓弩射杀,就能顺利得到仙药了。”
秦始皇二话没说,又给徐福打了钱,派了人。徐福第二次出航,结局众说纷纭,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和士兵、工匠,漂泊到了海外,从此自立为王,再也没有回中原。
▲徐福东渡场景,山东临淄齐文化博物馆。图源:图虫创意
秦始皇倚重徐福,出于他对鬼神之说的迷信,类似的离奇事情曾多次发生。
此前几年,秦始皇东临碣石而归,深得其信任的方士卢生给他带来了一本图录(关于图谶符命的书)。书里有一句惊人的谶语:“亡秦者胡也。”
这个“胡”会是什么呢?秦始皇看到谶语后,想到北方的胡人,于是派将军蒙恬发兵30万,北征匈奴,将匈奴从河套平原驱逐到阴山以北,并召集民夫修建万里长城。
事实上,秦始皇征讨匈奴、修建长城,更多是出于巩固边防的战略,但这句“亡秦者胡也”着实让他郁闷。
“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还在耳畔萦绕,到了秦始皇去世前一年,公元前211年,发生了一连串怪事,更让秦始皇陷入焦虑。
古代皇帝迷信天象,偏偏在这一年,出现了“荧惑守心” 的天象。“荧惑”指火星,当火星运动到了天蝎座中被称为“心宿”的三颗星附近,并停留一段时间,就称作“荧惑守星”。
荧惑守星的寓意极不吉利。古人认为,心宿中三颗星分别代表皇帝与皇子,是争夺皇权的象征,表示帝王恐有亡故之祸。
这种天象,对既贪恋权力又迷信神仙的秦始皇而言,真是吓死宝宝了。
另外,据史书记载,这一年还发生了两件怪事。
先是一颗陨石掉落到了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人们上前观察时,发现陨石上刻着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陨石坠地不是大事,但这句话问题就大了。
秦始皇大为震惊,派人到东郡逐户排查,看是谁刻了这行字,结果无人承认。秦始皇当即下令,处死了陨石周围所有的人家,并焚毁了这块刻字的石头,此事就此作罢。
不久后,另一件诡异的事让秦始皇惊出一身冷汗。
这年秋天,一个使者经过华阴(今陕西华阴市),被一个手持玉璧的人拦住,对方说:“请你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滈[hào]池君。”临别前,他还对使者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今年祖龙死。”
秦始皇命人对此事进行占卜,得出的结果是“游、徙吉”,也就是只有出巡和迁徙百姓才能逢凶化吉。于是,秦始皇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榆中、北河地区,并给每户人家赐一级爵位。
此时,死亡的阴影笼罩在秦始皇身上。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踏上最后一次东巡的旅途。
这次巡游历时十个月之久,秦始皇带上幼子胡亥同行,并将帝国的大臣分成两套班子,右丞相冯去疾为首的一帮大臣留守咸阳,左丞相李斯、上卿蒙毅与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以便帝国的政治机器正常运行。
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秦始皇得了重病。
《史记》中在此处写的是“至平原津而病”,古文中的“病”与现代汉语中“病”的概念不同,古文中较轻的病症称为“疾”,只有得重病才称作“病”。可见,秦始皇当时的身体情况不太妙。
秦始皇一如既往的迷信,他再次进行占卜,结果显示是北方的山鬼作祟。嬴政的心腹大臣蒙毅因此临时走开,被紧急派往各地名山祭祀,为皇帝祈求消灾。
如此一来,赵高有了可乘之机。赵高是一个颇具才华的大臣,曾教皇子胡亥书法、法令,并掌握皇帝符节、印玺,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决定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捞取最大的政治资本。
随着秦始皇的车驾渡过黄河,他的病情急遽恶化,似乎已回天乏术,一向害怕死亡的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人固有一死,在病危时命赵高草拟诏书,安排身后事。
这道诏书的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只知其中有一句,命长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但这道关键的诏书,却被赵高伙同李斯扣压下来,之后,他们共同拥立胡亥继位。
这一扑朔迷离的遗诏事件,史称“沙丘之变”。
走到沙丘(今河北广宗县),秦始皇结束了与死神的搏斗,在50岁这年撒手人寰。此时距他统一天下、自称皇帝,只过去了11年的时光。
赵高与李斯决定拥立胡亥后,为了掩人耳目,没有立刻起驾回京,而是秘不发丧,载着秦始皇的尸体,沿原定的路线继续巡游。大队人马绕道最北边的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再走秦直道(秦始皇为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修建的通道)赶回咸阳,此时才向天下宣告,始皇帝已驾崩。
当时正值夏季,秦始皇的尸体早已腐烂发臭,为了掩盖这股味道,赵高等人拉来了几车臭鲍鱼“以乱其臭”。在几车臭烘烘的鲍鱼陪伴下,始皇帝的尸体被运回了咸阳。
▲秦始皇陵铜车马。图源:图虫创意
史书记载,秦二世胡亥继位后,为了掩盖沙丘之谋的真相,听信赵高的建议,以“不臣不孝”的罪名,残忍地杀害秦朝的公子、公主。
其中,胡亥的长兄扶苏被矫诏勒令自杀,其余兄长12人在咸阳市场上处以死刑,公主10人矺[zhé]死(肢解而死)于咸阳附近的杜城,软禁在宫中的公子将闾等三人被逼自杀,另一个公子高在看到宗室相继被处死之后,自知难逃一死,请求为秦始皇殉葬。
考古学者在秦始皇陵封土东边约1里远的上焦村发现了17座墓。这些墓主死时年龄都在20至30岁左右,有的尸骨身首分离,有的插有箭簇,有的上下颌骨错位,均为非正常死亡。其中,11号墓的墓主是一名30岁左右的女性,根据随葬铜印,推测她的名字叫“阴嫚”。
按照秦始皇的生卒年来推算,这些公子、公主被害的年龄,恰好是二三十岁。考古学家袁仲一认为,上焦村陪葬墓埋葬的就是被胡亥残害的兄弟姐妹。
秦二世胡亥在位时期,秦朝的国运急转直下,仅过3年就走向灭亡,正应了那句弄假成真的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朝的统治淹没在起义军的浪潮中,但秦始皇陵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宋代《太平广记》收录了一个神奇的传说:
话说秦末大乱时,有人看到一群金雁从秦始皇陵地宫中飞出,越过重峦叠嶂的秦岭,向南飞去。四百年后,有只金雁飞到了日南郡(今越南中部),时值三国乱世,此地在孙吴政权的统治之下。
有人将金雁献给日南太守张善,请教他这是怎么一回事。张善博识多通,他从金雁身上的文字考证其年月,推断金雁为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品。
自秦亡以来,有关秦始皇陵的传闻五花八门,流传甚广。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秦朝工匠当然造不出飞行几百年的金雁,这可比无人机牛多了。古人却相信,秦始皇将天下奇珍异宝带进了他的帝陵。
地宫,是整个陵园的核心部分,位于秦陵封土下方,放置秦始皇陵的棺椁。
《史记》说,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地宫中的水银不仅被塑造成江河大海般的形态,还可以不断流动。巨量的水银标榜着帝国的财富,同时也象征着统一的家国天下。
水银,即汞。考古专家通过对秦始皇陵地下汞含量进行测量,在秦始皇陵墓封土表层中发现了强烈的汞异常,以此证实陵墓中有大量水银的记载是可靠的。有学者推测,秦陵地宫中的水银多达上百吨。
水银不但是秦始皇陵地宫中的装饰品,而且有防备盗墓的作用。人吸入高浓度的汞气,轻则肌肉瘫痪、精神混乱,重则一命呜呼、暴病而亡。
《史记》还说,秦始皇陵的地宫以“人鱼膏为烛”。
秦始皇陵中,用 “人鱼膏”点燃的长明灯,也是始皇帝从海上获取的宝物。但“人鱼膏”可能是鲸鱼的油脂。史书记载,秦始皇率领船队出海,到了之罘(今山东烟台)海域时曾亲自手持连弩,射杀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有可能就是鲸鱼。
古人在陵墓密封前点上一盏灯,为死者照亮,希望君王的阴宅如他生前的宫殿般灯火长明,这是一种事死如生的心理。但他们不明白,这盏灯终究会熄灭。今人经过推算,用鲸鱼的油脂来点灯,1立方米可燃烧5000天,但是要在缺氧的条件下永恒不灭,终究是无稽之谈。
而今,藏有秦始皇棺椁的地宫依旧封闭着大门,谁也不知道,水银勾画的江河湖海是否还在秦始皇陵中涌动。史载,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即位后,立马下令将墓道中门和外门关闭,把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活埋在墓室里。如此一来,参与修陵的工匠无法再泄露秦始皇陵地宫的秘密,被秦始皇带入地宫的遗产也就成了谜。
若要得知秦始皇陵地宫的全貌,只能依靠考古发现。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掘以抢救性发掘为主,即所谓“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国家严格限制对帝王陵墓的发掘。
如果贸然打开地宫,陵墓中的湿度、温度等环境状况突然发生变化,将对文物造成致命的损害。上世纪50年代,明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的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随葬品,但也造成了无可挽救的破坏,从此,中国考古学界形成了不主动发掘帝陵的行规。
秦始皇陵地宫尚未褪去神秘的面纱,但秦陵的其他角落总是时不时显现出帝国的宝藏。
▲秦始皇影视形象。图源:剧照
秦始皇陵的陵园围绕着封土向外延申,构成内外城,内城呈矩形,周长3840米,外城呈矩形,周长6210米,四角各有一处门址。陵园北面还有一个叫“骊邑”的城邑和一个叫“鱼池”的湖泊。骊邑是专门为秦始皇陵设置的陵邑,秦朝迁3万户于此,主要用来守护陵墓。
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应该实地考察了秦始皇陵,对秦始皇陵封土的位置、围绕着封土的内外城和陵园附近的骊邑都有所了解,甚至可能从幸存的工匠口中得知了地宫的情况。
但司马迁遗漏了秦始皇陵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外藏系统。“正藏”就是前文说的地宫,而外藏系统,由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陪葬坑组成。目前,秦始皇陵范围内已经发现将近200个陪葬坑,而且,这可能不是陪葬坑的总数。
一座座陪葬坑,再现了秦始皇陵在世时的无上威严,其中有仿照大秦虎狼之师的兵马俑、表现皇宫娱乐生活的百戏陶俑、还原皇家苑囿珍禽异兽的青铜水禽和仿真制作的交通工具铜车马等。
古人云,事死者,如事生。秦始皇也许希望,他到九泉之下后,仍能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机构。
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00米处的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中最为人熟知的陪葬坑,其中已发掘的三座坑已对外展示开放,并修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里也是很多外国政要访华的必经之地。
▲秦始皇陵兵马俑。图源:摄图网
兵马俑发现至今已有半个世纪。1974年春,骊山脚下西杨村的村民在一片柿子园里修筑水利工程,要打一口3米的井。这口井原本选在了两条原有的水沟之间,但有个老师傅建议改在5米外的一棵大柿子树下开挖。正是这个机缘巧合,促成了一个惊人的考古发现。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却没想到,这眼井正好挖到了兵马俑的俑坑内。
当第一尊秦俑冲破两千多年历史的厚重尘土时,村民还以为这是哪座古庙里的“瓦爷”(关中人称庙里陶制、泥塑的神像)。但是,随着井越挖越深,更多陶俑碎片和带着绿色锈斑的青铜箭簇破土而出。村民们大感蹊跷,不约而同地望向不远处的秦始皇陵,他们赶紧停下工程,向县文化馆进行汇报。兵马俑坑的发掘工作由此展开,陕西省和国家的考古队先后进场,经过探测,才知道兵马俑坑的规模远超想象。
目前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坑共三座,占地面积共2万多平方米,其中发现了与真人真马相同大小的陶俑武士8000多件、陶马700多匹、战车约140乘,构成了秦帝国的骑兵、步兵、弩兵、车兵等多兵种部队。
当初最早出土陶俑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一号坑,这是兵马俑发现之地。第三坑的规模尺寸比另外两个坑小一些,有学者推测,这里布置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
发掘二号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有火烧崩塌的痕迹,这意味着,坑中的文物可能已被烧毁,或者因空气被火消耗掉而形成稳定的空间,反而得到了保护。亦忧亦喜的考古队挖开二号坑后,竟发现原本彩绘的兵马俑还保留了原来栩栩如生的颜色,仿佛注视着来访的客人。这是因为二号坑鲜有接触空气,陶俑才保存完好。但是,这些陶俑暴露在空气中后,没过几分钟,彩绘的漆面就出现了脱落的现象,和其他陶俑一样恢复成泥土的颜色。
考古人员不得不小心尝试,一边挖掘彩绘陶俑,一边进行防氧化处理,好不容易才出土了6具留有表面彩绘的陶俑,每一具都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挖出来。因此,我们不难想象,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有多么费时费力,历经几十年后仍然有很多尚待挖掘的不解之谜。
考古学家袁中一认为,兵马俑坑象征着秦朝的中央部队,可能是驻扎在京城外的军队或皇宫中的戍卫军。
此外,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中,还发现了37座马厩坑,其中有大量马骨,四肢骨架呈现出了挣扎状,应是被直接活埋陪葬的;还有一处石铠甲陪葬坑,发现有用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以及披在战马上的马甲,这些迹象反映了此处象征着秦始皇陵的地下“军备库”。
以上几处陪葬坑,是外藏中的军事系统。秦始皇显然希望,死后仍然牢牢掌握着大秦的精锐军队,所以为自己的陵墓准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阴兵”。
除了军队,秦始皇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在外藏系统中也有所表现,犹如帝国政权机构的再现。
1980年,考古专家在秦始皇陵西侧的陪葬坑发现了2辆大型彩绘铜车马,其为4匹马拉的马车,大小等于真车马的二分之一,驾具齐备,装饰华丽,铜马四肢粗大,威武雄壮,铜御俑造型逼真,神态恭谨。
作为秦始皇在地下世界的“豪车”,秦始皇陵铜车马被认为是秦代古车中最精彩的发现。有学者认为,铜车马象征着九卿之中的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和国家马政,负责皇帝出行的车马交通。
▲秦始皇陵铜车马。图源:摄图网
秦始皇还是个“音乐发烧友”。当初,刺客荆轲的知己高渐离就是利用秦始皇喜欢听曲的业余爱好,想要在入宫演奏时,用乐器筑击杀秦始皇。但是暗杀计划失败了,高渐离最终逃不过和故友荆轲一样的命运。
在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中,也有秦朝乐府机构表演的踪迹。2001年,孙马村陪葬坑中,出土了15件箕踞姿和跽姿陶俑,以及46件天鹅、仙鹤、鸿雁等青铜水禽。保持坐姿的陶俑和翩翩起舞的青铜水禽,有什么关系呢?考古专家段清波发现,同一座陪葬坑发掘的小件器物,有一些为弹奏琴瑟用的义甲(戴在指甲上演奏),还有击筑的工具,由此推测,这一座坑表现的是皇家乐队用乐器训练飞禽起舞的画面。
这一机构专门为秦始皇提供娱乐,应该隶属于九卿中的少府(管理皇帝的日常事务,掌管专供皇帝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秦始皇的威名不止是响彻于地下。秦陵建成时,地面上有专供皇帝灵魂起居的寝殿。东汉蔡邕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如今,考古勘探也在陵园内封土的西北侧发现了一处自北向南、呈左右对称的九进院落,这组建筑可能就是用来祭祀秦始皇的建筑遗址。
在秦始皇陵的中心,高大的封土拔地而起,更具壮观气势。史载,秦始皇陵本来设计规划的封土高度,高达五十余丈(115米左右),这在历代帝王陵墓中堪称空前绝后。现在,秦陵封土高度为51.4米,这可能是受水土变迁、岁月侵蚀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因为秦朝末年,秦陵封土堆修到一半,工程就中断了。
秦始皇下葬、墓室回填后,少府章邯还带着修陵的刑徒,继续在秦始皇陵营建封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们的部将周文率领10万兵力,打到了距离秦始皇陵只有几里的戏水(今陕西临潼新丰镇)。
情急之下,秦二世任命章邯为将,率领由骊山役夫刑徒组成的军队迎战。后来,章邯的军队转战各地,取得了不少胜利,直到巨鹿之战后,秦军溃败,章邯进退两难,只好率领手下的20万大军向项羽投降。
项羽收编这支秦军后,向关中进发,但秦军数量庞大,且不服从命令,于是,项羽在半路上下令,连夜坑杀了20万秦军降卒。
秦始皇陵的最后一批修建者,就这样死于非命。两千多年后,修建陇海铁路时,有工人在河南新安义马一带挖出了累累白骨,这些人骨坑被称为“楚坑,即当年20万秦国刑徒的葬身之地。
▲秦始皇陵跪射俑。图源:摄图网
而今,兵马俑坑中不朽的军队,依然展现着秦军的精神风貌,秦始皇陵的每一处宝藏,依稀可见秦朝的峥嵘岁月,两千多年前的璀璨文化湮没已久,却未曾毁灭。
美国外交家基辛格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后说过一句话:“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诚哉斯言也。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华书局,2022年
[宋]李昉 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13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8年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文物出版社,2007年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年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段清波:《秦陵:尘封的帝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8年
(日)鹤间和幸著;杨振红,单印飞译:《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时代》,中信出版社,2019年
王子今:《论秦始皇陵“水银为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前同事曝薄瓜瓜未婚妻相貌穿着 身分惊人 |
2 | 居然使用中国手机 18名青年男女被处以极 |
3 | “川普宠臣”意外出马,上演对抗中国首幕大 |
4 | 参加APEC会议 新华社只字不提“他” |
5 | 怀孕女尸标本 疑是失踪中国美女主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斯克功高震主?川普突然发文 |
2 | 一条消息在北京红二代圈子盛传 |
3 | 薄熙来之子薄瓜瓜 迎娶台湾女孩 |
4 | 前同事曝薄瓜瓜未婚妻相貌穿着 身分惊人 |
5 | 令人不安!中国首都出现三大现象 |
6 | 传苗华戴头套被带走 习统治达“临界点” |
7 | 老干部待遇要取消?这确实是大事 |
8 | 居然使用中国手机 18名青年男女被处以极 |
9 | 传言落地!川普要破罐子破摔 |
10 | 真有中成药做了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 结果是.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