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凌迟,这一古老而残酷的刑罚,其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但在时间的推进中,逐渐演变为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极刑。
凌迟这一刑罚在历史上几经变迁,从辽朝步入中华法典,到明朝达到最为严酷的高峰,直至清末最终被废除。
在清朝末期,这种用刀数增至3000的极刑被施加到一个6岁的孩子身上,令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样的仇恨,竟使得慈禧太后下如此毒手?
其中,凌迟以其恐怖的仪式感与持久的痛苦,成为最无人道的行刑方式之一。
然而翻阅史书,不难发现凌迟的出现并不算久远。
最早的实例可追溯到五代时期东魏高澄之死,其弟高洋为报私仇,便以“千刀斩”处决仇人,这便是后来的凌迟。
初时,凌迟仅为私刑,直到北宋,它流入辽朝,并进而被纳入法律。
尽管在元代以及其他朝代有所使用,真正推至巅峰的则是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治下,法律制度极端严苛,使得凌迟这种刑罚逐渐泛滥,甚至因些微冒犯皇权的言行都可能招致可怕的刑罚。
虽然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的统治者们对这种极刑有所节制,然而到了动荡的清末,社会变革与反抗运动频繁,凌迟之刑罚再次复活。
其中,因平定太平天国而重启凌迟,以威慑反叛者。
据《清史稿》记载,湘军在庐江战役取胜后,便以凌迟处决180名太平军俘虏,稍后的奉新战役中,又有221名俘虏遭同样命运。
其中,要数翼王石达开最为人所熟知,整个刑罚环节,他始终泰然无声。
石达开之死并未结束清廷的血腥报复,摧残及于其子石定忠。
关于其命运,历史上流传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清朝学者费行简的“狱中被害”,第二种是民间流传的“侥幸脱逃,长大成人”,第三种便是骆秉章奏折中记载的“凌迟3000刀”之说。
现存于故宫的这份奏折记载:“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意指孩子会在长大后施以凌迟。
然而,慈禧未等到“岁时”,便命即刻动刑,正是心中深仇难消,决意仇必报!
这个因父之罪而受诛的孩子,在当时甚至许多行刑者眼里都是无辜的。
四川总督上奏请求慈禧为石定忠开恩,而此举不仅没有感化慈禧,反而遭驳斥,慈禧更施铁腕:“凡为石求情者,同受其罚。”
就这样,年仅6岁的石定忠便开始了长达9年的极刑。
割了3000刀的他,最终在15岁时走完了短暂而悲惨的生命旅程。
尽管凌迟以其可怕的仪式震慑了人心,但过于残忍的性质引发了极大的反对。
至戊戌变法之时,社会呼声日高,清朝统治机构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废除了实行了千余年的凌迟,斩首自此成为最高的死刑方式。
然而,不论石定忠的结局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如何丰盈复杂,凌迟的残酷事实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专制统治滥用权力的写照。
从一个小儿无辜受牵连的悲惨故事中,人们对清末政权的种种作为充满了反思。
慈禧太后秉承“胜者为王”的观念,将庞大的仇恨倾泻到一个小生命上,以至于凌迟之极刑在此可怖至无以复加。
即便有石定忠被害于狱中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凌迟说依旧为世人所共知,这也揭示了历史记录和传说中因果交集,成为后人不尽的思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留学生刷爆信用卡后逃回国 如今回旋镖来了 |
2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3 | 冷清得令人震惊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4 | 入籍没用 美国男子被撤销公民身份,将被驱逐 |
5 | 董军突然消失 美情报证实重磅“谣言”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留学生刷爆信用卡后逃回国 如今回旋镖来了 |
2 |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3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4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5 | 冷清得令人震惊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6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7 | 重大变革!川普刚刚签令 |
8 | 太子党密会 陈一新发文另有内幕 |
9 | 入籍没用 美国男子被撤销公民身份,将被驱逐 |
10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雄安有价值 | 阿妞不牛 |
2 | 李嘉诚这次敢跟习近平对着干? | 旅泉 |
3 | 赵晓:无耻最是左派文人:齐泽 | 万维网友来 |
4 | 当李白醒来的时候 | 北极雪橇 |
5 | 应该再给自由党四年时间吗? | 山蛟龙 |
6 | 何卫东被抓只能是这件大事 | 文庙 |
7 | 澤東元年-文革中的奇人怪事之 | 末班车 |
8 | 1961年国民党情报人员潜入陈诚 | 弓长贝占郎 |
9 | 他如何重掌美国:关于权力、法 | 高伐林 |
10 | 质问:俄罗斯有何底气进行持久 | 随意生活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