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历史教科书中,每每提到和亲公主,都是着眼于她们在民族融合、边疆稳定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比如著名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求娶,还为她建造布达拉宫,给我们一种印象:和亲远嫁虽然辛苦,但也是备受尊崇的。
而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些和亲公主,存在感不高、少有人知,命运却极其悲惨。
唐朝时就有两位和亲公主,刚刚出嫁六个月,就被各自的丈夫斩杀祭天。
她们都是谁?为何她们的丈夫如此胆大妄为,根本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01
以公主通婚的和亲方式最早由西汉高祖时期的娄敬提出,意在减少边境纷争,换取休养生息时间。
在掌权者看来,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换取边境安宁,是再划算不过的。西汉时期派往匈奴、乌孙的和亲公主大约就有12位。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把匈奴打服了,“攻守易形”后,原来是汉朝求匈奴和亲,之后就变成匈奴主动来臣服求婚。
于是,大汉连宗室女都不嫁了,而是以高傲的姿态赐宫女于匈奴单于,最著名的就是王昭君。
所以,每个时期的和亲公主面对的形势也不同。
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唐朝,是继汉朝后的又一个和亲高潮。为啥汉朝、唐朝都是强盛的大一统王朝,还这么热衷于“和亲”呢?
原因无他,主要是当时四面的蛮族外敌太多,而且他们也不是打一次就服的,总是反复横跳、叛服不定,仅仅用强硬的武力实在不现实,耗费国力也划不来,还是送个公主过去更“低成本”。
02
唐朝时就有两个让人很头疼的“蛮夷”——契丹、奚。
奚族和契丹同出一个族源,都是当年鲜卑宇文部的后裔,他们败于拓跋鲜卑后,躲进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里边,后来逐步成长壮大,后来形成独立的族群。
因为奚族和契丹关系密切,他们经常要么一起反叛,要么一起归顺。
而大唐之所以头疼这俩,就是因为他们夹在唐朝和突厥两大势力中间,走位灵活,总是一会归顺唐朝,一会归顺突厥。
费时费力打他们吧,等于大炮打蚊子,不划算,而且打趴了下次还照样叛变,唐朝吃了几次亏之后决定还是和亲安抚吧。
唐玄宗时期,共有十次和亲,跟契丹、奚和亲就多达七次。但这契丹、奚实在不知好歹,公主嫁过去他们该反叛还是反叛。
更离谱的是唐玄宗,契丹、奚叛变之后又被打怕了再来归降,他仍然不计前嫌,还要把公主嫁过去,简直毫无原则。
天宝四年(745年)三月,为了安抚契丹和奚族,唐玄宗将宜芳公主赐与奚王李延宠,将静乐公主赐与契丹首领李怀节。
据考证,这两位公主都是唐玄宗的外孙女。
出嫁公主生的女儿不姓李,也不再是公主,但因为要与外族和亲,她们被赐予了公主的荣誉封号。
03
两位公主或许也有心理准备,知道自己即将面对塞外苦寒的未知命运。
在踏上和亲之路后,宜芳公主曾写下过一首题为《虚池驿题屏风》的诗,表达自己的悲苦心绪和对家乡故土的留恋。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她们只知道塞外风沙漫天、环境恶劣,知道夷族风俗野蛮、缺少教化,却不知道,她们要面对的,是更残酷的命运,连卑微苟活都是一种奢侈。
六个月后,担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屡屡无故侵袭奚族和契丹族的领地。
安禄山这是发神经吗?明明刚用和亲换来和平安宁。
原来他是想激怒奚族和契丹,让他们来攻打唐朝,他就可以借着军功找唐玄宗邀宠。
古代有些武将会搞“养寇自重”这一套,人家是故意放着敌人不打,让自己地位变重要,安禄山这不要脸的是没有敌人也得制造敌人。
倒霉的却是两位刚新婚不久的公主,奚族和契丹果然被逼反了,为了表示跟大唐开战的决心,他们约好了:一人杀一个公主祭天!
就这样,可怜的宜芳公主和静乐公主死于新婚丈夫之手。
不久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也走向衰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4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5 | 又一重击,习的军中支柱全倒下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