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战场上的废柴 政坛里的蠢材

www.creaders.net | 2025-04-02 17:41:35  群学书院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贞明元年,河东李存勖出兵,拿下了魏博,德州,以及澶州。

魏博在河北,澶州在河南,李存勖这等于是双管齐下,奔着后梁就来了。

沙陀人步步紧逼,朱友贞自然也要还以颜色,于是他立刻派出三员大将,分别是王彦章,谢彦章,王檀,从阴地关出发,直奔河东重镇太原。

王檀好读兵书,善于排兵布阵,谢彦章是个儒将,虽然文质彬彬,但治军极严,手底下还有一支纪律性如钢铁,战斗力如钢刀的骑兵。

这哥们治军实在是太有术了,往往在战场上,河东军一看到队列比较齐整的梁军,就不免担忧的说,一定是两京太傅在这里带兵。

两京太傅,这是谢彦章的职务,河东军士卒畏他如虎,甚至都不敢直呼他的名字。

最后这个王彦章,那名气就更大了,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王彦章很小的时候就投军了,他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主公就是朱温。

应征从军的时候,和王彦章一起投军的,有一百多号人,王彦章扬言要在这一百多人里做一个队长,那大家当然都不服,说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你当队长?

王彦章不急不恼,十分平静的反驳道:

我生来就是一身雄浑豪迈之气,人们和我如何相比?我要做队长,不过是希望可以指挥你们,以后带着你们一起建功杀敌,没想到你们竟然不领情。

图片(明《三才图会》中的李存勖绘像)

那也罢,如果不给你们露两手,想来你们也绝不会服气,可是这男子汉大丈夫,不上战场,就不谈生死,我不能和你们斗个你死我活,把命交代在这里是不值得的,便先给你们看看我的脚上功夫。

脚上什么功夫呢?那是真功夫。

王彦章脱掉靴子,脱掉袜子,赤脚在布满了蒺藜的地上来回走了三五趟,他是不痛不叫,神色不乱,也不流汗,而且走完之后,脚上是一点伤也没有。

蒺藜,大家都认识,路边野地里常有生长,蒺藜的那个刺啊,那非常的尖锐和锋利,真要扎上去,那一扎就是一个洞,但王彦章却在一堆蒺藜上如履平地,健步如飞,朱温听说这事儿之后,他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因此把王彦章视为神人,并且很快提拔重用了起来。

其实这段记载,很多人会觉得失真,说王彦章是历史人物,又不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他怎么可能脚踩蒺藜而不受伤呢?

您别说,其实还真有可能,在作者看来,这完全可以实现。

图片(铁枪无敌 王彦章)

这个事情的关键,在于你要掌握好力道,怎么走,怎么踩,怎么使力,怎么在控制自己脚步力量的同时又要让别人看起来你走的很随意,这都是技术活。

有没有无须技术的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你走路走的比较勤,脚底已经生了厚厚的一层茧子,蒺藜自然就扎不透了。

被朱温重用之后,王彦章很快展示出了他过人的一面,这位仁兄,善使一杆铁枪,枪法惊人,他骑在马上,持枪纵马奔驰,就如离弦之箭,那是迅猛无比,战场上几乎无人能敌。

只不过,这三位老兄虽然很猛,很强,但他们不过先锋之才,战场上杀敌制先没问题,但是要论统筹策划,论战略大局,可能就差着杨师厚那么一点意思了。

何况,朱友贞用兵的思路就有问题,人家河东军都是稳扎稳打,逐步入侵蚕食,你一上来就想要一口吃个胖子,你就敢打太原,首先来说你目标定的就太大了。

其次,太原这个地方,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东边是山,西边是山,北边还是山,中部南部则是汾河,这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最后,太原一直是李存勖的战略要地,说是他的一个大本营也不为过,这么一个地方,必然是挖好了战壕,修好了工事,且有重兵看守,想偷袭毫无胜算,想强攻,那就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而且还未必攻的下来。

皇帝无能,那就累死三军。

谢彦章,王彦章,王檀三位,领兵打太原,打了挺长时间,是越打越吃力,越打越被动,实在打不下来,只好撤军返回。

后梁出师不利,李存勖这边却是越打越开花,沧州,贝州,洺州,刑州,相州,卫州,磁州全部被李存勖收入囊中,可以说除了河南的一小部分地区仍在后梁的控制下,放眼整个黄河以北,全都是河东的大旗飘扬。

图片(惊慌失措 朱友贞)

如此惨败传来,朱友贞当时可就慌了神。

俗话说,胸有丘壑者,虽遇雷霆而不惊,腹藏乾坤者,纵逢骇浪亦从容。

心中有山河天下,心有宇宙的人,就是面前咔咔打雷,哪怕是雷霆万钧,他也处变不惊,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而胸怀里可以吞吐天地乾坤的人,就算是面对惊涛骇浪,他也十分稳定,依然是从容不迫。

一个人能这么稳,这么有勇气,心境修炼的这么无敌那固然很好,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上将军之才,我们允许普通人在面对巨大危机的时候有各种负面情绪,比如慌乱,无措,害怕,胆怯,甚至是哭泣,癫狂等等,因为这才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朱友贞毕竟是皇帝,毕竟也是从步步惊心的杀伐权谋中脱颖而出才走到如今的,你大小也是一个人物,面对军事战场上的不利情况,你当然也可以有负面情绪,但你更应该具备快速调整负面情绪的能力,你不能真的像普通人一样继续负面,继续消沉下去,而应该立刻研究下一步怎么做。

朱友贞有没有负面情绪?他有,那他调整了么?调整了。

不仅调整了,还调整的很快,面对如雪花一般的败报,朱友贞立刻决定,要从开封出发,到洛阳去办一场祭天大典,因为他认为,战争的失败在于上天没有帮助自己,自己只要诚心诚意的祭祀上天,就一定能扭转局势。

那可以看的出来,朱友贞一定是一个少读史书,或者压根就不怎么读史,也没有太多文化的帝王,因为如果他稍微治史,就知道临危之际举行什么祭天大典这一招完全不管用。

你别说祭天了,西汉和东汉中间夹着的那个新朝,新朝的皇帝王莽,他还举办过哭天大典呢,该身死国灭还是一样。

王莽的哭天大典,在如今来看,简直可以成为行为艺术。

新朝末年的时候,农民起义军进逼长安,王莽手下的主力还都让刘秀在昆阳开挂给刷了个干净,王莽没办法,于是他就带着文武百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哭天大典,他自己跪在地上哭还不算,他还命令大臣们跟他一起哭,大臣们哭了也不够,他还广泛号召太学里的学生和百姓一起跟他哭,并且,王莽还宣布,只要哭,他就管饭。

最后,王莽一边哭还一边对天大喊:

皇天既命投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

既然上天已经让我王莽承担天子的重任,那为什么上天不肯帮助我把那些乱臣贼子全都消灭呢?

如果上天决定要抛弃我,认为我不该做天子,那干脆降下天雷,把我给劈死吧!

图片(王莽 绘像)

哭天大典举办的十分隆重且壮观,但是很显然没有什么用,当天风和日丽,白云悠悠,岁月静好,上天没有回答王莽一句话,一个字,甚至就连天气和风向也没有改变。

其实,就算天上真的如古人想象的有一个可以主宰万事万物的神灵,神灵也一定不会搭理王莽,在百姓眼里,在当前的时间和空间里,王莽是皇帝,是历史的主角,可是在神灵的视角里,王莽只是一粒沙,神灵稀得车车他才怪呢。

我们其实应该意识到,皇帝很渺小,根本就什么也不是,当我们以千年为尺度俯瞰历史长河时,哪怕帝王将相不过是激流中偶然泛起的泡沫。

皇帝们以为自己对抗的是天命,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本质上对抗的其实是历史的规律。

朱友贞和王莽一样,面对失败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认为是天意弄人,所以当现实危机无法解决时,皇帝们就忙不迭的去制造仪式化的幻象。

但历史总在证明,任何脱离现实的权力表演,终将如王莽的哭喊般消散在虚空之中。

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还要跑到洛阳去祭天,你这不是疯了么?所以朱友贞一说要去祭天,一个叫做敬翔的大臣连忙出来劝阻,他对皇帝说:

况晋人压境,车驾未可轻动。

河东军就在眼前,你作为皇帝,你要坐镇中枢,指挥调度,这样才能安定军心,你怎么能四处溜达呢?

敬翔,这是后梁文官集团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朱温时期的功臣,光是和朱温共事就三十多年,朱温对敬翔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因为敬翔就是一个玄圃积玉,比较渊默雷声的人,他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大部分都是有利的,正确的,所以朱温能积极听取,朱温开国之后,敬翔更是做到了宰相。

朱温一朝的宰相,算上实封和挂职的,一共有七个,其中能力最强,最有才干的,也当属敬翔,而且朱温好杀人,动辄诛灭臣公,敬翔能活到朱友贞时期,客观来说,也算是朱温留给儿子的政治遗产了。

只是,在朱友贞这代人看来,政权强大,王朝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下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而敬翔已经落伍了。

朱友贞没有听从敬翔的劝阻,仍旧拂袖而去,赴伊阙,拜宣陵,也就是他父亲朱温的陵寝,至于拜谒的时候有没有和王莽一样哭一下,那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纣刳比干,而武王得志,你朱友贞现在哭不出来没关系,可你如此这般,不听善言,恣意妄为,总有你眼泪横飞,悔恨无极的时候...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