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www.creaders.net | 2025-04-05 11:00:36  历史剪影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44年—1945年间,美国飞虎队(美国第14航空队)的队员们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记录下了那个仍处于黑白时代的中国的彩色瞬间,就这一点来说,他们对中国的贡献便绝不只在“天上”。(来源:《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的中国式建筑。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宣传画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护国门,铁饰大门前的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石牌坊后的居民区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路边制作香烟是小贩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大花轿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小屋里营业,在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粉笔写的菜单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可爱的女孩身着美军军服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手捧蚕茧的男孩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戴首饰的女孩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城内的阿姨和孩子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洗衣的妇女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滇南首郡牌坊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村民正在耕种田地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护城河边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划船姑娘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昆明的水上交通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通往重庆的公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重庆白市驿空军基地入口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白市驿机场上的中国P-51型战斗机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重庆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重庆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重庆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1945年8月庆祝胜利的重庆街道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重庆的居民区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重庆江边码头拥挤的街道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一个年轻的苦力在炎热的路边休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在重庆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军人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童子军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派到军营做帮工的成都小伙子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成都,烟具店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成都,绸缎庄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成都的商铺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成都的图书馆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华西协和大学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中国军队在杭州基地附近进行训练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穿中国军装的日军战俘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运货的民工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

太和园

”会所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街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干农活的男孩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面带丰收喜悦的男孩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在花生堆里的男孩,背后是碉堡。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脱粒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扬谷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一位老妇人正在晒谷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杭州保俶塔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繁忙的黄浦江景象——老式帆船、驳船、商船和美国海军军舰只公用同一条水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古老的帆船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片中停泊在江边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型巡洋舰“圣保罗号”。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为黄浦江渡口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外滩,世界闻名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从宾馆阳台看到的外滩景象。黄包车和轿车、卡车在同一条道上川流不息。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沙逊大厦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的金属标牌。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有轨电车在战时及战后的许多年里一直行驶在南京东路上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抗战胜利后的大新百货公司大楼(今第一百货大楼)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飞虎队士兵得到特许机会,在国际饭店顶上眺望上海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博大。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飞虎队的科吉斯中士在国际饭店楼顶上眺望上海的城市面貌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及其它建筑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投降后日军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投降后日军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机场,被中国军队缴获和收编的日军飞机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南京路跑马厅对面的美国红十字会,美国军人集结准备游览上海市。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跑马厅赛马俱乐部建筑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苏州河上的渔民小船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苏州河的小码头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苏州河,船上的娱乐活动——打麻将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苏州河边剃头师傅在为客人洗头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苏州河边蜷缩在大楼门口的流浪儿童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1945年12月15日,运送美军去美国军舰的车队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上海 水上商贩在向准备离开中国的美军士兵兜售商品。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从美国运输舰上看到的外滩和黄浦江景象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黄浦江上,在甲板上等待军舰起航的美国士兵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挤满甲板的美国军人

永别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从上海起航横跨太平洋前往美国西雅图途中的镜头,永别了,中国。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