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清宫剧大热门,尤其是康乾盛世最常被翻拍,说起清朝,不得不提到八旗子弟,清军入关打天下,是靠当时的八旗子弟夺得的,所以立国之后,朝廷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都是无比优待,王室宗亲更是拥有更高的待遇,那么大清灭亡后,这群八旗子弟都去哪里了?
何谓八旗?指的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的划分也是合乎当时清朝的军队组织和户口制度,而八旗的后代,就是俗称的八旗子弟。其实在清代,八旗也就是满族人的代称,但是这种划分制度,却为国家带来沉重负担。
八旗子弟整日无所事事,还要花银钱供养著,所以在乾隆九年,为了解决人员冗杂的问题,朝廷决定将3000多户旗人。
迁移至“拉林”,这个地方位处黑龙江,也是一个富庶之地,其作为满族的发源地,土地肥沃。
而那3000多人中,就包括索额图、鳌拜、和珅、傅恒等八旗子弟的族人们,建立了一个“京旗二十四屯”的编制,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方向设置了24个村庄,然后这些村庄又分为头屯,一屯,二屯。
这些戍边的八旗们,就这样一边守著北大门,一边务农生活,过著一农一兵的“兵团”生活。现今的拉林,八旗子弟的后代们,和大多数平民百姓一样,每天过著农耕生活。

▲大清朝灭亡后,满清八旗子弟的后代现居何处?(示意图/翻摄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