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嘉庆年间,以直隶为中心,到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广泛存在有一个叫做天理教的组织,这个天理教,影响力很大,信徒挺多,你说几百万人那没有,但是几万人那肯定是有的。
他们在民间暗自活动,发展人手,设立香堂,主要的理想驱动和目标,一是收香火钱,二是反抗清朝统治,至于反清之后是不是要复明,那作者没有研究过,也就不得而知了。
几万人,也不是小数目了,那么这几万人归谁管呢,归天理教里的两个领导,一个叫做李文成,一个叫做林清。
两位领导某天坐到一起,俩人聊着聊着就有了一个好点子,什么好点子呢,他们准备派出信徒两百位,对大清京师紫禁城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拿下皇宫,推翻清朝的统治。
有人说你这不是胡说八道么?你二百人你就要打京师,你别说二百人,你就是两千人,两万人,也不一定能打得下来啊?何况你还没有这么多人。
但是,李文成和林清还不是那种喜欢出馊主意的点子王,他们要攻打紫禁城,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首先,当年是嘉庆十七年,九月份。
两个月以前,也就是七月份,这个帝国的主人,皇帝嘉庆他出游了,到承德北边的木兰围场打猎去了,去娱乐休闲了,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但是皇帝还没回来,那么李文成和林清就认为,皇帝不在宫里,群臣无主,群兵无首,那就没人坐镇,没人指挥,说明此时宫里是空虚的,是脆弱的,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攻打皇宫,就一定可以成功。
有人说那也不现实,皇帝不在家,不代表紫禁城就没人了,那深宫重地,里三层外三层都是军士,你两百人组成的这么一小撮武装势力,你能进得去么?
(天理教徒攻打紫禁城时留下的箭矢)
您别说,还真让天理教徒进去了。
区区乌合之众,轻易攻破紫禁城,有两点原因,其一,是京师禁军毫无防范,玩忽职守,而且他们久疏战阵,武备废弛,混到嘉庆这一朝,大部分武士啊,侍卫啊,也都是承袭父职,他们根本就没有临敌作战的经验,所以这两百多号天理教徒突然发难,京师守军既无抵抗之力,也无抵抗之意,大部分都翘辫子跑掉了。
其二,这特洛伊之殇,起于木马入城时,最坚固的堡垒,也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之所以攻打紫禁城能这么顺利,还要归功于一点,那就是李文成和林清提前买通了宫里的几个宦官,有他们带路,里应外合,事情就出乎预料的顺利。
攻进皇宫之后,天理教徒们一边烧杀抢掠,一边就要冲到皇族子弟,后宫妃嫔居住的寝殿里,要屠杀皇族,可以说整个宫里那是乱套了,侍卫,宫女,一些办公的宗亲大臣,大家是踵决肘见,弃甲丸走,幸好这个时候嘉庆有一个儿子叫做旻宁,也就是道光皇帝,他临危不乱,一边组织人手反击,一边亲自持械加入战场,最终在旻宁的冷静指挥下,占尽先机的天理教徒们还是被消灭了,李文成和林清也很快被逮捕。
(旻宁戎装像)
当然我们的故事主题,其实不是天理教起义的过程,而是天理教起义失败之后的追责问题。
林清身边,有个叫做祝现的教徒,属于是林清的心腹,也属于是天理教中的小领导了,并且也参与了此次攻打紫禁城的事件,当然也被逮捕了。
那么根据他交待,说其实本来是想要晚几天,再多招募点精壮强力的人手再攻打的,只是自己有个表哥,叫做祝海庆,自己和林清商议攻打紫禁城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被来自己家里串门的表哥给听到了。
自己这表哥还不是一般人,平时在豫王府里当差,算是半个官儿人,林清怕祝海庆告密,事情败露,所以仓促之间举义,人手不足,准备也不足,这才导致了起义的失败。
嘉庆皇帝从承德回来之后,眼看满地狼藉,他是大呼,说这简直是千百年来未有之事,皇帝本来就十分生气,把那些在天理教徒攻进皇宫时怯战而逃,无所作为的官吏,兵丁全都处理了个遍,杀头的,流放的,降职的,反正整挺狠,现在他一听祝现这么说,他更生气了,立刻就到豫亲王的府上把祝海庆给捉了过来,皇帝就问,说你既然知道天理教要起事,你为什么不汇报给你的主子呢?
祝海庆哆哆嗦嗦,跪在地上连呼冤枉,说皇帝我汇报了啊,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汇报给了主子,我跟主子说,天理教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起事了,可主子很不耐烦,说一个星期那还早着呢,又不是今天,等皇帝回来再汇报也是一样的。
祝海庆说的这个主子,叫做裕丰,是皇族子弟,爵封豫亲王。
裕丰的父亲,叫做修龄,这个人,很不简单,查家谱,这人是多铎的后代,是多铎的四世孙。
多铎是谁?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
多铎呢,是个武将,而且是比较知名的那种,从关外厮杀,到清军入关,从击败李闯,再到拿下江南,就没有多铎不参与的,因此乾隆皇帝说多铎是“开国诸王战功之最”,就是说咱大清朝开国打仗,多铎出力最多,因此朝廷优容,封为豫亲王,而且他这个爵位,是世袭罔替,非常的有含金量。
我们知道普通的爵位,限制很多,有的传递次数是有限的,比如说你是藩王,朝廷说你传三代,那么从你开始,你传给你儿子,你儿子传给你孙子,这就结束了,你孙子就没得传了,你曾孙就普通人了。
有的不仅传递次数有限制,在爵位传递的过程中,级别还越传越少,爷爷是侯爵,传到爸爸成了伯爵,传到儿子就成了子爵,反正越来越小,您想想汉景帝的儿子刘胜当年还是中山靖王呢,可传到刘备那一代,刘备什么都没有了,只能自力更生卖草鞋。
有些朝代更加特殊,比如宋朝,爵位基本上不世袭,只属于个人,谁也继承不了。
但是,多铎的这个豫亲王就不一样了,刚才我们说世袭罔替,意思就是他这个爵位啊, 一没有次数限制,无限传,只要大清没灭亡,只要多铎还有后代,那么多铎的后代就永远可以继承前者的爵位,二是不会递减,无论传了多少代,永远都是豫亲王,分量不变,排场不变,啥都不变。
修龄一生,没有什么事迹,性格啊,喜好啊,社会活动啊均不详,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白板人物,乾隆二十七年出生,乾隆五十二年病逝,要说他仅存的硕果,就是他的五个儿子了。
修龄膝下无女,只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老大裕丰,老二裕瑞,老三裕兴,老四裕清,老五裕全。
这回知情不报的,就是修龄的大儿子裕丰。
(嘉庆皇帝像)
得知如此险情却不汇报,反而不以为然,警觉全无,嘉庆皇帝怒不可遏,直接就把裕丰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给撸掉了。
裕丰这个豫亲王的爵位,是世袭他爸爸修龄的,现在既然已经被撸掉了,那么顺位继承爵位的,就是修龄的二儿子,裕瑞。
然而祸不单行,皇帝再调查,这个被审问的祝现,他也不是无业游民,也是半个官儿人,他正在裕瑞的府上做家丁,皇帝听说之后更加愤怒,心说话你可是皇族啊,你是宗室子弟,你家的家丁竟然是天理教徒,还是领导级别的,于是皇帝直接治了裕瑞一个识人不明,养寇为患的失察之罪,裕瑞也就随之失去了继承爵位的机会。
要说这个裕瑞,也是一个奇葩,后来多次犯错,直接从京师给他撵回关外(沈阳)去了,可是他到了关外也不老实,被人举报和一个有夫之妇发生关系,皇帝降罪,将其永久圈禁。
老大,老二都无法继承爵位,可偏偏这爵位还是世袭罔替的,必须得有人继承,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到了修龄的第三子裕兴的身上。
裕兴继承豫亲王爵位不久之后,嘉庆就驾崩了。
嘉庆的儿子,是有几个的,但是嘉庆最后还是选择了旻宁,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旻宁在天理教起义事件中的亮眼表现,给了嘉庆很大的好感。
公元1820年,嘉庆死了,国丧之际,举国哀悼,道光皇帝更是披麻戴孝,茶饭不思,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朝野内外哀声一片,按理说,应该是真哀,因为嘉庆这个皇帝,能力平庸,但是人性挺好,对百姓也不错,豁免天下钱粮,少徭役赋税,他一死,老百姓应该也挺感伤。
那这个时候豫亲王府的裕兴在干嘛呢?他是皇族,自然也要为老皇帝服丧,但是他这个人不老实,他是表面服丧,内心毫无伤感,大家都在宫里边祭奠先帝的时候,他却偷偷溜回了家。
说这裕兴啊,自打继承了豫亲王的爵位之后,他整天是无所事事,花天酒地,肆意玩乐,反正没有正事儿,而且他生性轻浮孟浪,极好女色,经常拈花惹草,生活作风非常的不好。
有天他在王府里溜达,就发现一个叫做寅格的丫鬟,这丫鬟粗布衣褶,可却眉清目秀,虽是粗使下人皮肤粗糙,可偏生腕子白得似新雪映烛,反正在裕兴看来,这丫鬟姿态脱俗,和外面的庸脂俗粉不能相比,裕兴当即就动了色心,他就要强行和寅格发生关系。
只是,这个丫鬟啊,她很贞烈,人家就是来你府上打工的,人家也不喜欢你裕兴,既如此,你凭什么要跟我发生关系,你这不属于是侵犯我么?所以寅格是抵死不从,十分抗拒,裕兴好几次都没能得手。
越是不能得手,裕兴内心就越变态,就越想要得手。
平时王府里人多眼杂,人太多,裕兴也不好直接来特别强硬的,这回嘉庆新死,大家都忙着哭丧呢,家里人要么去宫里了,要么在屋里烧香叩头,都没出来,裕兴抓住时机,趁着天黑的时候回到府里,他是霸王硬上弓,直接把寅格就给强奸了。
裕兴以为自己来硬的,直接把寅格给侵犯了,那么寅格估计也就没辙了,只能从了自己,可是他没想到,寅格宁为玉碎,宁死不从,转天就上吊自缢了。
死人了,事情就闹大了,一来二去,此事就被道光给知道了。
(道光皇帝像)
您知道,当时是国丧头两天,那规矩非常多,乾隆时期,乾隆的皇后富察氏死了,丧礼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大臣竟然剃了头发,搁现在话说就是理发了,被皇帝给发现了,皇帝立刻将这几个大臣赐死,不容商量。
我们知道清朝是辫发,前边是秃的,但是不可能一直秃,一段时间内就会长出头发,所以就要经常剃一剃,平时你要经常剃,可是如果皇帝或者皇后宾天了,处于国丧之际,你就不能剃头发了。
因为按照满州旧俗,君死而臣百日不剃发,放到这个事情里来,就是说富察皇后死了,你做大臣的,你一百天不能剃头,因为皇后是国母,国母死了,做臣子的自然是悲痛万分,每天沉浸在痛苦中,哪儿有时间收拾仪容仪表?你要是在这期间理发了,那就说明你根本不伤心。
您想想,国丧的时候,剃个头都是死罪,何况裕兴在嘉庆刚刚驾崩没几天的时候,就在自己的王府里强奸丫鬟,还导致了丫鬟的死亡呢?
所以道光非常的恼怒,他旋即就下了一道旨意,对裕兴做出了极为严格的判决,当然这判决也很简单,只有俩字:
赐死。
很难想象,一个封建专制君王,在这种问题上并没有袒护亲族,而是干净利落的要裕兴偿命。
当然后来还是没有杀死裕兴,因为很多宗室都为裕兴求情,甚至就连道光的母亲也替裕兴说了两句话,别人的面子不给,母亲的面子道光不好拂,所以皇帝免了裕兴的死罪,但还是褫夺了他豫亲王的爵位,并且关了他三年的禁闭,由此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再次失去了继承人,
老大,老二,老三全都身败名裂,那么爵位按理说,是应该由老四裕清来继承,但是我们翻阅史料可以见得,在修龄的儿子这一代,最终继承爵位的,其实是老五裕全,那么就说明这老四袭爵的时候,也出事儿了,也被撸了,至于是什么事儿,无从查实,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
老五裕全,活了六十四岁,无疾而终,巧的是,这位豫亲王死的那一年,正好是1840年。
朝堂之内,世袭罔替的铁帽子沦为道德废弛者的冠冕,朝堂之外,两百草民也能踏破九重宫阙,既如此,那个处在真正的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道光,既无力约束精英阶层,又无法安抚底层民众,他又何以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利炮坚船呢?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2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3 | 董小姐履历事件闹大 胡锡进发声,北京协和 |
4 | 天津医院多名医护被斩 著名骨科医生骆巍不 |
5 | 习近平上海谈“交棒” 央视略去敏感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除了中国没人买!美国“这产品”订单无处可 |
2 | 人民币彻底歇菜了 |
3 | 断崖式下跌 中国金融海啸降至 |
4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5 | 美国与第一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股市上涨 |
6 |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
7 | 最新数据 北京大麻烦来了 |
8 | 中共对朝鲜突下重手 平壤急大规模召回 |
9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10 | 川普刚刚拍板 减免25%关税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