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县令出身的大唐猛将张玄策 灭掉了一个大陆

www.creaders.net | 2025-05-14 16:37:59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融州县令王玄策,如字所见,他是一个县令,但是在贞观十五年,他接到一项重要任命,那就是作为大唐朝廷的外交副使,出使天竺国。

天竺,就是古代的印度。

这天竺啊,当时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天竺,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

东西南北四个天竺国比较弱小,几乎可以视为不存在,而中天竺一家独大,中天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戒日王朝。

王玄策要去的,就是这个戒日王朝。

时值大唐国力强盛之际,四海拜服,八方来朝,一路上倒是没有什么危险,主要就是时间比较长,王玄策一来一回,走了四十四个月。

护送任务完成之后,王玄策有了外交方面的经验,于是在贞观二十一年,他再次被派往中天竺,这回级别更高,不是副使了,而是正使。

其实已经去过一回了,那么一回生来二回熟,想来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中天竺的国王尸罗逸多对唐朝的态度非常友好,甚至是十分仰慕。

玄奘我们都知道,王玄策第一次出使中天竺的多年前,玄奘就先到了中天竺了。

尸罗逸多对精通佛法,极富个人魅力的玄奘非常喜欢,俩人处的相当不错。

尸罗逸多给玄奘讲佛法,玄奘则给尸罗逸多讲述大唐。

图片(参考图)

大唐的风土人情啊,大唐的强大啊,大唐的皇帝唐太宗啊,音乐文化艺术啊,玄奘都讲了不老少。

尸罗逸多这个国君,他有个绰号,叫做戒日王,这位仁兄,很厉害,他可以说是印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君王,是个雄主,同时在印度古典文化这一块,尸罗逸多也很有研究。

您看就这么个人,玄奘越跟他聊大唐,他越好奇,越聊他越感兴趣,他听玄奘说,遥远的大唐,统治者太宗皇帝,是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而且还有艺术细胞,尸罗逸多一听,哎呦我去,这不和我一样么,而且比我还厉害呢,于是尸罗逸多立刻就生出了朝拜之心。

所以,尸罗逸多派出使者,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带着丰厚的礼品,终于踏上东土,来到长安,拜见了太宗皇帝。

图片(尸罗逸多 塑像)

大唐,那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朝廷不仅对中天竺的来使好吃好喝好伺候,还敬送了不少奇珍异宝,让使者走的时候带回去,并且为了保护使者的安全,朝廷还派人一路护送,那说是护卫队,其实也就是大唐要派使者,再跟着中天竺的使者到那边看一看,相互都有个接触,而这支兼访问和护卫功能的大唐使团里,王玄策就被选为了副使。

那么我们就明白了,王玄策之前已经去过一回了,见过尸罗逸多了,两方相处的非常好,尸罗逸多为了欢迎大唐使团,那是“邑以纵观,焚香夹道”,可以说不仅态度好,而且尸罗逸多完全是把自己放到了藩属的位置上。

那这次访问其实就属于是例行访问了,而且是上国访问下邦。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只是马上要抵达中天竺的都城曲女城(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印度国北方邦卡瑙季县),马上就要见到尸罗逸多的时候,王玄策带领的大唐使团突然遭到了一支中天竺军队的攻击。

这支军队,见到大唐使团,那是二话不说,直接开打,使团没有准备,死伤惨重,除了正使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侥幸逃脱之外全部被杀,甚至就连本来要送给尸罗逸多的礼品,也都被抢走了。

王玄策一开始还挺纳闷,寻思这处的好好的,你们都臣服大唐了,怎么突然翻脸不认人,忤逆动兵呢?

后来王玄策一了解才知道,原来使团从长安刚出发的时候,尸罗逸多就驾崩了,死了。

尸罗逸多一死,中天竺立刻大乱,统一格局不复存在,转而开始四分五裂,分崩离析,中天竺里有个叫做阿罗那顺的叛臣趁机篡位自立了。

中天竺的君位如何交替,那属于是人家内政,王玄策管不着,但是问题是,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国王,最起码是要派人叫大唐朝廷请封,得到太宗皇帝的认证才行吧?

你擅自登基也就算了,你还敢派人袭击大唐使团,你这也太嚣张,太过分了。

王玄策决定,一定要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个狂妄无道的阿罗那顺。

但是,在教训阿罗那顺之前,王玄策必须先解决一下自己的困境,因为他和蒋师仁没跑多远,就被中天竺的军队追上,当即逮捕,投入了监狱。

图片(大唐正使 王玄策)

这被关起来了,而且生命时刻受到威胁,那你出不去,或是被害死,一切就都是空谈。

好在,阿罗那顺压根就没瞧得起这支大唐使团中的两个小领导,所以对关押他们的监狱,没有派多少人手,防范也非常的稀松,而王玄策和蒋师仁抓住机会,有天晚上夜黑风高,他俩就越狱逃走了。

茫茫黑夜中,王玄策望着身后的曲女城,脸上充满了不甘和落寞。

我们可以理解王玄策愤怒的心情,但是我们很难能想到,孤身二人的王玄策,他有什么办法能收拾阿罗那顺。

正常来说,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那就是返回大唐,把事情禀告朝廷,然后让朝廷出兵讨伐阿罗那顺。

这种办法最为稳妥,但是王玄策并不乐意,因为他觉得就这么未建寸功,灰头土脸的回去,丢人现眼,以后自己在官场还怎么混?

所以王玄策说,我不回去。

第二种,专诸刺王僚,荆轲刺秦王,秘密潜入曲女城,趁其不备,突然一击,直接以小博大,把阿罗那顺给刺杀掉。

这也是个办法,性价比高,可是问题是,先不说能不能潜入进去,进去了有没有机会刺杀阿罗那顺,主要这个办法有去无回,无论成功失败,自己都得交待。

所以王玄策说,死可以,但是不能死的如此没有价值。

那么,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就近借兵,组织起一支军队,对阿罗那顺发动战争。

所以,就在公元647年的某一天,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乞丐模样的大唐官员,突然出现在了吐蕃国境内,并且要求吐蕃国王提供一支军队给自己。

这俩人,正是刚刚翻越过喜马拉雅山的王玄策和蒋师仁。

想一下,大唐虽然强大,可毕竟是在千里之外,眼下两个流浪汉一般的大唐官员来此,张嘴就要借兵,听起来非常的不现实。

但是您别说,俩人还真就借到了,而且就凭王玄策的一句话:

人从大唐来,兵是大唐借。

图片(画中的吐蕃使者,正在向大唐求亲)

当时的吐蕃国王,是松赞干布,此前他才刚刚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唐朝和吐蕃和亲,关系老好了,于情于理,松赞干布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吐蕃慷慨解囊,左右筹措,借给了王玄策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总人数在八千人左右。

这八千人,有一千人是吐蕃兵,七千人是泥婆罗兵,泥婆罗,在今天的尼泊尔那一块,当时属于是吐蕃下边的属国。

八千多人的军队,那人数不算少了,可是在中天竺面前,在一个国家面前,似乎还是不够看,但是就是靠这八千人,王玄策缔造了一场军事史上的奇迹。

带兵再翻越喜马拉雅山,王玄策用三天时间突破了中天竺的防线,打得中天竺的军队大败,被王玄策在交战中斩杀三千人,又被王玄策放水淹死一万人。

阿罗那顺一看大事不妙,赶紧逃跑,但是他也没有说一跑了之,他还很不服,他逃窜到了东天竺国,然后在东天竺国纠集残部,还弄来很多战象,要和王玄策做殊死一搏,结果王玄策使用火攻之术,大象畏火,看到王玄策放火,那是掉头就跑,反而把阿罗那顺自己的军队阵型给冲散了,战败之际,阿罗那顺也被俘虏,中天竺国就此灭亡。

因为阿罗那顺逃到了东天竺国嘛,东天竺国一看事情闹大了,怕王玄策顺道再把东天竺国灭了,于是东天竺国国王尸鸠摩赶紧敬送王玄策三万头牛马,以及大量珍宝,王玄策这才押着阿罗那顺离去。

图片(兵败被俘 阿罗那顺)

往回走的路上,王玄策接着扫清阿罗那顺的残余势力,俘虏其部众一万人,缴获牲畜三万头,并攻下城池五百座,王玄策一看这回是差不多了,于是带着数不清的战利品,以及阿罗那顺,返回了长安。

至于天竺各国,以前或许还有不臣之心,可是经过王玄策这么一闹,谁还敢不服啊,纷纷上表称臣,遣使入贡。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王玄策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简直是奇迹缔造者,但其实,正值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基本就没拿天竺国当盘菜,当时大唐呢,很多边将都在建功立业,王玄策的功绩,反而并不被朝廷重视,甚至于在这之后史料里有关于他的记载都没有了。

今观其人,生殁不显,所从来兮渺渺,所终往兮茫茫。

恍若太虚一羽,惟寄此命,浑如幽壑孤星,独耀斯行。

当年一个县令为什么会被选拔为外交使节,没记载,王玄策的家世,祖上几代,没记载,生年没记载,卒年也没记载,此人匆匆出现,匆匆到此,仿佛就是为了这一次的使命而存在...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