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吸引著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目光。李煜的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其人生悲剧的深刻表达。在他的众多词作中,《虞美人》被誉为千古绝唱,随便摘取一句都成为不朽名句,而这首词也成了李煜人生的绝命之作,随著它的完成,李煜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李煜一生创作了许多词作,而就在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的七月七日晚上,当天是李煜的生日,被幽禁在汴京近三年的他,也许是酒喝多了,也许是哀愁汇成了江流,回想起曾经身居高位、朝臣叩拜,念及如今深锁宫墙、沦为囚徒,提笔写下了《虞美人》。后来这首无限哀愁的词,传入了宋太宗耳中,宋太宗闻之大怒,一位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表达亡国之恨,于是赐李煜毒酒一杯,结束了李煜长达四十年的故国旧梦。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发了李煜对故国的无尽哀思,内容写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作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一直被视为千古绝唱。整首词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开篇,勾画出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图景。随后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与哀愁。
词作下半部分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将过去的荣华与现实的悲凉形成强烈对比,最后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收尾,将无尽的愁绪如江水般滔滔不绝地展现出来。而《虞美人》这首词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无论是从词句的艺术性还是情感的深度,都难以被后人超越。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图/翻摄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