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再给他五年,天下易主

www.creaders.net | 2025-07-02 17:06:18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契丹国建立,阿保机称帝的时候,漠北草原上的其它游牧民族,还没怎么发展起来,既然混的不好,那自然唯阿保机这位老大哥马首是瞻,中原地区就更不用提了,朱温虽然取代了唐朝,建立了后梁,但是后梁的疆域很小,实际控制能力不行,加上河东的李克用一直和朱温较劲,所以放眼天下,没有人有时间,有能力去干涉,去遏制阿保机的发展,那么这个时候,阿保机就抓住机会,他占领了辽东,迫使高丽屈服,还南下幽燕之地,将契丹的统治范围推进到了黄河以北。

对老百姓来说,摊上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除了倒霉,也没有别的形容词了,但是对阿保机来说,这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唐末五代,中原板荡,实际上当时的中原,无非就是朱温的后梁,李克用的河东,以及刘氏父子的桀燕,他们三方角力。

而这些割据势力,有时候打急眼了,落于下风了,或者情势所迫,他们又往往要借用契丹人的力量,大家都想要引契丹人为强援,用以打击对手。

这么一整,这就给了阿保机向中原拓展的机会,看到中原的广袤土地,大好河山,这也会不断的刺激他扩张领土的野心。

公元917年,是神策二年,新州将领,也就是河北涿鹿将领卢文进,和庄宗李存勖不对付,于是举兵投降了契丹。

有了中原将领的投降和支持,阿保机更有信心了,于是他就带着卢文进开始攻打幽州,而且阵仗相当之大,阿保机亲自带兵,带了三十万大军,那是志在必得,没成想,阿保机打幽州,打了二百多天,却始终没打下来,不因为别的,而只是因为,负责防守幽州的,是河东军中资历最老,下盘最稳的老将周德威。

幽州城下受挫,这感觉就和努尔哈赤当年未逢一败但却在宁远吃了袁崇焕的亏是一样的感觉,阿保机也是出道以来未逢敌手,未尝一败,幽州攻防战他输给周德威,不是因为他打不过周德威,而是岁月无情,虽然已经让周德威无法和如日中天的阿保机正面对抗,但却教会了周德威用经验来对抗危机。

幽州没拿下来,对阿保机来说,很是遗憾,当然作者要在这里说一句,幸好是没拿下来,这要是拿下来了,以后都用不着石敬瑭割让了,契丹提前十数年就能掌握中原命脉,占据地理优势,这得给后来的中原政权带来多大的威胁和压力?

图片(契丹壁画)

幽州虽然没拿下来,可是毕竟卢文进已经投降,阿保机重用卢文进,把他安置为了卢龙节度使,这就为日后契丹人南下中原,打开了第一道门户。

神策六年,镇州防御使张文礼杀死老节度使王镕,叛乱造反,也向阿保机求救,阿保机一看机会来了,再度引兵南下,大军从居庸关浩荡而出,经过古北口,很快就攻陷了涿州,包围了定州。

只是,毕竟这一片是李存勖罩着呢,契丹人想要南下中原,深入腹地,就必须先突破李存勖,实际上如果两方人数一致,兵力相近,真打起来,谁输谁赢不好说,但是我们也知道,李存勖打仗的经常突发恶疾,他总是喜欢冒险,喜欢逞能,这一仗,他带着几千人的队伍就敢冲到阿保机几万人的大军里开始拼杀,结果自然是落于下风,被阿保机全面压制。

好在,这乱世之际,喜欢装的人,必然都是有点真本事的人,因为如果没有真本事还要装,那基本上装一次就死了,能一直装一直不死,就说明人家有装的资本。

李存勖生平好弄险,是因为他打仗的确很猛,作战能力很强,在被阿保机大军包围的情况下,他左右冲杀,硬生生的劈出了一条血路,竟然逃了出去。

被李存勖这么一搅合,阿保机的行军计划全被打乱了,赶上冬季,天降大雪是天气恶劣,契丹军缺乏粮食,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阿保机没办法,只好撤军返回。

但是,契丹军撤退的是井然有序,不慌不乱,十分从容,甚至就连李存勖看到契丹军退军之后,都忍不住发出感叹,说虽然阿保机是个蛮人,但是其治军之严,其实不亚于中原军队。

幽州没打下来,定州也没打下来,两次失利使阿保机意识到,也许是自己的方向错了,所以这之后如果不是特别好的机会,阿保机就很少南下了。

那我们说,阿保机从出道以来,他是用兵如神,悍勇无比,从无败绩,这两回手握重兵,在兵力上呈现出了压倒性优势,为什么反而会遭遇失败呢?

图片(后唐庄宗 李存勖)

成功的方法不好总结,但是失败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是因为阿保机面临的对手很强大,李存勖治国水平相当一般,但是要说打仗,他敢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第二,契丹人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骑兵部队,骑兵擅长什么?擅长野战奔袭,但是中原经过唐朝百余年间的发展,已经有了坚固的城池和严密的城防体系,契丹刚刚开国,各方面发展还都不太行,尤其是缺乏高效的攻城器械和成熟的战术。

第三,主动出击的,就要比被动防守的,在消耗上要高得多,阿保机深入中原,那他就是远离草原,等于说他的整个后勤补给线是特别的长,在这种后勤薄弱的前提下,一旦战事拖延,军队补给就会出大问题,补给一出问题,那完了,仗也不用打了,直接就输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幽州地处燕山山脉的南麓,燕云十六州更是中原农耕文明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这是老天爷赏的地形防御。

契丹军队要南侵,就必须先翻越这道屏障才能进入华北平原,这和当年诸葛亮出祁山是一个道理,路有多难走,仗就有多难打。

连续的失败让阿保机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意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自身实力的结构下,正面强攻,意图直接征服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那是行不通的,所以他及时的调整了战略方向,他要换个思路。

管子有云: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

为今之计,只有先把草原游牧的诸部平定了,把渤海国也拿下来,让契丹的内部更加强大,消灭掉侧翼和后方的威胁,才能集中力量南下争夺河东河北,

阿保机的执行力非常强,中原吃了败仗之后,他立刻对西北,东北开始用兵,吐谷浑,阻卜,党项纷纷臣服,契丹大军一直打到肯特山,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东边,往西,大军直抵浮图城,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新疆,往北到胪朐河,往西到阿尔泰山,这在极大程度上扩大了契丹的势力范围。

辽西攻取了,辽东占领了,大兴安岭地区也纳入了契丹的版图。

具体的战争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无非就是阿保机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没什么好讲的。

唯一对阿保机来说有点难度,也就是渤海国了。

渤海国,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一支叫做靺鞨的古代民族建立,领土范围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东北三省,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渤海国啊,在大唐武周时期就建国了,底蕴深厚,时间很长,而且他们积极吸收唐朝的政治制度,效仿中原汉制,几代国君也没有什么昏庸暴虐之辈,所以发展的也很不错。

作者以前看过一款渤海国制作的熏炉,样式考究,制作精良,一看就不是出自于弱国之手。

发展不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渤海国就在契丹的后边,阿保机每次南下的时候,他总是担心渤海国突然发难,背刺自己,所以他总得分出兵力和精力来提防渤海国,这早晚是个祸患,必须要根除。

您说渤海国大吧?挺大的,您说渤海国强吗?也挺强的,但是架不住阿保机有“只要不南下一定打胜仗”的buff,所以他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攻破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四平,六天时间就包围了渤海国的都城忽汗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牡丹江市,三天之后,渤海国失去抵抗能力,或者说压根就没抵抗,末代君王大諲譔开城投降,渤海国就此灭亡。

灭掉渤海国之后,阿保机没有着急回去,他在渤海国滞留了半年时间,一方面积极平定渤海国境内的残余势力,另外一方面,他设置制度,法律,官府,开始着手统治这片新的土地,也就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进行实际管理。

可以说,在消灭渤海国之后,阿保机结束了从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割据和分裂,更为压制在未来崛起的女真人提前占据了有利地形。

暮色苍茫,天下饱览,东北北部以东到日本海的大片土地,如今已经在阿保机的脚下。

江山如此,谁人能不痴迷,谁人能不留恋?

只是,正对未来无限展望,可倾全力南下,再次席卷中原的阿保机意识不到,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尽管阿保机是契丹的主人,是契丹的开国皇帝,尽管他是那个时代的枭雄,是风云人物,可是,个人在历史洪流面前,始终是渺小的。

渤海国的覆灭标志着东北割据的结束和一个契丹主导的北方强权时代真正开启,但这个时代的开启者本人,却未能见证和引领这个帝国走向他理想中的下一个高峰。

在征服渤海国半年后,阿保机率军返回,病逝于途中...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2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3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4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5 俄罗斯就快撑不住了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