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敬达死了,杨光远带兵投降,后唐大军惨败,石敬瑭所部军队和契丹大军得以十分顺利的向南而下,直逼洛阳。
实际上,李从珂算不上是一个特别昏庸的皇帝,而且他也不无能,他是有些能力的,最主要的是,讨伐石敬瑭和阻截契丹军队的兵力虽然没了,但是天下大部分的藩镇,地方军队,本质上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后唐兵力还是很强的,完全有能力抵抗。
但是,李从珂不想抵抗了。
还有些大臣说,既然燕云十六州已经落入契丹之手,那咱们干脆就迁都吧,离开洛阳,把敌人放进来,利用广袤的地形来做周旋,皇宫门口挤满了请愿的百姓,全国各地都在不断的向朝廷请示,说自己愿意和唐朝廷共存亡。
世间何物载深愁?欲问苍天泪已收。
千帐灯摇人尽望,山河破碎月如钩。
只是这一切,李从珂已经不在乎了,他意志消沉,每天除了饮酒就是伤春悲秋,他不做军事部署,也不领兵出战,说白了就是等着契丹人打上门来,地方藩镇本来还有心效忠李从珂,可一看皇帝都已经放弃了抵抗,他们也不挣扎了,石敬瑭和契丹人所到之处,再无反声,大家是纷纷缴械投降。
(优柔寡断 李从珂)
李从珂的行为,很奇怪。
刚才我们就说,尽管张敬达所部失利,但李从珂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完全崩溃,藩镇也没有集体倒戈,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想抵抗,随时能抵抗,李从珂为什么就这么放弃自己了呢?
首先,李从珂的皇位,他不是顺位合法继承,而是靠兵变夺权获得的,石敬瑭造反的时候,首先就攻击他得位不正,这一下子就戳中了李从珂最心虚,最害怕的地方,从此之后他就有心魔了,有心理压力了。
其次,派张敬达剿灭石敬瑭的时候,李从珂信心满满,认为此战必胜,认为拿下石敬瑭就是易如拾芥,探囊取物,结果后唐大军在晋阳城下以惨败收场,这种期待的破碎和落差感,李从珂难以接受,他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场战争中被击溃了。
最后,我们要结合李从珂的结局来论证。
清泰三年,在没有组织抵挡而导致各地藩镇投降,在众人离心,众叛亲离之后,李从珂眼见木已成舟,日薄西山,他不再挣扎,而是带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点燃木柴,引发大火,随后自焚而死。
(自焚玄武楼)
我们说如果李从珂坚持抵抗石敬瑭,他不一定成功,但是的确有概率成功,而且概率很大,那他这种选择自焚而亡,消极对待的方式,就好比是一个人在赌场里拿到了一副点数很大,几乎可以通杀的牌,但他却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副牌烧掉了。
五代十国的生存法则是什么?是赢家通吃,输家失去一切。
石敬瑭幻想的剧本是,他要征服后唐,要活捉李从珂,要强迫他禅位,自己受禅登基,在典礼和仪式中完成自己的身份蜕变。
但是,李从珂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李从珂带着玉玺自焚,这个行为很关键,因为就从李从珂自焚玄武楼之后,传国玉玺就彻底失踪了。
传国玉玺,大家都听说过,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他就制造了一枚玉玺,他本人持有,作为他是合法皇帝的凭证,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都必须从前边的朝代继承传国玉玺,当然有的时候也没办法继承,那就只能硬抢。
秦末战乱,刘邦带兵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把玉玺给了刘邦,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玉玺又被王莽所得,当时玉玺在太后王政君的手里,王莽派人去要,老太后十分生气,把玉玺掷在地上,摔出一个角来,王莽得到玉玺之后,用黄金将这个缺角补全。
王莽败亡之后,玉玺辗转流落,最后到了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手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玉玺经手于孙坚,袁术,汉献帝,曹魏,到最后西晋统一,归于西晋。
西晋很快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司马氏国灭,玉玺又从西晋到前赵,后赵,冉魏,东晋,一直到十六国时期结束,又历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到隋朝统一,为隋朝所有,隋朝灭亡之后,玉玺流落漠北,唐朝太宗时期,玉玺重新回到中原,唐朝灭亡,朱温获得玉玺,后梁灭亡,玉玺落入沙陀李氏之手,一直传到李从珂这一代。
从始皇帝开国到李从珂自焚,玉玺经历了1157年的漫长时光,这对普通人来说的确很漫长了,但实际上,如果以一个人的平均寿命是70岁来看,这才不过是十六代人的生息繁衍。
王朝更迭和群雄逐鹿的时代里,传国玉玺被视为是正统王朝的必备信物,在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之后,如果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拥有传国玉玺,那么他统治的合法性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但是如果你没有,你就要遭到质疑,会被认为是僭越,或者被嘲笑是白板天子,因为玉玺是从秦朝一脉相承的皇权象征,这是一种天命统绪。
皇帝发布诏令啊,行使权力啊,加盖文书啊,都需要玉玺,这更是一个中央权威的物化标志。
李从珂携带玉玺,自焚于火中,而玉玺也就此消失,下落不明,这让石敬瑭在之后成为了第一个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获得传国玉玺的皇帝,石敬瑭的皇权,注定是残缺的。
只是,如果只是要给石敬瑭造成心理阴影,破坏他称帝的合法性,就要彻底的放弃抵抗,而付出生命和国家灭亡的代价,听起来也太反常了。
(古代玉玺)
的确,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反常。
我们只能说,有时候,我们需要相信气运的存在。
当气运眷顾李从珂的时候,他敢单枪匹马的冲到敌军阵营当中,斩杀敌兵,砍掉敌方的帅旗,然后再从容撤退。
可当气运远离李从珂的时候,他手握重兵却不能发起抵抗,竟然每天在宫里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最后落得一个自焚亡国的结局。
潮来万舸竞,水落一舟囚。
要知道,自焚而死,这是最令人绝望的死法之一,在火焰席卷全身的瞬间,人会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死去,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谁能想到,谁能理解,李从珂有勇气自焚,却没有勇气拯救个人和王朝的命运。
黑烟滚滚,从玄武楼焦黑的残骸中升起,一直升腾到洛阳城的上空。
雁门关而来的契丹铁骑,马蹄卷起烟尘,契丹人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席卷,碾过破碎的山河,而这座曾短暂辉煌的楼台,连同李从珂本人,以及象征着无数野心,荣耀,血泪,传奇的玉玺,一同焚尽于烈焰深处。
李从珂自焚的这个洛阳玄武楼,其实严格意义上叫做玄武门,门上建造有小楼,所以也叫玄武楼,这是洛阳城的一个出入门,而且应该是仿制唐时大明宫的玄武门。
大明宫玄武门,是大明宫的北宫门。
在这道宫门下,发生过玄武门之变,李崇俊政变和唐隆政变,这三起事件都深刻的改变了唐朝的走向,所以玄武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大唐。
后唐在京师洛阳修建玄武门,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追思故国,尽管这是一个由沙陀人所建立的政权,但是在人心道德丧尽的五代十国里,他们一直奉大唐为正朔,认为自己是大唐的延续,他们更希望用空间符号填补沙陀政权合法性的裂缝,但最终,这道裂缝没能被填补,反而成了李从珂的埋骨葬身之地。
(虎狼之色 石敬瑭)
攻入洛阳的石敬瑭收敛了李从珂的遗骨,对于石敬瑭来说,李从珂并非是什么不共戴天的仇人,也并非真的是李从珂的削藩逼迫石敬瑭走上了谋逆作乱的这一步,这位河东的石郎不惜引来契丹人消灭后唐,无非是因为他个人野心的无限膨胀。
作为一个曾经服侍了后唐几代君王,甚至是亲身见证了这个帝国兴起衰落的河东石郎,当他再次步入洛阳城时,心中会不会泛起一丝丝的涟漪呢?
后唐灭亡,石敬瑭开国称帝,建立了后晋,成为了五代中第四个中原政权的开国皇帝。
廿载河东臣节骨,一朝幽朔虎狼谋,从幕后到台前,从战场拼杀到经营河东,从战战兢兢到千钧一发,石敬瑭用一种很不光彩的方式,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有人说,三皇五帝到如今,史书浩瀚如烟,所书不过四个大字,争当皇帝。
那么,做皇帝真的有那么好吗?
如果石敬瑭知道他的王朝不过两代而亡,如果他知道千秋之下他将永担骂名,如果他知道他以为的成为帝王之后的至尊享受放在整个历史时间线中不过是恒河沙数,不值一提,他还会如此癫狂,如何不择手段,他还会选择这样的人生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坦克车队夜过长安街 北京果然出事了 |
2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北京这下慌了 |
3 | 蔡奇突然反水 和习唱对台戏 |
4 | 炸烂北京!录音曝光习一脸懵逼 |
5 | 凯特王妃参加国宴美翻天 马克龙这表情…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2 | 坦克车队夜过长安街 北京果然出事了 |
3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4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5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北京这下慌了 |
6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官媒慌了! |
7 | 蔡奇公然僭越 北京谁当家? |
8 | 川普话音刚落 暴涨开始了 |
9 | 川普自爆“敢犯台就炸烂北京” 习当场懵了 |
10 | 女子坐11小时飞机回国后突去世 这几类人要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