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前半生乱世杀神,后半生俯首称臣

www.creaders.net | 2025-07-18 12:51:19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以前的石敬瑭,和现在的石敬瑭,区别很大,但又不太大。

以前他治理河东的时候,非常勤政,凡事亲力亲为,还专门办过几个比较典型的案子。

有一回,有一个民妇和一个士兵发生争执,俩人闹到了官府,石敬瑭亲自断案。

案情是这样的,民妇是一个农民,在家门口晒谷子,结果她晒的这些谷子,全都被士兵的马给吃掉了,民妇要求士兵赔偿她的损失,所以就闹到了官府来。

士兵呢,自然说冤枉,说自己的战马啊,自己看管的好好的,绝对没有吃民妇的谷子。

她说她有理,他说他有理,这古代也没有监控,这种案子其实到这一步,就很难侦破了,不过石敬瑭还是有办法的,他要求将这匹涉案的马匹当场宰杀,看一看马的肠子里到底有没有谷子。

如果有,那就是士兵在撒谎,就将士兵处死,如果没有,那就是民妇在诬陷,就将民妇处死。

事情的后续是,马的肠子里没有谷子,一粒都没有,石敬瑭认定是民妇诬告,于是将民妇处死。

事实上,就这么将民妇处死,其实是有些过重了,但这并不是说石敬瑭手太黑,而是五代时期的法律就是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立法很重,处罚更重,作为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乱世他必须用重典,用了重典,以儆效尤之后,果然河东境内像民妇这种无端滋事的情况少了很多。

还有一桩案子,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我们叫张三,还有一个人,我们叫张四,张三和张四是兄弟,张三是哥哥,张四是弟弟。

弟弟要把一块土地卖给哥哥,这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哥哥给不上好价钱,弟弟就不卖给哥哥了,要卖给别人,卖给谁呢?卖给一个叫做王六的人。

但是,弟弟和哥哥其实已经把合同给签了,这个时候这块土地,属于履行阶段,弟弟不太好往出卖,王六也担心自己把这地买过来之后,手握合同的哥哥会来闹,弟弟呢,他着急卖,于是就希望哥哥可以把合同拿出来,做个转让,哥哥说那肯定不行,这块地我是志在必得,弟弟和哥哥这就有了矛盾,又闹到了官府,还是石敬瑭来处理。

图片(河东制霸 石敬瑭)

石敬瑭说,兄弟之间本该感情和睦,不应该有此不义之事,可现在出了这种事儿,那就是我这个父母官的责任,是我教化民众不到位,同时石敬瑭认为,这件事情,或许弟弟也有道理,哥哥也有道理,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哥哥身上,因为古人讲究谦让嘛,大家下意识就会觉得哥哥应该让着弟弟,所以石敬瑭的处理办法是,重打哥哥一顿,然后把土地卖给王六。

稗官野史中有很多关于石敬瑭处理民生啊,断案判罚之类的记载,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发现,石敬瑭和那些在乱世中只会杀人,只会抢资源,抢土地的军阀还是不一样的,有本质上的区别,他有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有基本的逻辑思维,甚至是非黑白,他都能分得清,至于他割地事契丹人,只能说他人品不行,是他自己的个人选择。

皇帝是当上了,但是这个皇帝,当的并不舒服。

图片(后晋初立)

后唐灭亡,后晋建立,这新得天下,必然是政权不稳,人心浮动,地方上的藩镇,节度使,他们表面归顺,但内心怎么想的,那就没人知道了,这帮人是拥兵自重,叛乱和冲突时有发生。

还有就是民生问题,自从后唐庄宗死了之后,这天下就没消停过,后唐内斗不休,然后是石敬瑭叛乱,一打仗,社会崩溃,生产停滞,民生凋敝,别说老百姓没钱了,就是朝廷的府库里,那也是干干净净。

最后就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契丹人的确扶持了石敬瑭,暂时也不打算对后晋造成什么威胁,但是,契丹欲壑难填,贪欲太大,得了燕云十六州还不算,他们是变本加厉的向后晋索要各种财物资源,你不给,不给就给你上压力。

面对这些问题,石敬瑭找来心腹大臣桑维翰,俩人一顿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于藩镇,你比如说后梁,后唐,基本是不服就打,你不听话,那就打到你听话,后晋就不同,石敬瑭主张怀柔,他放下了过去的恩怨,推心置腹,用最大的诚意来换取他们的归顺和支持。

您想一下,梁唐两朝武力削藩,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会造成严重的内乱和内耗,一下子内部也不稳定了,后晋在这个问题上就有点清风化雨的感觉,轻描淡写的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在积极安抚藩镇的同时,石敬瑭也没有放松军事上的准备,他训练士卒,修缮城防,打造武器,追求自身力量的加强,当然这也是最根本的,因为说来说去,一切都要靠硬实力说话。

在民生方面,石敬瑭大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种和蚕桑两项,目的是为了恢复国家经济,充实国库,因为只有农业恢复了,后晋这个政权才能实现稳定的税收和粮食储备。

农业发展了,商业自然也不能不发展,石敬瑭促进商业交流,鼓励贸易活动,寄希望通过商业来增加财政收入。

而对于契丹,石敬瑭则采用十分谦卑的外交辞令和赠送丰厚财物的方式,尽力满足对方的要求,以维持和平,尽管这种和平只是表面上的。

做皇帝真的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石敬瑭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图谋造反,和李从珂兵戎相见的时候,他一直以为做皇帝是一件美差,代表了荣华富贵,代表了金题玉躞,象箸玉杯,日后就是乘坚策肥,至尊天下,说白了就是俩字,享受。

但是现在看来,享受是小,遭罪是大。

所谓享受,是虚幻的表象或遥远的未来,巨大的压力,无尽的麻烦,屈辱的妥协,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才是他登基后每日必须面对的现实。

到这一刻石敬瑭才明白,至尊的地位给他带来的不是至极的享受,而是至重的责任,至深的危机和至大的屈辱。

图片(契丹壁画)

尤其是在石敬瑭这种靠外力和背叛上位的特殊情况下,这罪你就遭吧,一遭一个不吱声。

不知道石敬瑭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是他真的就对契丹人害怕到了极点,纵观他的一整个帝王生涯,他对契丹可以说是屏气膝行,承颜候色,说百依百顺,绝不为过。

每次石敬瑭给契丹写信,他都用表书,您想想一个皇帝,他用表书,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强调自己是臣子的身份,他在书信中称呼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则称呼自己为儿皇帝,平时契丹的使者到中原来,石敬瑭都下拜领受诏敕。

当时契丹和后晋约定,后晋每年向契丹输送布帛三十万,但是石敬瑭觉得不够,啊,远远不够,所以他逢年过节,有事没事就大车小辆的往契丹拉东西,给契丹送礼,您说送礼送到什么程度?从开封到辽上京的道路上,马车络绎不绝,蹄踵相衔,一问,全都是石敬瑭派到契丹去送礼的。

想当年,石敬瑭在军中也是一员虎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多次深入险地,杀出重围,打仗的时候他经常做先锋,有一回李嗣源被梁军包围,是石敬瑭挺身向前,持剑辟道,厮杀出一条血路,《旧五代史》里说“敌人望之,无敢袭者”,你说说当年他得猛到什么程度?

昔年,马嘶鸣是战鼓,伤口血是勋章,傲骨撑起如山甲胄,脊梁从未为任何人弯曲,但是现在,沧海横流,人间变化的同时,石敬瑭也变了。

昔年长剑挑落贼将,今日玉阶前只有尘埃,就好比虎啸山林终成困兽哀鸣,这不仅是石敬瑭的个人悲剧,更是武夫政权宿命的血鉴。

当石敬瑭甘愿钻进权力的牢笼,他曾经的利爪,就成了他向驯兽师献媚的玩物。

是什么改变了石敬瑭呢?是什么让他改变道德,丧尽尊严?

看来追逐帝业之心,也是历史给人的魔咒。

所以,尽管他对内招抚优容藩镇,但是大部分藩镇都不太服他,都试图反抗他,这不仅仅是藩镇对石敬瑭个人的厌恶,更是对他事契丹如父而感觉到屈辱。

图片

(孤城抗敌 吴峦)

在这里,要提到一个叫做吴峦的人。

吴峦,字宝川,郓州卢县人,后唐末期,任职山西大同节度使沙彦珣的节度判官,石敬瑭造反的时候,引契丹人南下,契丹人路过大同,沙彦珣一个没注意,竟然被契丹人给掳走了。

大同,也就是当时的云州。

沙彦珣是云州节度使,他是当地的最高领导,这一下子领导被捉走了,云州无主,而吴峦在云州工作多年,人比较有名望,工作能力也有,因此被城中军民推举,让吴峦暂时主持云州事宜。

契丹南下的时候,大部分的州郡,基本上都是观望状态,后唐赢了,那就接着和后唐混,后唐要是输了,那也只能是转投石敬瑭,但吴峦的选择是,关闭城门,拒守契丹,他不要做卖主求荣的叛徒,而要以微薄之力,和自己心中的信念共存亡...

可叹呐,开封城中的石敬瑭以为找到了乱世的生存之道,却不知这条路的尽头,是永恒的屈辱与历史的审判。

吴峦的光芒或许微弱,却足以刺痛后世的眼睛,让我们不断追问——在权力的天平上,尊严的重量,究竟几何?

至于这个小人物的故事,那将会是我们下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相差30岁的王石田朴珺夫妇,终究没抵过残酷
2 出人意料?张又侠操盘 全军重大转向
3 没熬过酷刑 秦刚被处决?
4 神秘爆料指向8月 习要出事?
5 压力排山倒海 川普被迫下令…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