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功劳归俄罗斯?海兰泡却是乌克兰的罪

www.creaders.net | 2025-07-30 20:03:49  历史鉴赏者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部分网友的评论中,我总结出了这么一个规律。如标题所言,抗美援朝在背后支援的功劳,全都归属俄罗斯,因为他们觉得俄罗斯和苏联没区别。

不过事关海兰泡惨案的罪过,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版本。他们认为,乌克兰也是沙俄的一部分,而且冲在前线的是哥萨克骑兵,所以海兰泡惨案的罪过,应该怪罪到乌克兰头上。

不得不说,辩证法是真厉害啊,还是那句话,只要角度够刁钻,大便也能被说成香饽饽。咱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这两段历史。

海兰泡的帽子,究竟该扣给谁

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是发生在1900年7月的惨案。这一年恰好是八国联军侵华,当时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的同时,还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攻打东北,那便是沙俄的军队。

不过在17万俄军入侵东北之前,他们曾经小试牛刀地攻打过海兰泡对岸的瑷珲城,也就是现在的黑河市。

这次突袭并未成功,就好像特别军事行动突袭基辅一样,以失败而告终。恼羞成怒的俄军,回来以后就把责任全部怪罪到了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地的中国原住民头上。于是这帮俄军便向他们举起了屠刀。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历史真相,很多人说外东北没有中国原住民,那是谬论。1858年到1860年,沙俄占据外东北的时候,当地就有1到2万中国原住民了。因为外东北和东北,原来是连成一片的,外东北也有很多黑土地,也适合耕种。是后来沙俄入侵后,才人为把这片平原强行划分到两个国家的。

图片

当时的原住民包括了汉人、满人以及达斡尔人等。在1858年的《瑷珲条约》里,沙俄方面还特别标注了一点,虽然外东北划入了沙俄版图,但沙俄依旧允许中国原住民在原有的地方定居、耕种,俄国人也不会去打扰这里的中国人,更不会抢占他们的田地和财产,这里的中国人依旧归清朝管辖。

那时候不少俄国官员还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是贻祸无穷的事情。但所有建议都被当时的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给否了。当时他的考虑是,先拿到土地的所有权,这只是一剂安定剂罢了。稳住当地原住民,才能让俄国顺利地拿到这片土地。

为啥?因为那时候沙俄根本就没有实力和清朝硬碰硬,当时穆拉维约夫手里只有1000多号人,沙俄又刚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损失了50多万大军,几乎家家戴孝,怎么和清朝较劲?

图片

言归正传,那么对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原住民下手的,究竟是哪些人呢?有人说,是哥萨克骑兵,所以就是乌克兰人,因为乌克兰人就是哥萨克人。

这是典型没有任何考据就得出的谬论。乌克兰人中的一部分可以是哥萨克人,但哥萨克人可未必是乌克兰人。

哥萨克不是民族的称呼,这个词来源于突厥语,意思就是自由人。哥萨克是由一帮不愿意给贵族交税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波兰人、立陶宛人等等组建起来的小团队。他们战斗力强悍,我行我素惯了,基本可以将其看成雇佣兵集团。

后来哥萨克人逐渐定居在了一些地方,主要有6大聚居地分别在:第聂伯河、扎波罗热、顿河、伏尔加河、高加索以及乌拉尔河等地。

这6个地方,如今有4个地方都在俄罗斯境内,只有第聂伯河和扎波罗热在乌克兰境内。所以说,绝大多数哥萨克人,其实是俄罗斯人。而且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在前线作战的哥萨克人是来源于乌克兰,所以这种说法十分荒谬。你可以合理怀疑,里面有乌克兰人,但不能直接把帽子扣在乌克兰头上,这不科学,没有道理。

再讨论一下当时的指挥官,当时直接指挥俄军对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下手的俄军指挥官,是一个叫康斯坦丁格里布斯基的人,这个人是来自斯摩棱斯克的沙俄贵族,根本不是什么乌克兰人。他犯下如此罪行,却没有得到惩罚,事后沙皇只是轻飘飘地来了一句,他不知道这件事,完全是手下人擅自动手的,但却没有惩罚这位指挥官,说明是默许了这件事的发生。由此可见,罪魁祸首还得是沙俄的贵族。

图片

抗美援朝的功劳,又该怎么分配

苏联时期,除了斯大林时期外,任何时候的决议,都不能归功于或者怪罪于某一个人。因为除了斯大林时期以外,苏联高层也是大家合起伙来做决定,没有任何人的威望,可以达到斯大林的高度,所以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斯大林那样“一言九鼎”。

那么我们能把抗美援朝,苏联在背后支持的功劳,直接完全给斯大林吗?也就是直接给斯大林的老家格鲁吉亚?

当然不行,因为苏联是一个整体,斯大林虽然给出了决策,但提供的所有物资和武器,都来自于苏联这个整体,是需要15个加盟国分摊的。

这份功劳不应该独属于格鲁吉亚,同样也不应该独属于俄罗斯或者乌克兰,这是中苏蜜月期,整个苏联对东大的支持。

很多人铭记苏联对东大初期的工业援助,其实如果算一笔账,我们就清楚,这压根不是援助,这是还债。

1945年苏军进入东北赶走日军以后,将日本留在东北所有工业设施和武器,全部用火车拉回了苏联。究竟运了多少东西走呢?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从1945年8月开始,一直到1946年5月左右,苏联日夜不停地用火车拉这些设备和武器,足足运了9个月时间,你想想能运走多少东西。

要知道,从1931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日本在东北的投入,居然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这段时间的东北,也成了整个亚洲经济最强的地方。钢铁、机械、电力、矿藏、武器等等各方面的东西,全都被苏联打包带走了。

我们抗战14年,牺牲3000多万人,结果什么都没捞着。苏联在东北抗战24天,不仅收获了外蒙、唐努乌梁海、库页岛、南千岛群岛,还得到了这么多日本遗留的物资装备,凭什么?

按道理说,日本在战后一分钱不赔偿,那这些留在东北的工业设施和武器,就都应该作为赔偿。但这些却被苏联一股脑弄走了,你说气人不?

所以后来苏联对东大的那点支持,其实和这些物资装备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这是支持吗?这分明就是在还债。

图片

顺便也要搞清楚沙俄的体系

沙俄和中国的封建王朝,其实是有一点区别的。研究沙俄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沙俄的君主从彼得三世开始,居然都变成了日耳曼人。

为啥?因为彼得三世的父亲是日耳曼人,他的母亲是斯拉夫人,所以判定彼得三世也是日耳曼人。紧接着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那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耳曼人了。所以他们结合后生下的孩子,自然日耳曼血统更多。

那么为什么沙俄会允许一群日耳曼人来统治俄国呢?俄国绝大多数百姓难道不是斯拉夫人吗?其实这就是中俄在封建时期的区别。

沙俄说到底是贵族体系,沙皇有很大的权力,但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类似朱元璋、康熙这种一家独大的权力,在俄国是不存在的。

哪怕是沙皇,也必须要照顾到各大贵族们的态度。因为沙皇是大贵族们扶持起来的,而各大贵族又是各个小贵族们扶持起来的。沙俄是这种架构,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公卿士大夫制度。

不过区别是,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了,所以公卿士大夫是可以不断变换的,但沙俄历史太短了,他们的制度并不成熟,再加上他们从始至终只有2个王朝,分别是留里克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所以他们的“公卿士大夫”,其实始终都是某些贵族在担任。

总体而言,沙俄主要有这么几个强大的大贵族:尤苏波夫家族、谢列梅捷夫家族、戈利岑家族、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纳雷什金家族、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等。

其中一部分大贵族的财富,完全不比沙皇家族罗曼诺夫家族少,其影响力也不弱于沙皇。众多大贵族给你抬轿子,你才能稳坐钓鱼台,否则你这个沙皇长久不了。

为什么彼得一世要迁都圣彼得堡?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要搞农奴制改革?其实这一切都是在通过合法的手段去削弱大贵族们的权益。

说到底,沙皇是谁,是哪个民族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沙皇的一切政策,都需要保障大贵族们的权益。这些沙俄的大贵族才是真正决定国家走向的人。

图片

其实东大不亏欠大鹅什么

咋感觉现在很多人,谈俄色变,似乎做了什么对不起大鹅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过去的错误。

其实从始至终,都是大鹅对不起东大,东大又何曾亏待过北方的大鹅?清朝的时候,沙俄从北方弄走的151万平方公里,是不是说不要就不要了?还想要怎样?

苏联的时候,强行搞出去的外蒙、唐努乌梁海,是不是也不提了?累计180万平方公里,你以为是一亩三分地吗?还想要怎样?

抗美援朝的时候,苏联不敢亲自出面,还不是东大挡在前面,与美帝硬刚,扛住了绝大多数伤害,以至于错过了统一宝岛的大好时机。这还不够吗?

中苏交恶期间,也是苏联多次主动出手打击东大,甚至扬言要给东大来一场核武手术,害得东大只能深挖洞广积粮,搞了好几年。对此,东大有对苏联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吗?并没有,东大厚道得很,尤其是对北方的大鹅,十分厚道了。

哪怕是苏联解体了,其实东大也没有对大鹅落井下石,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十分平淡地相处了20年。一直到俄乌战争期间,大鹅几乎被全世界抛弃了,是不是东大坚持购买大鹅的能源,才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外汇购买想要的一切物资?这还不够吗?

所以说,东大从来不亏欠大鹅什么,反倒是大鹅但凡抓住机会,就会坑东大一把。无论大鹅变成什么形态,沙俄也好,苏联也罢,我们只要认定一点,我们北方那个具有威胁的邻居,始终是那个占据着东欧、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家伙。

把锅扣在一个和东大完全不相邻的小国头上,本身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因为这种小国家和你不沾边,实力也不足,根本伤害不到你。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对你有威胁的,始终都是那个紧挨着你的北方强邻。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上将突然失联 中共军中再传重磅消息
2 人民日报透露信号 他是接班人?
3 华尔街传来惊人预测
4 紧张局势升温 北京强化出境禁令
5 习为啥不去北戴河?原来这事也整大了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