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明朝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一城之地,数万兵力,颠覆了整个中央建文政权,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也奠定了朱允炆无能的恶名。
是啊,朱允炆是建文政权的统治者,一个政权的失败,统治者当然要负主要责任,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朱允炆似乎也一直是一个幼稚,懦弱,蠢笨的帝王,用无能来形容他,好像很贴切。
哎,作者下面就要颠覆一下大家对朱允炆的看法。
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死了之后,朱允炆非常的伤心,为父亲守孝之际,他是不吃不喝不睡,身体情况极速下降,差点没死了,急的朱元璋直在旁边劝,说: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史·恭闵帝本纪)
你只顾为你爸爸伤心,弄坏了身体,难道你不考虑我这个爷爷的感受吗?
从这一点来说,朱允炆的道德品质相较于一般皇帝就要好的多,要知道历史上在先帝灵前吃饭蹦迪的可不在少数。
一个即将成为皇帝的人,他可以不是一个好人,但他一定拥有很高的道德素质,哪怕这个素质就只是一个数值,他从来不使用,但他有,他的上限就会增加。
对亲人好,这是人的天性,爱自己的父母,这不应该算作优点,而是人之本能,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他就难以称之为人。
朱允炆不仅关爱亲人,他对天下百姓也持仁慈善待的态度。
(建文帝 朱允炆)
我们知道朱元璋时期,明朝施行严刑峻法,那时候大明刚刚开国,四方尚未彻底平定,所以要重典治民,为此朱元璋制定了很多严苛的,甚至说是惨无人道的法律,也误伤到了很多百姓。
我们说朱元璋爱民否?他当然爱民,如果他不关爱民众,他又怎么会取得天下呢?
他爱民,但也不妨碍在他制定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举动时伤害无辜,虽然作者这段时间写清朝历史比较多,但作者要再次重申一遍,再次叠个甲,作者不是清粉,也不是明粉,更不是任何朝代粉,作者平等的厌恶每一个封建专制政权,它们都应该灭亡。
朱元璋初编《大明律》的时候,里边有很多严刑峻法,朱允炆认为其中的很多内容太苛刻了,有虐民的嫌疑,他就斗胆向朱元璋请求,把《大明律》中将近八十多条内容都做了修改,主打一个宽刑省狱,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可以说“天下莫不颂德焉”,老百姓都很感激他。
(明太祖 朱元璋)
实际上这对祖孙完全是两种人,朱元璋越是残酷,他孙子反而越仁慈,无论是做皇帝之前,还是做了皇帝之后,朱允炆都在尽力的把明朝的法律修改到一个宽松自由的状态,尤其是他废止了很多耸人听闻,在今天看来惨无人道的刑罚,这足能体现他有宽仁博爱之心,不过毕竟他在位只有四年时间,太短了,朱棣即位之后,很快就把朱允炆所有的律法新政全都取消了。
朱允炆对百姓的关爱,不仅仅体现在法律上,他也做到了行动中,我们来看这一段记载:
诏告天下,举遗贤。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旌节孝,瘗暴骨,蠲荒田租。(明史·恭闵帝)
皇帝登基之后,积极的选拔人才,对民间岁数大的老人,无偿的赠送给他们米面粮油,还给他们衣服穿,皇帝建立了福利机构,专门赡养那些身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以及无家可归的人。
皇帝还重视农业,兴办学校,还积极的考察官员,赈济灾民,表扬有道德的人,发扬他们的行为,皇帝甚至还大量免除土地上的赋税。
您把名字盖住,知道的这是建文帝,不知道的以为汉文帝呢。
那有读者说,有道德,有仁心,对百姓好,这样的皇帝不是没有,宋朝的仁宗就是一个好例子,宋仁宗虽然施行仁政,为人也很不错,可是他没有什么建树,没啥成就,这恰恰能说明,皇帝的私德,难以成为评价他能力的标准。
如果朱允炆有能力,那么靖难之役,他就不会失败,这是最现实的。
那如果作者说,朱允炆其实在靖难之役的很多年前,就已经高瞻远瞩,预判了靖难之役呢?
朱允炆做皇太孙的时候,他就和朱元璋聊过这个事儿,他说爷爷啊,你给我整这么多藩王干啥啊,这对我来说都是威胁。
朱元璋说,国家边患严重,我把藩王们分布在边关,是为了让他们抵挡胡虏入侵,有他们抵挡胡虏,你才能高枕无忧。(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
朱允炆说,胡虏入侵,藩王可以替我平定,可如果胡虏平定了之后,藩王造我的反,我该怎么办呢?(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允炆这么一问,直接给朱元璋整没词了,朱元璋当时的反应是“太祖默然,良久曰”,就是说朱元璋被问楞了,他半天才说出话来。
为什么朱元璋难以回答朱允炆的这个问题呢?因为在朱元璋对国家的设计中,明朝就是一个牢固的家天下,这个家天下由君王,藩王,外戚,驸马所组成,牢不可破,坚不可摧,朱元璋设置这套制度的时候,压根他就不认为地方藩王会造中央的反,他根本就没考虑这茬。
所以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说你认为怎么办才好呢?
(明成祖 朱棣)
朱允炆接下来的回答,可以说是十分经典,答的不能再好再标准了: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皇明史窃·卷三)
如果藩王造反,首先我会用道德来感化他们,因为我会做一个好皇帝,我做皇帝没毛病,他们就没理由造反,然后我会用礼制来约束他们,虽然他们是长辈,是我的叔叔,但毕竟我是君,他们是臣,他们造反,是非正义的,是不守礼的,如果道德和礼制对他们无效,他们不听,那我就必须得来点硬的了,我会减少他们的封地,压缩他们的活动范围,剥夺他们的身份,把他们从藩王贬为普通人,如果这还不能奏效,那就只能举兵讨伐他们,让他们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对于朱允炆的削藩大计,朱元璋的看法是:
是也,无以易此矣。
也只能这样了,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有这样的前瞻性,有这样的规划性,还有来自太祖的认可,您能说朱允炆是一个无能的人吗?
哎,他不仅不无能,反而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事实上朱允炆后来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而且他也不得不这么做。
如宁王燕王这种量级的藩王,朱允炆不削,等待着他的也只会是慢性死亡。
那朱允炆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有人说,朱允炆无人可用。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制造了一系列的政治清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那些罪有应得的贪官恶将,违法犯罪的皇亲国戚之外,还有很大一批将领是因为老皇帝要为新皇帝消除威胁而杀掉,比如蓝玉案中,光是侯爵就死了十三个,还捎带手死了两个伯爵,一个公爵,另有一万五千多文武诸僚被杀,《明史·列传卷二十》中的一段评价非常准确:
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就是说开国名将,朝廷里能打的将领,基本上都被朱元璋杀光了。
(靖难之役)
可是我们想一想,强如朱元璋这种开国皇帝,他能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吗?他真的能为了消除威胁而让朱允炆无人可用吗?
当然不会,所以朱元璋是一边杀功臣,一边杀名将,一边在北伐等各种战争中训练新兵,训练出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新生代将领,比如平安,盛庸,铁铉,徐辉祖等等,太多了,这里就不提了,反正朱允炆麾下不是无人可用,而是用不过来的用。
我们必须要承认,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允炆出现了严重的用人失误,我们不能为了夸而夸,不能强行夸他,但是这种用人失误,比如把耿炳文换成李景隆这种神奇操作,虽然让人唏嘘气愤,但对整个战争的形势其实没有多大的影响。
毕竟,靖难之役可是打了整整四年,燕军对建文政权的攻势也并非一边倒的平推,甚至在很多次的战役中,朱棣本人都落入了险地,实属侥幸生还。
那看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悖论,那就是,既然朱允炆有道德,懂爱民,会治国,兵力强,有人可用,还有前瞻性,高瞻远瞩,那他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前阵子我在作家张明扬的作品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辽东大员以身许国,前线将士死战方休,朝廷为筹集军费征了辽饷,但仗还是一场接一场地惨败,这恐怕已经不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忠奸观可以定义得了的,什么前方将领贪生怕死或朝中有投降派,都无从构成解释力。
打不过的原因,为什么就不可以是实力不济呢?
作家试图分析的是明军为什么打不过后金军,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就是实力不济,就是打不过,不用再找别的原因了。
张老师的这本书作者还没看完,对这段话不好评价,但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对朱允炆的失败来做解释:
朱允炆有辽阔的疆域,源源不绝的赋税支持,手下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他本人也很有能力,兼具古代贤明帝王的特质和品德,他为什么打不过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朱棣?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朱允炆无能,而是那个后来被称为永乐大帝的男人,实在太强了呢?
更何况,从宏观层面来说,靖难之役不是外患,也不是造反密谋,他只是大明高层的一场内斗,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
与其说朱允炆和朱棣谁更有能力,倒不如说,是大明的藩王,外戚,驸马,文官,将领在战场来临时纷纷投出了自己一票,他们纷纷以不同形式参加战斗,从而投向了两个不同的阵营。
表面上这是一场战争,实际上这是一次权力再分配,是一次继承人的重新选择。
一个本该成为明君的好皇帝,生错了时代,做错(遇到)了唯一一件,也是最致命的一件事——他遇到了一个他根本无法战胜的对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暴政倒台、高官逃亡震动中南海 全网炸锅 |
2 | 震惊!皇弟习远平搞砸了 |
3 | 震撼爆料,习大剂量吸毒?chatGPT爆炸性结 |
4 | 9月3号参加北京阅兵,5天后他旋即辞职 |
5 | 刚刚,川普抛出重磅炸弹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主,已经后悔了 |
2 | 习最新密令曝光 |
3 | 暴政倒台、高官逃亡震动中南海 全网炸锅 |
4 | 震惊!皇弟习远平搞砸了 |
5 | 李嘉诚表明:中南海下步要这么走 |
6 | 等了两天才动手,中南海发生了啥? |
7 | 震撼爆料,习大剂量吸毒?chatGPT爆炸性结 |
8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9 | 掩盖惊人真相?阅兵后,中国公务员做这事儿 |
10 | 川普内阁晚宴冲突!他飙骂:一拳打烂你他X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主席万寿无疆! | 解滨 |
2 | 93阅兵 习张只能在细节上暗中 | 胡亥 |
3 | 纪念的号角吹响了,但我们该听 | 万维网友来 |
4 | 总书记可能有恙 | 山货郎 |
5 | 袁藤飞是一个伟大的人 | hare |
6 | 铁打的江山 | 倩影 |
7 | 从九三大阅兵,看中国的未来以 | 天机指南 |
8 | 阅兵了,天安门找一下领导们在 | 五人墓碑記 |
9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 | 中国现代哲 |
10 | 小地方来的人的小心眼 | Huamulan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