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兵部的大印,丢了。
起因是嘉庆二十五年的三月初七,仁宗皇帝爱新觉罗颙琰要出门办事,要离开京师一段时间,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皇帝就要把兵部的大印带在身上,方便他调动兵马。
皇帝有令,兵部的官员赶紧到仓库里去取大印,可是到了仓库,翻箱倒柜一顿找,可以说掘地三尺,里里外外找了个遍,愣是没找到大印。
明明装大印的盒子还放在原处,就是盒子里边的大印,不翼而飞了。
甚至,皇帝还把内阁大学士明亮给逮捕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呐,他主管兵部,他失职,所以要逮捕他。
涉案人等控制了,该追责也追责了,但大印还是要找回来,皇帝又派出庄亲王绵课专权负责处理此事,让他务必寻回大印,并且揪出这个盗贼。
在皇帝看来,兵部是重地,最高军事单位,从来都是重兵把守,别说盗贼,就是苍蝇也飞不进去,所以这次大印失窃,一定出了家贼,是自己人干的。
绵课顺着皇帝的思路一调查,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线索。
兵部的大印,最后一次入库,是在去年,也就是嘉庆二十四年的九月份。
入库的时候,兵部的很多官员都是亲眼所见,大家都可以相互作证,大印的确是被存放进了库房里。
而从去年的九月到今年的三月,这半年时间,大印没有被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过,既然如此,监守自盗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古代 官印)
绵课首先提审了负责看守库房的几个官兵,那根据官兵交代,说我们只负责外围警戒,库房我们压根就没进去过,而且库房平时都上锁,我们想进也进不去。
然后,绵课又把管钥匙的,常往库房送东西的,甚至是在库房里搞卫生的衙役,小吏,杂役都叫来问话,这些人更是连呼冤枉,说我们就是本本分分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库房里一针一线都没拿过。
其实,绵课审问的这些人,都是兵部的小角色,甚至连小角色都算不上,就是纯打工的劳动力,一来他们没有胆量偷大印,二来就算是他们偷的,大印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价值。
你是能拿着大印去调兵啊,还是能到当铺里当了,都不能,所以绵课很快就排除了他们作案嫌疑。
最后,绵课把目光锁定在了三个和本案密切相关的兵部中下级官员身上。
(庄亲王 绵课)
第一个是司官何炳彝,第二个是司官庆禄,第三个是书官鲍干。
兵部或者其它部门的人,或者皇帝,他们用完大印之后,要交给司官,司官再交给书官,最后由书官送到库房里。
为什么锁定这三个人呢?不仅仅他们的工作和大印息息相关,还因为绵课找他们问话的时候,他们的口供不一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
何炳彝和庆禄交代,说去年九月大印送回来的时候,他们曾经亲自打开装大印的盒子,验看了大印,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交给鲍干,而鲍干则说,何炳彝和庆禄压根就没有开箱检验,只是在箱子上贴了封条交给自己,那自己也不敢撕毁封条,自己也看不了,只能是直接把大印入库。
很显然,司官和书官是在互相甩锅,推诿责任,那大印就有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差池。
绵课可不管这个,皇帝对兵部大印失窃一案相当之重视,责令他限期破案,否则不仅要停自己的俸禄,还另有别的处分。
您想想绵课这么大的压力,他有时间听这几个人扯皮么?他干脆将三人押入大牢,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这重刑之下,书官鲍干挺不住了,终于主动交代。
怎么回事呢?时间要回到去年的八月份。
去年八月,嘉庆皇帝离开京师,到热河秋狩,也是带着兵部的大印去的,当然您想那么大一个印,皇帝不可能自己带在身上,实际上是兵部派人携带大印随行,随时伺候,皇帝用的时候就要呈上去。
当时跟随皇帝圣驾并且负责携带大印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刑部官兵他尔图,一个是书吏俞辉庭,当然大部分时间是有作战能力的他尔图负责携带,这也是为了大印的安全着想。
当年八月二十八日,皇帝的队伍途径巴克什营,今天河北滦平一带,到了晚上,他尔图要出去吃饭,他随身携带大印不方便,再说也怕整丢了,于是他就把大印交给了俞辉庭,让俞辉庭暂时保管。
他尔图走了之后,俞辉庭把大印放到帐篷里,自己也在帐篷里睡觉,这一睡就是两个多时辰。
当时驻扎的地方,是野外,这里远离京师的繁华,晚上也很安静,没有人,举目四望,是连绵起伏黑色山峦的剪影,在暗蓝色的天幕下显得沉默而庞大。
俞辉庭没什么事儿可干,只能是先洗洗睡了。
(大印失窃)
睡的挺香,可醒了之后,俞辉庭懵了,帐篷里的陈设一切都没变,什么都没少,唯独大印消失不见了。
俞辉庭爬起来一顿找,没找到,他心中叫苦,山林之中匪盗横行,肯定是自己睡着的时候,有歹人摸进帐篷,把大印给偷走了。
因为以前吧,大印从来没丢过,谁也不知道丢失大印是什么后果,反正不管是什么后果,指定是俞辉庭不能承担的后果,好在这个时候,他尔图还没回来,俞辉庭计上心头,他想到自己手里还有个备用的空盒子,和装大印的盒子一模一样,他干脆找出一吊铜钱放到了盒子里,把盒子盖上,贴上封条,再用黄布包裹住,把盒子原样放回,他尔图吃完饭回来,他也没看呐,也没检查,照旧背在身上,第二天皇驾照常行进,直接就走了。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一直到皇帝到了热河,狩猎完毕,再到皇帝返回紫禁城,皇帝也没用过大印,到最后他尔图就背着盒子回来了。
回来是回来了,但是大印是要入库的,入库就要面临被刑部司官和书官检查,俞辉庭知道这纸里包不住火,一旦入库,早晚露馅,他又急中生智,找到了书官鲍干,贿赂了鲍干白银五十两,让他给自己想想办法。
鲍干其实也没办法,因为入库的审核是两道审核,自己是最后一道,何炳彝和庆禄如果非要打开盒子看,那自己也没办法,好在,这两个司官啊,工作流程不严谨,工作态度也不认真,他尔图把盒子交到二人的手上,二人压根就没看,直接就转呈给鲍干了,鲍干收了俞辉庭的钱,那当然也不会看,而是火速送到了库房,就此封存了起来。
就这样,一个装着铜钱的盒子,冒充兵部大印,在帝国最高军事中枢的库房内安然存放了半年之久。
来年春天三月份,皇帝又要启程狩猎了,那皇帝要出门,还得把兵部大印拿上,您别看入库的时候也许检查松懈,可是这出库的时候,是一定要把盒子打开看一看的,俞辉庭一看这完了,这不彻底瞒不住了么,干脆他又找到鲍干,让鲍干再伸援手,救自己一命。
您别说,这书官鲍干,他是挺聪明的,在皇帝即将出行之前,他利用职务之便偷偷潜入库房,取走了盒子里的铜钱,造成了大印被盗的假象,如此一来,天衣无缝,谁也不知道大印什么时候丢的,也就难以找到责任人了。
如果鲍干不老实交代,您说谁能想到这一层啊,谁能研究出来到底是怎么丢的,只是进了牢房,上午三遍打,下午打三遍,鲍干实在挺不住,这才如实把一切供述出来。
(嘉庆皇帝)
兵部的管理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事发之后,绵课在兵部做了详细的摸排和调查,不仅把案子给破了,还有很多意外收获,比如:
兵部的很多衙役和官吏,他们平时不好好上班,竟然在兵部的厨房里开设赌局,许多兵部官员甚至是京官都牵涉其中,而且赌资巨大,骇人听闻。
又比如,绵课在兵部转悠,发现兵部的后院墙上,被人为的开凿出了一个洞,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个洞就是兵部的官吏凿开的,这个洞直接从兵部通向外面的大街,人人都自由穿梭,外头的老百姓说进来就能进来。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开这么一个洞呢?
很简单,兵部说,是为了上下班方便一点。
嘉庆红温了,破防了,不仅俞辉庭鲍干等人被严惩,皇帝还把兵部尚书戴联奎,兵部侍郎常福,曹师曾,兵部主管领导常英的顶戴花翎全都给摘了,革职降职,收拾的不轻。
最惨的还要属明亮,当时他已经八十六岁高龄,说他领导兵部,其实他只是挂职,但嘉庆还是革去了他当时的职务,并将其连降五级。
皇帝在这起案件中如此的生气,如此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兵部把大印弄丢这事儿就够离谱了,还因为皇帝通过这枚丢失的大印,已经意识到,他所统治的这个庞大帝国的管理系统,恐怕早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很多年前就崩溃了。
玩忽职守,欺上瞒下,贿赂勾结,制度无效,规章败坏,肆意而为,敷衍塞责,情况已经刻不容缓,然而上天留给自己狂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年的三月份发现大印丢失,皇帝当即发动了大量官民进行地毯式的高强度,高频次搜寻,可到七月份他驾崩了,那枚丢失的大印,还是没找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2 | 最新爆料:习近平遇上大坎儿!大悲剧就要开 |
3 | 刘建超王毅涉性丑闻?外交系统挥不去的“淫 |
4 | 大瓜!外交系统乱成“淫窝” |
5 | 美方今日突下重手!北京错愕愤怒质问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赵晓:仇敌已经疯狂,但我们要 | 万维网友来 |
2 | 晓观对话|为什么“左”容易演 | 万维网友来 |
3 | 大国无好运 | 施化 |
4 | 内心独白: 我为什么厌恶知青 | 山货郎 |
5 | 南海中国梦终于盼来了美国战争 | 文庙 |
6 | 上海医院见闻二三 | 南方酒徒 |
7 | 咏叹北京月饼吃坏了尼泊尔肚子 | 阿妞不牛 |
8 | 被山同志讨厌的混账一代人 | Shanechen |
9 | 多少钱才能退休 ?- 山货郎定 | 山货郎 |
10 | 中国前途:天下大乱 | hare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