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掌权超过40年,却始终稳固地坐在权力核心。
奇特的是,她既没有显赫家世,也不是皇帝本人,更没有实际兵权,却能压制群臣,让满朝文武不敢轻举妄动。
专家指出,慈禧之所以能在风雨飘摇的时代维持统治,靠的就是她手里的“两张王牌”。
慈禧太后1835年出生于北京,只是普通八旗人家的女儿。父亲只是满洲镶蓝旗的四品官,家庭背景并不显赫。17岁时,她参加咸丰皇帝的选秀入宫。因字写得端正、聪慧机敏,得到皇帝青睐,甚至被允许协助批阅奏章。这段经历,让她首次尝到权力的滋味,也埋下了未来称霸政坛的伏笔。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年仅六岁的同治皇帝继位。原本六位辅政大臣被任命辅佐朝政,但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政变,迅速扳倒这六人,从此展开她长达四十馀年的实际统治。
慈禧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权力中枢,地位无人能撼动。(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第一张王牌:傀儡皇帝
慈禧太后最大的底牌,就是手中掌握的“皇帝”。
咸丰唯一在世的儿子:同治皇帝载淳年幼登基,慈禧便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控朝政。她虽非皇帝,但借用皇帝的名义行事,任何人若敢挑战她,就等同于挑战皇权,无异于自寻死路。
同治皇帝短命早逝后,慈禧又设法让年仅三岁的外甥光绪登基,再次以皇太后身份继续“隔帘执政”。两代皇帝都成了她的傀儡,这让慈禧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权力中枢。
第二张王牌:高明的平衡术
除了皇帝这张王牌,慈禧太后还精于“平衡术”。
她先与慈安太后、恭亲王联手打倒辅政大臣,随后又利用守旧派牵制恭亲王,避免任何人坐大。
更重要的是,她重用汉族封疆大吏,例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让他们彼此牵制。例如李鸿章与左宗棠政见不同,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挑战太后。
这种“谁都不能独大”的布局,让慈禧在内忧外患的清末,依然能稳坐政权核心。
没有慈禧,清朝可能更早灭亡
慈禧去世后,接手的隆裕太后与摄政王载沣无法驾驭局势,内部矛盾丛生,加上失去汉族官员支持,最终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清朝迅速瓦解。
从历史角度来看,慈禧太后能以傀儡皇帝与平衡术这两张王牌,支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数十年,或许正是她过人的政治手腕。如果没有她,清朝的灭亡恐怕会来得更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2 | 习遇上大坎儿!大悲剧开演 |
3 | 警惕!最新研究:人会在这个年龄段“断崖式 |
4 | 4名将官出事坐实 中共要官宣了 |
5 | 消失多年 张召忠罕见公开露面变这样 登上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