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活人负责赚钱,死人负责花

www.creaders.net | 2025-09-24 13:17:01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一个叫做卢敬修的老百姓,打算到云南去。

穷家富路,想要来一趟彩云之南的旅程,需要钱,而且是需要很多钱。

卢敬修没有钱,他就打起了骗钱的主意。

这哥们呢,四处打听消息,得到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朝廷派下来的新一任云贵总督叫做岑毓英,这个岑总督啊,竟然和自己是同乡。

岑毓英是广西西林人,卢敬修也是西林人。

卢敬修开动脑筋,很快想到一条妙计,不仅可以从容的到云南去,而且沿途之中,自己还不缺钱花。

什么办法呢?卢敬修打算假扮这位新总督的随行官员,一路上靠招摇撞骗到云南。

想法的确是很大胆,但卢敬修是个平头百姓,他要装成官员,要做很多准备。

首先,卢敬修找来一块木头,削成方块,然后染上颜色,绘上文字,用以冒充官印,这就有了最基本的身份凭证。

其次,他还给自己办了一个假证,弄了一个功牌,给自己虚构成了有六品军功的千总老爷。

最后,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加逼真,他还花钱雇了两个人,一个叫王老四,扮作自己的师爷,一个叫做潘润林,当做自己的扈从,同时承担替自己挑行李的工作。

一行人装扮完毕,浩浩荡荡,大摇大摆的可就从广西出发了。

这一路上,卢敬修自称是云贵总督岑大人的堂侄,不仅和总督是亲戚,还身兼六品军功蓝翎千总,两个雇来的演员前呼后拥,那真是气派极了。

行骗第一站,是贵州兴义县。

到了兴义县之后,卢敬修目标明确,直奔县衙,当地官员一看卢敬修来头不小,直接被唬住了,卢敬修则是连威逼带哄骗,成功从兴义县衙骗走了三千文钱。

其实这一次行骗,卢敬修一行人的演技还不够娴熟,很多地方都有破绽,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搞这个,经验不足,兴义县衙对他们是将信将疑,所以他们骗的不多,只骗了三千文钱。

要说这也不能算骗,这更像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从京师派来的大官到了地方,就算他没有敛财的心思,地方官也巴不得主动送钱。何况卢敬修自称千总,又说自己是岑毓英的侄子,这钱你能不给么?

赠金买静,散财禳灾嘛。

某种程度上,这和去医院做手术,医生不收红包你非给,孩子上学,老师说不收礼你非送是一个道理。

你送的钱,送的礼物,不是要求回报,而只想要自己心安。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行骗,明显就熟练了很多,这一次他们来到了贵州安平县。

地方衙门之间,那都是相互通气的,兴义县给了钱,那就代表兴义县认可了卢敬修的身份,这种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合法性,合理性的强化,安平县一看兴义县都掏钱了,那还说啥了,自己还赶紧掏吧?于是也敬送银钱,而且他们比兴义县给的要多的多,他们给了卢敬修整整三十六两白银。

赚大了,这回真是赚大了。

图片(白银)

要知道,在光绪年间,一个普通的底层劳动者,比如长工啊,伙计啊,挑夫啊,他们一年到头的总收入,一般在六两到十两之间,这可还不是纯收入,因为还要去掉日常吃住等开销,所以真正到手的钱是很少的。

卢敬修一次就骗了三十六两,这相当于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不吃不喝五年才能赚到的钱。

何况,一个七品知县的年薪只有四十五两,当然清朝地方官的收入主要靠养廉银和各种灰色手段,但这四十五两毕竟是名义上的正薪,对衙门来说,这绝对是一笔需要仔细衡量,严肃对待的支出。

但是很显然,安平县衙门生怕得罪了这位突然到访的上官,给钱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从安平县离开之后,卢敬修又奔他行骗的第三站,是贵州的普定县。

在去往普定县的路上,他是一路走,一路骗,碰到商贾乡绅等有钱人,没等他开口说话,大家都纷纷慷慨接纳,主动掏钱,美其名曰资助大人盘缠,实际上就是想要巴结巴结,卢敬修照单全收,还十分客气的说,这就算是我借你们的,回头你们到云贵总督府一块算账就行了。

您看他可是够鸡贼的,把帐全算到岑毓英的身上了。

到了普定县之后,卢敬修本来打算如法炮制,再度行骗,没想到他四处骗钱,早就被人给盯上了,云贵衙门不久前更是下发了公文,此时已经到了各衙门,卢敬修前脚踏进普定县衙,后脚就被捉住了。

卢敬修冒充官员,招摇撞骗,这是很大的罪过,按照以前的一些案例,判他绞监候或者杖刑之后流放三千里都是可以的,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卢敬修只被判了个流刑,而且还是就近流放,连板子都没挨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

审理案件的官员认为,卢敬修雇佣的一个师爷,一个扈从,一看就是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像官员的随从,而卢敬修的官印,是木头,功牌,是纸做的,他出行的仪仗,所有的物品,都拙劣简陋到了一定程度,就他的这种道具质量,他根本就够不到假冒官员,因为只有傻子才会相信他们是官员。

而且,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还发现,卢敬修很有“原则”,他假冒官员身份,一不欺压百姓,二不参与军事政治行动,三不骚扰驿站,强占公馆,他只骗钱,所以经过研究决定,要从轻发落卢敬修。

总结来说,就是骗术太过拙劣,所以不能算骗。

的确,卢敬修的骗术其实漏洞百出,但地方官员“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生怕得罪上司的亲戚,与其说这是一场诈骗,不如说这是一次对官场潜规则的精准利用,官老爷们怕的不是卢敬修这个人,而是他背后所代表的权力影子...

和卢敬修相比,接下来这位冒充官员的老兄运气也不错。

段麟,湖北人,秀才出身,而且他不是普通的秀才,他被京师中的一个高官保举,马上就要在湖北的一个县担任知县。

就在他即将要做知县之前,他的老父亲不幸离世了。

在古代,双亲亡故,官员必须停止任何工作,解除所有职务,返回家中守孝,好在段麟还不算是正式的官员,暂时也没有工作可辞,所以他直接就回家了。

回家之后,一想自己以后马上就要做知县了,是有身份的人了,那老父亲死了,自己一定把葬礼办的风风光光的,他还决定,要为父亲修建祠堂和牌坊。

想要把父亲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别的先不说,最主要,要花很多钱。

图片(假冒同知)

段麟以后要做知县,可毕竟是以后,他现在也只是一个小小秀才,好在他还有一份兼职,做什么呢?他在湖北省的筹防局工作。

筹防局,这是咸丰年间成立的一个经济单位,管理一些账目和现金,段麟干脆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把筹防局里的钱用来给父亲办丧事了。

可是,筹防局毕竟不是什么要紧的衙门,油水有限,慢慢的钱就不够花了,说出来您都不相信,段麟一看筹防局里没钱了,他竟然诈称自己是朝廷派下来的五品同知,并且利用自己五品同知的身份来调动兵马,支取银钱,然后把这些人力和财力全都用到了父亲的丧事上。

您说这孩子不孝吧,他费尽心机给他爹办丧事,您说这孩子孝顺吧,他办丧事的钱,还全都不是好道来的。

同知,就相当于是副知府,这是很重要的职务,就没人想到段麟是假冒的,大家也想不到,有人有这个胆量假冒同知。

段麟不仅假冒同知在湖北地界,在各衙门四处骗钱,他还靠着这个身份,接到了朝廷的一个建筑工程,皇帝要在湖北修一个文庙,这活儿就是段麟负责的。

段麟肯定是不会好好干的,他不仅不好好干,反而把工程款贪污了不少,施工用料都用最次的,让他搞出个豆腐渣工程来。

案发之后,段麟被逮捕,您想想他这个行为要比之前的卢敬修恶劣多了,涉案金额很大,而且段麟不仅骗钱,他还滥用本不属于他的公权力,甚至在皇家工程上偷工减料,基本上处死是没跑了,当然最后还是没死成,只是将他杖刑一百,流放两千里。

想一下,段麟挪用公款,假冒官员,做垃圾工程,他的每一步路走下来,几乎都是重罪死罪,可为什么最后他得以免死呢?

封建时代,历朝以孝治天下,段麟贪了那么多钱,干的那么多的坏事儿,他的动机是要自己脸上有面,目的则是为了给死去的父亲尽孝,清廷在量刑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在封建官僚们看来,只要道德牌坊立得够高,连法律都可以为之让步。

可是,段麟这叫做孝么?

他违法犯罪,辱没了家门,糟践了父亲的名声,他所谓风光大葬,有礼有面,他所谓的孝,正是用不孝换来的...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联大发言当天,川普一段惊人之言必名垂青史
2 蔡奇封杀密令曝光
3 太吓人!这件事北京瞒不住了
4 不带北京玩!这条供应链“基本成型”,中国
5 颠覆性强,习近平最新内部讲话流出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