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好家伙,这比抢钱还快呢

www.creaders.net | 2025-09-24 13:17:01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福纲,旗人出身,满洲正白旗。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承德县的知县。

承德县呢,就在承德府,这个地方属于是府县一体,而且这块还有避暑山庄,有皇帝的行宫,大清的皇帝每年夏天都来,所以承德县发展的很好,非常的繁华。

有清一朝,如果你被选为了地方官员,你通常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第一是进宫拜见皇帝,也就是所谓的述职,皇帝对你有什么嘱托,需要你办哪些事儿,对你有怎样的期望,都会跟你交代明白,第二是在京师活动,拜会京师各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也就是拜京官。

那所谓拜,说白了就是给各位京官送钱送礼。

你送钱送礼了,你就相当于是交了保护费,你到地方去赴任,出点小错,有点小毛病,人家拿你钱财,替你消灾,在朝廷里稍微帮帮你,给你说两句好话,你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反之,如果你不拜码头,不送礼不送钱,那得了,京官就有可能故意整治你,你稍微做的有点不好,甚至哪怕你做的没毛病,可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上朝的时候挤兑你两句,轻则罢官免职,重则牢狱之灾,反正肯定是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福纲算了算,军机处大臣,三司六部各衙门,以及一些重要岗位的官员,打点这些人,自己至少得准备出白银六千两。

六千两,对福纲来说无异于是天文数字,因为清代知县一年的俸禄只有四十五两,也就是说,福纲要不吃不喝,连续工作至少一百三十三年才能赚够这个数。

当然了,四十五两只是正薪,实际上知县的主要收入不是这个,如果知县不是好人,他贪污腐败,那他的收入主要就是灰色产业,克扣抚恤赈灾款,搜刮民脂民膏,那具体能敛多少钱,那都是不可计数的,如果知县是个好人,不贪污不腐败,各种补贴,正当馈赠和养廉银,一年到手也有白银三万两。

无论福纲以后贪还是不贪,这毕竟是以后的事儿,至少他目前手里拿不出钱来。

没办法,为了自己的仕途安全着想,福纲只能先在京师里的钱庄里借钱,他是硬着头皮借了六千两。

因为一些网络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动不动就是皇帝赏赐大臣黄金万两,或者动不动主人公就是家资阔绰,吃顿饭,买件衣服,动辄就是豪掷千金,几千两银子就花出去。

那么有些人就会认为,六千两,洒洒水,小意思嘛。

实际上,六千两对于当时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六千两,在当时可以买二百四十吨大米,能买下六百亩的良田,足够捐出一个道台的职务,是清朝国家年收入的万分之一点五。

福纲在一个钱庄他都借不出这么多钱来,他跑了好几个钱庄,终于才借够了六千两的银子。

钱是借到了,可借钱的过程中,福纲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图片(奸商)

这些钱庄啊,他们都是黑心商人,借钱都是八扣三分利,不仅利息非常高,借出去就是利滚利,而且他们还克扣本金,比如福纲如果要借六千两银子,他就要背上六千两银子以及后续利息的债务,但他实际上得到的银子只有四千五百两,少的这一千五百两就全都扣下了。

所以,福纲为了要拿到实数是六千两的本金,他实际上向钱庄借钱的金额是七千五百两。

可以说,这是黑心贷加高利贷。

拿到这六千两的白银之后,福纲一块也没给自己花,他紧忙着打点各路京官,很快就把这笔钱给花完了。

风吹鸡蛋壳,钱去人安乐,钱花完了没关系,至少福纲这个知县,他是能当安稳了。

福纲的想法是,虽然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但是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在承德县履职一年,少说赚他个一两万白银,还钱根本无压力。

理论上来讲的确是这样,但实践起来就出问题了,福纲在承德县里做了一年的知县,别说一两万了,一两千他也没赚到。

此地看似繁华,实则是个清水衙门,油水少的可怜,有时候连县衙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福纲又要到哪里去弄钱?

一年到头,钱没赚够,七千五百两的欠款却是越滚越多,很快就滚到了一万五千两,要不说是高利贷呢,这都已经是本利平了。

年关将至,眼见福纲没有还钱的意思,债主们纷至沓来,跑到了承德县衙来要债。

有人说债主就是商人嘛,商人在古代的社会地位极低,他们怎么敢到县衙来要债?敢来催逼县太爷?

您别说,他们还真敢,因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们一点也不怕,债主们不仅都聚到了县衙里来,还一直闹事,说不还钱就不走,不仅不走,还要让全县人民都知道县太爷福纲是个老赖。

债主们没有动粗,没有暴力行为,没有过激举动,甚至没有妨碍福纲的工作和生活,人家就是天天来衙门要钱,他们行使的是正常权利,福纲虽然是地方官,可还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逼的福纲没办法,您猜福纲怎么做的?他想了一个主意,给全县的有钱人,乡绅望族,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发去了请柬,说自己生辰将至,自己要摆寿宴,邀请大家来参加。

县太爷过生日,让你来贺,你能不来么?你敢不来么?不管怎么说,都在承德县里混,这个面子你得给他啊。

那既然要参加寿宴,你是不是就得带礼物,而且得是带点好礼,总不能超市买箱牛奶,再拎一袋子鸡蛋就过去吧?

福纲以为,自己办一次寿宴,靠着乡绅富翁们前来参加,自己收礼还不收个万八的,那自己收了礼,变卖换钱,就能把欠款还了。

结果再一次出乎福纲的预料,本地的商人们精明的很,送礼送毛笔,送自己写的书法,送点古籍图书,送砚台,还有送寿联的,东西倒是都很讲究,很雅致,可就是没有值钱的。

一看大家都不掏钱,福纲怒了,他不装了,直接摊牌,说自己最近手头紧,要借诸位白银万两花花,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知县已经打明牌了,已经发话了,你再不掏钱,以后他不得动用公权力整你,给你穿小鞋啊?

要知道清朝地方官的权力是很大的,生杀予夺都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你是掏钱消灾好,还是保不齐哪天牢狱之灾好?

没说的,一群富商豪绅赶紧凑钱,凑了一万五千两白银奉上,福纲这才心满意足,笑逐颜开。

福纲还很讲究,他说我不是抢你们钱,不是勒索你们的银钱,这钱算是本官借你们的,他甚至还给在座诸位都开具了借条。

只不过,这借条上一没有具体的借款金额,二没有还钱的时限,三没有约定利息,说是借钱凭证,实则是废纸一张。

这叫借?还不如直接抢呢。

图片(清朝将军)

这些富商豪绅里,有一个商人,被福纲拿去不少钱,他气不过,回家之后思来想去感觉冤枉,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把福纲给告了。

一个商人要告知县,可以说是步履维艰,那是很难的,但这个告状的商人,他不一般,他有人脉关系,他认识本朝的盛京将军弘晌,所以他直接就把事情捅到了弘晌那里。

盛京将军,非常的厉害,他是清朝盛京地区,也就是今天辽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这是大吏,而且弘晌本人还是皇族,更是乾隆皇帝的弟弟。

要不说这个商人的人脉太厉害了,他要没有这层关系,知府,按察使,巡抚,一层层的往上告,还不知道要告到什么时候呢,这回他直接就找弘晌告状,弘晌更不含糊,马上把事情汇报给了乾隆皇帝。

皇帝听说地方官竟然勒索商人,敛聚钱财,马上他就把福纲给革职,并且羁押在刑部大牢,听候发落。

皇帝本来以为,这就是一起官员鱼肉百姓的贪腐案,可是后来一调查才发现,原来这个福纲啊,他勒索商人钱财不是为了中饱私囊,没有自己存起来,而是全还了高利贷了,皇帝于是对他网开一面,最后只是让福纲把勒索地方富商的银子如数退回,处罚上也只是革职,而没有抄他的家。

当然了,欠的钱还是要还的,但在皇帝的干预下,福纲被要求只还六千两就可以了,利息等则一律取消。

为什么只还六千两就可以?因为乾隆认为钱庄放高利贷,以及出借数额和实借金额不相符的这些操作,是不合理的,既然不合理,就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人家福纲既然只借了你们六千两,自然也就只需要还你们六千两。

那这事儿完了么?没完。

对于民间的借款乱象,皇帝很生气,他感觉如果不是这些钱庄用非法的方式让福纲债台高筑,福纲也不会在任上搜刮百姓,所以皇帝对这些钱庄进行了处罚,让他们向朝廷缴纳了一万五千两的罚款,并且责令他们以后不许再放高利贷,更不许克扣本金,不然一定严惩不贷。

已知,钱庄借给福纲六千两,福纲要归还钱庄六千两,但钱庄又被皇帝罚走一万五千两,折腾了好一顿,利欲熏心的钱庄反倒赔了九千两...

福纲啊福纲,也许他本来想要做一个清廉的好官,可是在当时来说,一个知县即便合法的获得了任命,也必须向京中的实权人物缴纳“保护费”,才能确保仕途安稳,这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性的权力寻租。

哎,福纲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不是一个贪官,却不得不首先背上巨债,成为这个腐败体系的奴隶...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联大发言当天,川普一段惊人之言必名垂青史
2 蔡奇封杀密令曝光
3 太吓人!这件事北京瞒不住了
4 不带北京玩!这条供应链“基本成型”,中国
5 颠覆性强,习近平最新内部讲话流出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