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省钱?骑射拉弓不如提笼架鸟

www.creaders.net | 2025-10-08 09:44:32  燃烧的岛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清朝的八旗子弟们日子过的非常爽,每天提笼架鸟就能领铁杆庄稼,根本不用为了生活发愁,所以战斗力低下,战斗的时候常常一触即溃。

但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经济问题,那就是在八旗制度之下,旗人们练习弓箭刀枪,骑射走马才是奢靡之举,提笼架鸟其实恰恰是省钱之举,不是他们不想练武提高战斗力,实在是练武的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众所周知,八旗是有铁杆庄稼的,每天不需要种田经商就有军饷拿,按照清廷规定,旗人们不但不需要交粮纳贡,还给八旗计丁授田,每个兵丁授田三十亩,然后每年给与军饷,驻京八旗的军饷高点,地方八旗军饷少点。

按照规定,京营八旗的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工匠长每月饷银四两,马甲、铜匠、弓匠每月三两,皆岁给米四十八斛(计260斗,以人均消费粮食三石即30斗计,可养活8人左右),步军领催每月二两,步军一两五钱,皆岁给米二十四斛,炮手每月给银二两,岁支米三十六斛,每年还有节赏(端午、中秋和春节,给一定数量的赏银,约为月饷的二分之一)之类,出征了有行粮,养马的有专项养马津贴(如草料钱),每年还给供应柴火和食盐。没有当上正兵的养育兵(预备兵)每个月能领正兵的一半饷银。

这种待遇在清前期非常不错了,即使是一个普通步兵也能拿到一两五钱一个月的军饷,每年还能定时领到禄米和三笔节赏,还有定量的柴火和食盐,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了,但问题在于八旗的军饷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变动,长达一百多年都没有增加过,根本追不上物价的增长,再加上白银还在不断的贬值,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就使得底层的八旗士兵们日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因为八旗制度下,并不是所有旗人都能领到铁杆庄稼,常常一大家子人里,只有那么一两个人能当兵领饷,这就导致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而且朝廷还明文规定,不允许旗人去操持贱业,更不许经商,因为朝廷怕旗人们的战斗力下降。

图片

但问题在于,朝廷给的那点饷银根本养不活那么多旗人,所以清朝中后期,有很多旗人选择逃旗,或者是到地主家打短工,又或是学一门工匠收益自力更生,当时的底层旗人普遍穷困,家家都有老光棍和老姑娘。

至于说练习弓马技艺,那对于底层旗人来说,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因为弓箭的价格是很贵的,前期是官府提供,后期自己准备,而清廷旧俗是不负责提供弓箭等武器的(或者只在某些时候提供,但越到后期,越需要自备),需要士兵自备,像乾隆皇帝就曾大言不惭的对申请报销弓箭费用的士兵说过:

“我满洲旧习以弓马为要务,所用向皆自制” 。

图片

按照清廷记录,箭矢的价格很贵,因为八旗士兵所用的满洲弓旗箭矢制作比较麻烦,需要用到很多好材料,因而价格昂贵。

好的箭矢,如青鹤翎箭一等,每箭五支价银1两8钱,三等青鹤翎箭五支价值1两4钱,蝉鹅翎箭一等,货每五支价值1两7钱。即使是领4两月饷的八旗精锐马军(普通马军3两一个月),每个月的军饷,也买不起多少支好箭。

图片

具体价格如下,数据来源于雍正五年议准:靑鹤翎一等每箭五枝价银一两八钱,二等一两六钱,三等一两四钱;蝉鵞翎一等每箭五枝价一两七钱,二等一两五钱,三等一两三钱;鸬鹚翎一等每箭五枝价一两四钱,二等一两三钱,三等一两;鹳翎一等每箭五枝价一两,二等八钱;鸨翎一等价七钱,二等六钱,芝麻鵰战箭每百枝价八两,鴈翎每百枝价五两。

图片

当然八旗士兵们也有价格低廉的箭矢可以选用,但就连清军最常用的芝麻雕战箭价格也不便宜,一百支就价值八两银子,等于一个精锐八旗马军的月饷,只能够买50支芝麻雕战箭,乾隆年间,广东潮州两亩地可是也只要八两银子的。要是步兵,那月饷能购买的箭矢数量就更少了。不是说没有更便宜的箭矢可用,比如普通的梅针箭,每支价值3~5分银子,但问题是这种箭矢主要是对付锁子甲的,面对其他铠甲时就不顶用了,士兵们在战争中必须准备多种箭矢才能应对不同的情况,不是一种箭矢包打天下的,起码还得要准备一些穿甲箭等才行。

而且箭矢不是说买到手就能一直用,在训练过程中,箭矢很容易就会被损坏,而且越是训练强度大,损坏率越高,不是箭头歪了,就是箭羽掉落,又或是射丢了,因为箭矢本身就是消耗品,每年为了练习射箭,而消耗过百支箭,属于是正常现象,否则很难把射技练好,而这相当于几十两银子没了。

图片

而在战争中,那就更要注意了,因为不是每场战斗后都有机会打扫战场,毕竟战场情况复杂,经常要在战斗后迅速转移,要是不幸战败了,那更没有机会捡箭了,而如果没办法打扫战场,回收自己射出的箭矢,那一旦射出的箭矢多了,那当月相当于白干。要是整场战争(持续三个月以上)射出了几百支箭,没有找回来,那打仗对于士兵来说就是一个完全亏本的买卖,别想着朝廷给你报销,得自己倒贴钱为皇帝打仗,非常的不划算。

这还只是箭矢的价格,而士兵所用的满洲弓价格也不便宜,普通的满洲弓价格在1~3两银子,也会在使用过程中慢慢损耗,要是碰到了潮湿高温天气没有做好防护,那弓就废了,得重新购买,后期一把还不错的弓价格甚至涨到了5~10两一把。

至于给八旗骑兵们配备的战马价格就更加昂贵了,十两一匹都算是优惠价,战马常常能价值十二到十五两一匹,而为了能够满足战争需要,八旗士兵中的马军还必须要保证自己有三四匹马轮换使用(八旗精锐骑兵平均一人四马),这就使得八旗士兵们必须非常爱惜自己的马匹,防止战马生病或是战死、丢失,否则这小50两就没了,另外战马还有使用年限,顶多骑个七八年,就必须得换新马了,这消费可不低。

图片

在清朝前期,八旗士兵的马匹如果死亡或走失,必须赔偿十两银子。康熙皇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南方八旗军士兵在三年内养的马匹如果死亡或丢失,需分阶段赔偿。而北方因气候利于养马,赔偿年限延长至五年。具体来说,在南方,第一年马匹死亡需赔7两银子,连带全队筹2两,长官赔1两。第二年赔6两5钱,战友赔1两7钱,长官赔0.8两。第三年赔6两,战友赔1.4两,长官赔0.6两。至于北方八旗骑兵的赔偿规则与南方前三年相同,但第四年和第五年降为5.5两和5两银子,战友和长官的赔偿金额也随之减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赔桩银制度。

在频繁的军事行动(如平定大小金川、白莲教起义)中,朝廷要求出征官兵自备马匹已成为常态,这给旗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出现了“卖田产、鬻子女以购马”的惨状。

在理想状态下,清廷试图完全承担八旗军人的装备供应。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王朝中后期,由于财政压力、制度腐败和城市化导致的生活成本变化,八旗内部的普通旗人,尤其是在需要承担骑兵等关键角色时,在学习和保持骑射技能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个人财力。

那么到此八旗子弟们不愿意练习骑射弓马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毕竟要是你一年的工资支持不了自己骑射一年的成本,你也肯定不会愿意去练习骑射的(射箭还很辛苦),相比较骑射而言,还是提笼架鸟的花费少,还很体面。

图片

这也是为何越到后面,八旗军队越依靠火枪的原因了,尽管清朝皇帝再三强调骑射是满洲立国之本,设定了各种激励和惩罚政策,也止不住八旗士兵们弃弓用枪。毕竟火枪的使用成本相比较于弓箭是很低的,射击三十次的价格才只用花不到三钱银子(没错,铅弹也得士兵自己掏钱买),而且上手快(三个月就能学会),不用经常的练习,杀伤力可观,破甲性强,射在靶子上的铅弹还能挖出来重洗熔铸使用,射击的时候噼噼啪啪的还非常唬人。

图片

虽然清廷为了防止旗人们武艺废弛,设定了“考试”来考察旗人的弓马武艺,但旗人们也有招,那就是花钱找人替考,塞点钱差不多也就过去了。这种情况在清后期特别普遍,毕竟找人替考或是托关系的所花的钱,要远远小于自己去练武的花费,八旗当时的内部管理也比较腐朽,大差不差也就没人细究了。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2 四中全会前 张又侠五句重话震撼胡温
3 惊爆!习近平蔡奇因年龄被逼退
4 聊聊回国后见到的疯狂
5 普京为何侵乌?默克尔开口 东欧炸锅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