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国父独子世纪大流亡!孙科1949年为何没来台湾?

www.creaders.net | 2025-10-20 15:38:50  三立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73年9月13日,“国父”孙中山的独子孙科在台北病逝,享寿83岁。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与争议,不仅年纪轻轻就当上广州市长,更是第一位曾任行政院、立法院、考试院三院院长的人。

然而,这位显赫人物在1949年国共内战尾声时,却没有选择跟随蒋介石来台湾,而是远赴海外,开始长达16年的流亡岁月。他晚年潦倒才来台投靠蒋介石。

这场世纪大流亡与回归,不仅是他个人的抉择,也是一部国民党权力斗争与沧桑的近代史。

孙科(左)是国父孙中山长子,其母为孙中山元配卢慕贞。五岁时随著祖母杨氏移居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并在檀香山的圣路易学校完成中学学业,然后前往美国加州攻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图/翻摄维基百科)

孙科(左)是国父孙中山长子,其母为孙中山元配卢慕贞。五岁时随著祖母杨氏移居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并在檀香山的圣路易学校完成中学学业,然后前往美国加州攻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图/翻摄维基百科)

孙科(字哲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名。他拥有“国父哲嗣”的显赫身份,自幼在夏威夷长大,并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少年时代的他,即在伯父孙眉破产后,以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并在17岁时加入同盟会,为革命刊物《自由新报》等撰文,自称是“天生的国民党员”。

孙科书法作品,「养浩然气,读有用书」是其一生信条。(图/翻摄维基百科)孙科书法作品,“养浩然气,读有用书”是其一生信条。(图/翻摄维基百科)

学成归国后,孙科先后三次出任广州市长(1921-1926年),制定了《广州市暂行条例》,划定市区,首创“公安”与“公用”两局,使广州市政管理走向规范化、现代化,被誉为中国近代城市制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担任过国民政府三院院长,在民初政坛的地位无人能及。

然而,历史学家高华曾评价孙科“以政治态度善变而著称”。他在国民大革命期间,立场曾在左派和右派间摇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更是多次与蒋介石发生激烈冲突,让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不确定性。

孙科(左)疾呼:「蒋介石是个疫鼠,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将其铲除。」两广反蒋声浪高涨,蒋介石被迫下野。孙科成为行政院院长,不过蒋介石留下宋子文从中牵制,孙科难以应付财政问题,只维持了24天就辞职,是国民政府史上最短命的内阁。(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孙科(左)疾呼:“蒋介石是个疫鼠,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将其铲除。”两广反蒋声浪高涨,蒋介石被迫下野。孙科成为行政院院长,不过蒋介石留下宋子文从中牵制,孙科难以应付财政问题,只维持了24天就辞职,是国民政府史上最短命的内阁。(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府院内斗引爆冲突:孙科联桂系“逼宫”蒋介石下野

孙科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贯穿大半生。从1927年一度高喊“必须打倒蒋介石”,到后来共同合作,两人的关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两人三度爆发激烈冲突:

1. 宪政拉锯: 1933年,孙科担任立法院长期间,主导宪法起草,坚持内阁制,与坚持总统制的蒋介石展开激烈拉锯,使宪法草案被改得面目全非。

2. 行政院长冲突: 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任命孙科为行政院长,孙科主张与中共进行和谈,而蒋介石则在幕后操控,试图拖延。孙科不满蒋介石的独裁作风与权力干预,最终选择与副总统李宗仁(桂系)结盟。

3. 合力逼退: 在军事失利和党内要求下,加上孙科内阁与李宗仁的双重压力,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

尽管成功“逼宫”,但孙科很快就在与李宗仁的权力斗争中失利,于1949年3月8日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彻底离开政坛核心。

孙科(前排左起)联手副总统李宗仁「逼宫」蒋介石下台。(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孙科(前排左起)联手副总统李宗仁“逼宫”蒋介石下台。(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辞职后的孙科处境艰难。对内,他因“逼蒋”而得罪了蒋介石及其黄埔系人马;对外,他则被中共列入了“43位国民党战犯”名单。面对两岸皆无容身之地的窘境,他决定退出政治,转赴香港。

在国民政府撤退台湾初期,因蒋介石对孙科的不信任和防范,孙科无法赴台,最终决定前往欧洲,并于1952年转往美国,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

孙科跟父亲孙中山一样风流,已婚的他和秘书严蔼娟同居4年。1935 年,严蔼娟身怀六甲,孙科邂逅了名媛蓝妮(左),将严蔼娟无情抛弃。1948年的副总统选举中,蓝妮却被孙科的对手利用,成为孙科的绊脚石。最后在竞选中败给李宗仁。(图/翻摄维基百科)

孙科跟父亲孙中山一样风流,已婚的他和秘书严蔼娟同居4年。1935 年,严蔼娟身怀六甲,孙科邂逅了名媛蓝妮(左),将严蔼娟无情抛弃。1948年的副总统选举中,蓝妮却被孙科的对手利用,成为孙科的绊脚石。最后在竞选中败给李宗仁。(图/翻摄维基百科)

海外高官的困顿:从名流社交到“吃番薯”的清苦晚年

流亡美国期间,孙科先后与妻子陈淑英居住在长女孙穗英家中。这位曾是国民政府顶尖要员的人物,却因不善敛财且无固定收入,生活陷入困境。

据多方资料记载,在最艰难的时期,孙科夫妻俩与子女一家共同生活,一切事务自己动手,由夫人陈淑英负责烹饪,孙科则负责打扫洗刷。曾因经济拮据,一度只能靠“吃番薯”度日,过著与一般退休老人无异的清苦生活。

1949年大陆失守,孙科(左二)流亡海外16年,和老婆陈淑英住在长女孙穗英家中。(图/翻摄维基百科)

1949年大陆失守,孙科(左二)流亡海外16年,和老婆陈淑英住在长女孙穗英家中。(图/翻摄维基百科)

世纪和解:放下恩怨终来台 蒋介石亲迎的政治和平

1965年,孙科已年逾75岁,长期的漂泊和清苦的生活使他动了回归故土的心思。虽然当时人在美国的张学良夫人于凤至,曾以自己与蒋介石的“国难家仇”劝诫孙科勿去台湾,但孙科最终仍决定回台。

此时的蒋介石已无须担心孙科的政治威胁。孙科的回归,反能稳定国民党内部,更具政治象征意义。1965年,孙科返抵台湾,受到蒋经国率领的代表团热烈欢迎。蒋介石亲自安排他出任考试院院长等闲职,孙科在蒋介石寿辰时则撰文赞扬其“继承国父的遗志,完成不竟的事业”。

孙科在台湾度过最后八年,于1973年病逝于台北。蒋介石亲自发布治丧令,并对其给予极高的评价:“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环宇。”为两人恩怨画上和平句点。

孙科(右二)晚年来台和蒋介石(中)上演世纪大和解,赞扬他「继承国父遗志」,左二为蒋经国。(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孙科(右二)晚年来台和蒋介石(中)上演世纪大和解,赞扬他“继承国父遗志”,左二为蒋经国。(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