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www.creaders.net | 2025-10-21 10:52:46  夜半读诗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静静地躺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片。

别看它貌不惊人,其实是一件拥有着千年历史的无价之宝。 

这块被称为“唐代钱镠丹书铁券”的铁片,是现存唯一的唐代铁券实物,堪称“国宝中的至宝”。

丹书铁券,江湖人称“免死金牌”,它穿越千年,竟然与现代中国的崛起有着微妙的联系。

听起来着实有点不可思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丹书铁券的前世今生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代,刘邦为了巩固统治,笼络那些追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开创了丹书铁券制度。

所谓 “丹书”,便是用丹砂将皇帝与功臣之间的信誓写在 “铁券” 之上,以表郑重。

不过,早期的丹书铁券并没有免死功能,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功勋的象征,持有铁券的功臣们一旦犯事,照样该下狱下狱,该处死处死。

直到后来,丹书铁券才开始增设免死的权限。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唐代钱镠丹书铁券的铁片

到了公元897年,大唐乾宁四年,在越州(今浙江绍兴),义胜军节度使董昌做了一件大胆的事——他自立为帝,建国号“大越罗平”。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摇摇欲坠的唐王朝的公开挑衅,而曾与董昌并肩作战的钱镠毫不犹豫地上书唐昭宗:

“董昌僭号,恶贯滔天。臣当率义旅,为国家除残去秽!”

经过半年的苦战,越州城破,董昌投水,二十岁的唐昭宗一激动,把宫廷里最高等级的“硬通货”——丹书铁券,赐给了钱镠。

钱镠获赐的这块丹书铁券,以生铁铸造,形状如同瓦片,上面用黄金镶嵌着333字的敕书:

“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这意味着,钱镠本人可以免除九次死罪,他的子孙后代也能免除三次死罪。即便是触犯普通刑法,官府也不得追究。

钱镠后来建了吴越国,却没像其他藩镇那样称帝,只肯称“吴越王”,这块铁券也被恭敬地供奉在太庙之中。

七十年后,宋太祖赵匡胤兵临城下。

末代吴越王钱弘俶为使百姓免于战火,遵循祖父钱镠 “善事中原,维护一统” 的家训,主动“纳土归宋”,自己带着全家搬去汴梁。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而铁券在北宋末年也曾一度遗失,幸运的是,后来又被钱氏子孙寻回。

铁券一直被钱氏子孙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但其实它的“免死神效”一直没有派上过用场。

毕竟,这是唐朝皇帝所赐,后来历经五代、宋、元朝代更迭,前朝的“免死金牌”能免后来的人吗?

出人意料的是,这块丹书铁券还真做到了。

二、唯一一次的“激活”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的“反贪风暴”卷到江西建昌府。

知府钱用勤——钱镠第十三世孙,被控“短税粮三万石”,按律当斩。

按照朱元璋“凡贪官污吏,罪之不恕”的严令,这样的重罪几乎难逃一死,整个家族都可能受牵连。

绝望之中,钱用勤的儿子钱怞带着家传的那块丹书铁券,进京面圣。

满朝文武都替他捏汗:老朱连开国功臣都照杀不误,一块前朝废铁能顶什么事?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但钱家已无路可走,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可是,奇迹发生了。

朱元璋把丹书铁券托在手里,对着阳光看那333个金字,忽然问:“钱镠后人?”,答:“是。”

又问:“纳土归宋的钱弘俶是你什么人?”,答:“是臣先祖。”

朱元璋缓缓开口:“既忠且顺,可免一死。”接着颁下特旨:钱用勤削职为民,家产不抄,妻儿不连坐。

唐朝的免死金牌,竟然在明朝救了钱氏一族的性命,保住了钱氏这一支血脉的延续。

其实,朱元璋看重的不仅是铁券本身,更是钱氏家族“纳土归宋”维护统一的历史功绩,以及忠孝传家的门风。

这位明朝开国皇帝正需要树立这样的忠臣榜样,来教化他的臣子。

事后,朱元璋还照着这块丹书铁券的样子,仿制了明代的“免死铁券”,但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免死金牌”管用,而朱元璋版的却形同虚设。

三、钱氏家族的辉煌延续

时间来到20世纪,这块铁券的传奇并未结束。

抗战爆发,杭州沦陷,钱氏后人钱赓麟夫妇怕这件传家宝落入日军之手,将其用蜡封好后沉入水井中。

为免引人怀疑,钱赓麟夫妇每天都不辞辛劳,从远处的河中挑水,一坚持就是七年。

七年里,铁券沉在黑暗里听水泡咕噜,听头顶飞机掠过,也听岸边传来的爆炸。

1945年抗战胜利,磨盘被掀开,铁券才重见天日。

1951年,钱氏家族将这件守护千年的国宝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钱氏家族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丹书铁券的传承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更为重要的是,家族始终秉持着一套严格而又充满智慧的《钱氏家训》: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正是在《钱氏家训》的熏陶和影响下,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代有贤能。

就说近代以来,一系列闪耀在中国历史星空的名字,都源自这一支脉: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的归国之路充满坎坷,却矢志不渝,为中国的国防科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钱三强,“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为中国核武器研发立下汗马功劳;

钱伟长,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在多个科学领域均有建树;

钱穆,史学大师,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史上最牛“丹书铁券” 意外助力中国崛起

回望这段传奇,不禁让人感慨历史的奇妙:

唐昭宗赐予铁券时,不会想到五百年后它会被用来挽救钱氏后人的性命;

朱元璋挥笔赦免时,更不会预见六百年后,这一脉后人会以如此辉煌的方式参与塑造现代中国。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天摇地动!最劲爆消息来了
2 中国拆解DUV 惹出大麻烦
3 四中第一天 北京投降了?
4 四中前夜,新华社突然失常了
5 四中全会登场 四大网站回避“习近平”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