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鳌拜后人今何在:仍居北京 如今都是普通人

www.creaders.net | 2025-10-27 15:21:36  禾西史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清朝著名勇士——鳌拜后代的故事。鳌拜,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清朝的顶级勇士,但这背后的故事可不简单。

鳌拜的成名之战是在他随清朝英亲王阿济格征讨明朝将领毛文龙所占领的皮岛战役中发生的。当时,鳌拜在出征之前曾信誓旦旦地对阿济格说,如果这次不能夺回皮岛,他誓不再见王面。可是,毛文龙早就察觉了清军的意图,在鳌拜带领先锋部队刚踏上皮岛时,便遭到了明军的严密包围。与此同时,毛文龙还集中了岛上的火炮(以虎蹲炮为主),猛烈地炮击清军先锋。

如果是其他军队,面对这样的攻势早已崩溃,但即使是清军的精锐部队,在此时也陷入了险境,眼看着局势就要败北。这时,鳌拜毫不犹豫地穿上了厚重的铠甲,仿佛化身为一位“钢铁侠”,手持大刀,冒着明军的炮火和弓箭,冲进了敌阵。鳌拜的英勇令明军猝不及防,短短的时间里,他便斩杀了数名敌兵,打乱了敌军的阵形。清军士气也因他无畏的表现大增,纷纷跟随他冲入敌阵。凭借个人的勇猛,鳌拜成功突破了明军的包围,为清军赢得了宝贵的胜利。

这一胜利迅速传回盛京,皇太极听闻后大为高兴,特地撰写祭文,祭告先皇努尔哈赤,并为所有参战将士颁发奖励。鳌拜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巴图鲁”(勇士),并获得封赏。

随后,鳌拜在其他重要战役中继续展现了他的英勇,尤其是在松锦大战中。当时,清军右翼逐渐被明军压制,局势危急,鳌拜毫不犹豫地带领数百骑兵迅速驰援,立即与明军展开激烈肉搏,最终凭借他个人的勇猛成功逆转了战局。史书上记载,这一战鳌拜几乎是“所向披靡”,战功显赫,斩敌无数。

随着清军入关,鳌拜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大战役,他的作战风格总是以“披重甲、猛冲敌阵”为主,甚至有些人戏称他为“青春版万岁冲锋”。连康熙帝也在康熙五十二年亲口称赞鳌拜的武勇,表示:“我朝从征效力的大臣中,最为出色者,莫过于鳌拜巴图鲁。”

然而,尽管康熙帝对鳌拜的勇武高度赞扬,最终他还是决定将鳌拜逮捕。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对鳌拜的英勇始终持肯定态度。那么,鳌拜被捕后,他的后代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鳌拜被捕前的爵位为“一等公”,但在他被囚禁之后,这一切荣誉都被剥夺。然而,康熙五十二年,年逾六十的康熙帝或许出于对曾经忠诚的鳌拜过于严苛的反思,决定恢复鳌拜家族部分荣誉。他认为,鳌拜在清朝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理应恢复其家族的世职,尽管无法恢复“公爵”之位,但仍赐予了一个“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爵位。

鳌拜后人今何在:仍居北京 如今都是普通人

这一爵位在乾隆时期被改为男爵,属于五等爵中的最低级别。然而,鳌拜此时已经去世,连他的嫡长子纳穆福也早逝,只剩下了鳌拜的孙子达福。康熙帝允许达福继承这一男爵头衔,并且将原本被没收的佐领归还给他,甚至将他任命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进入雍正时期,雍正帝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开始平反一些历史冤屈,鳌拜家族便成为了平反的对象之一。雍正帝不仅恢复了鳌拜家族的爵位,还为他特别颁发了“超武公”这一新的封号,表彰他在清朝建立过程中的贡献。于是,达福由“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晋升为“一等超武公”,并在成为超武公后的第二年随清军征战准噶尔,最终英勇阵亡。

达福死后,鳌拜的爵位由其子孙继承,直到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出于政治考虑,决定将鳌拜家族的爵位从“超武公”降为“一等男爵”。虽然乾隆帝表示,鳌拜并未犯下严重的错误,但降职的决定是为了警示未来可能出现的权臣乱政。

尽管如此,鳌拜家族的爵位依然延续了几个世代,直到鳌拜第八世孙锡惠为止。锡惠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直到清朝灭亡时,鳌拜家族的爵位依然存在。锡惠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身心状况不佳,几乎和父亲同时去世。

鳌拜后人今何在:仍居北京 如今都是普通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鳌拜家族的生活逐渐趋于平凡。锡惠的次子崇谦将原本的“男爵府”卖掉,搬到了小石桥胡同。新中国成立后,崇谦的儿子苏国良也过上了普通工人的生活。

今天,鳌拜的后人依然生活在北京的鼓楼附近。如果你有机会在那里漫步,或许能够偶遇到鳌拜的后代。

鳌拜后人今何在:仍居北京 如今都是普通人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